湖南 三湘四水 中的 三湘 是指哪三湘

2022-03-13 07:24:12 字數 5970 閱讀 8603

1樓:手機使用者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

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為「三湘」,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東、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都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

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灕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灕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

瀟湘二水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灕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這裡暫且不論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

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佈在湘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

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範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本人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裡說:

「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離騷》裡也說: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的詩句流傳在世。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之稱。而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並且灕水與湘水既不同源也不同水系,灕江發源於興安的貓兒山,向南流入珠 江,屬於珠江水系。

湘江發源於桂林東面的海洋山,向北流入湖南,屬於長江水系。因灕江水量小,但水位高,湘江水量大,但水位低,兩條江落差有32米。為了將湘江水引入灕江,修建了一條人工運河——靈渠來合流,然後將水通過北渠注入湘江,通過南渠注入灕江。

才有了灕湘合流之說。 故用「瀟湘、蒸湘、灕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而用「瀟湘」「蒸湘」

「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總之「三湘四水」均為泛指,只是人們說話時常有的數字化傾向。我們沒必要太過較真,有個大概的瞭解就行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為什麼叫三湘四水?- -

湖南位於洞庭湖之南,故稱湖南。自古盛產湘蓮,唐詩中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句 ,故又有「芙蓉國」之稱。又因湘江貫穿全境,也簡稱「湘」,***曾寫下「芙蓉國裡 盡朝暉」的名句。

三湘四水,物華天寶,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喻;熱土瀟湘,人傑 地靈、英雄輩出,不負「惟楚有才、於斯為甚」的盛名。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 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 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 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 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

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 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為「三湘」,

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 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湘 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

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 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灕水 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灕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 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

瀟湘二水滾滾流到 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灕湘」、「瀟湘」、「蒸湘」統稱 「三湘」。這裡暫且不論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 北大片土地。

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佈在湘

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

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 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範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 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筆者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瀟湘」、「蒸 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 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

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裡說:「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

」在《 離騷》裡也說:「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 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的詩句流傳在世。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 」之稱。

而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將「瀟湘、蒸湘、灕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 。而用「瀟湘」「蒸湘」「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 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總之「三湘四水」均為泛指,只是人們說話時常有的數字化傾向。我們沒必要太過較 真,有個大概的瞭解就行了。

3樓:毓婕香彭越

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

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

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

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4樓:匿名使用者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湖南的三湘是哪三湘?

5樓:魚

湖南素有「三湘」之稱,「三湘」之說有三種:

一說,因湘水發源於廣西桂林的興安縣,有靈渠與灕水連線,稱之「灕湘」;湘水東北流至永州北蘋口在瀟水匯合,稱「瀟湘」;再東北流經衡陽北,又與蒸水匯合,稱「蒸湘」。因而合稱「三湘」。由於桂林的人文地理、語言風俗與永州相同,古代屬零陵郡,習慣上被歸入三湘範疇。

一說,是瀟湘、資湘、沅湘的合稱。因灕水南流入珠江,不屬湘江水系;蒸水則太短小,所以去掉漓、蒸二名。而湘水北流至湘陰北之臨資口匯入資水,叫資湘;北流至岳陽縣西中洲,匯入沅江主洪道稱沅湘。

資水、沅水為湖南四大水系,流經地域佔全省的2/3,故用「三湘」泛指湖南全境。

也有以湘鄉、湘潭、湘陰為三湘者,原因是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三縣曾有曾國藩、左宗棠等為首的眾多湘軍名將名宦。但這些近代人物的歷史並不可與湖南歷史同俾,更何況也不能代表湖南的全境之概念。

6樓:地理有意思

湖南被稱為三湘四水,「三湘」說法多樣,但「四水」很明確

7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的三湘指湘北、湘南和湘西,涵蓋整個湖南的土地。這其實源於楚國時期在現今湖南境域範圍內設立了三個郡:洞庭郡(湘北)、蒼梧郡(湘南)和黔中郡(湘西),因為這三個郡的範圍基本相當於今湖南的區域(比現今要大,至少桂北全州灌陽興安等是明朝時才劃歸廣西的),所以後世以「三湘」代指整個湖南。

這與歷史上曾經稱四川為「三蜀之地」是一樣的。

「三湘」就是指湖南的管轄範圍基本相當於楚國的三個郡,其它說法都是後世之人附會出來的。

湖南的「三湘四水」指的是哪「三湘」?「四水」指的是「湘水」「資水」「沅水」「裡水」

8樓:匿名使用者

究竟何為「三湘」,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地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第二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第三種說法是指:

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其實三湘就是指湖南省,現在都叫三湘大地。 不是有個報紙叫三湘***嗎?

9樓:地理有意思

湖南被稱為三湘四水,「三湘」說法多樣,但「四水」很明確

10樓:liusula知識庫

一種泛稱;

其中「四水」指湘,資,沅,澧;

「三湘」的說法很多,頗具影響和代表性的是瀟湘、蒸湘、沅湘之說,具體指湘江從廣西入湘到零陵與瀟水匯合後稱瀟湘,至衡陽與蒸水匯合後稱蒸湘,下游與沅水匯合稱沅湘。這一說法還有一個版本,即因湘江與灕江共同發源於廣西興安縣的海陽山,合流至興安縣後始向東西分流成湘江和灕江,有人把分流之前的合流部分稱為灕湘。由此又有灕湘、瀟湘和蒸湘的「三湘」之說。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 「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

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為「三湘」,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

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灕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灕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

瀟湘二水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灕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這裡暫且不論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

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佈在湘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

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範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筆者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裡說:

「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離騷》裡也說: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的詩句流傳在世。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 「沅湘」之稱。而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將「瀟湘、蒸湘、灕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

而用「瀟湘」「蒸湘」「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湘D是湖南什麼地方的車牌湘D是哪個城市的車牌號

湘d是湖南省衡陽市的車牌號。車牌號是標識車輛身份的號牌,車牌號對車的意義就像身份證號對人一樣。例如車牌是湖南省衡陽市的車子,湘代表湖南省,d代表衡陽市,湘d就是湖南省衡陽市的車牌 除了如今的自選個性車牌以外,當下使用的九二式機動車號牌由中文與英文字母的發牌機關 與五位號碼組成。比如 湘d 12345...

15kw的用電器距離三湘電電源500米需多大規格電線

選用10mm 的銅芯電線或者16mm 的鋁芯電線。先計算15kw的三相負荷電流,再選擇導線 ijs p u 3 cos 15000 380 1.732 0.85 26.8a 考慮環境因素和敷設方式的影響留20 的餘量,即 26.8 1 20 32.2a 選用4mm 的銅芯電線合適 它的安全載流量42...

三農是指哪三農,三農是指哪三農啊

三農,指農村 農業和農民。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 農業發展 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 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 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 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 國家富強 民族復興。應對農業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