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演化過程,紙的演變過程??

2022-03-16 10:21:00 字數 4636 閱讀 5585

1樓:喵喵喵啊

最早的紙在2023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了紙,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後,被認為是現代造紙術的鼻祖。

「莎草紙」並不是現今概念的「紙」,它是對紙莎草這種植物做一定處理而做成的書寫介質,而中國所發明的造紙術,打破了植物纖維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無規則交叉排列,這樣製作出來的成品,才能叫做「紙」。

華夏殷商時期,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春秋時期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產生了紙。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一起,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複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紙一般分為平板和捲筒兩種。平板紙主要用於逐張使用,如供平臺印刷機印刷和書寫、繪畫等用紙。捲筒紙主要供連續性加工機械使用,如供輪轉機印刷,制袋機連續制袋,捲菸機連續包制捲菸等。

供印刷用紙的幅度一般要求與印刷機系列相匹配。捲筒幅寬過去以787和1092mm及其倍數為主,隨著印刷機印幅的改變,現逐步採用以880mm以其倍數為主。

平板紙的長寬比為0.72。習慣上以500張為一令,若干令紙打包成為一件,每件重量不超過250kg。

其他紙張則由於各種使用要求不同,定有不同的規格標準,或按訂戶要求的特殊規格生產。

紙的演變過程

2樓:李一涵

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2023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200年。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紙的發明雖很早,但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至獻帝時,東萊人左伯又對以往的造紙方法作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紙張質量。他造的紙潔白,細膩,柔軟,勻密,色澤光亮,紙質尤佳,世稱「左伯紙」,其中尤以五色花箋紙,高階書信紙為上。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早在西漢,中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造紙。宋蘇易簡《紙譜》:

「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面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造紙,舊用人工製造,先取植物類纖維質之柔韌者,煮沸搗爛,和成粘液,勻制漉筐,使結薄膜,稍幹,用重物壓之即成。今日所用之紙,多為機制。

從現存世千年以上的書畫作品中,大部分是由桑皮紙作為書畫紙用。

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面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

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江南以稻草,麥稈纖維造紙,呈黃色,質地粗糙,難以書寫。

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漁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櫱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潢紙,呈天然黃色,所以又叫黃麻紙。黃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至晉代(4世紀)時,紙已最終取代帛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蔡倫在促進麻紙及皮紙生產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雖不是造紙術發明者,但作為技術革新者和組織推廣者的歷史地位應予肯定。

公元8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祕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

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1000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

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階印刷紙、捲菸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3樓:鄧超

古代的紙發明前祖先用來寫字的材料及缺點如下:

甲骨:書寫麻煩,材料難找。

縑帛:太昂貴。

竹片和木片:太笨重。

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

4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

紙是怎樣演變的?

5樓:棋之韻妻

紙的出現及其演變

絮紙的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是誰製造出來的,又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古代絲織作坊的女工在水中漂絮製造絲棉的生產過程中,最先發明製造出來紙。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紙」的註釋是:

「紙,絮一苫也。從系,氏聲。」即其意與「絲」有關,與婦女有關。

(氏,在古代常常是人或婦女的代名詞)可見,「紙」字本身就很清楚地表示出了最早造紙技術的發明者和造紙原料。

在製作絲棉的過程中,每次漂絮完之後,婦女們發現,總有一些殘絮留在席子上。而且,隨著漂絮次數的增加,在席子上就附著一層交織著的殘絮。晾乾以後,婦女們逐漸發現,這種薄片狀物質具有同絲帛這種書寫材料一樣的性質。

於是,有人就試著在上面寫字,果然好用。以後,人們經過不斷改進,終於製成了一種新的書寫材料,這就是「絮紙」。

造紙的主要工序

一是分離。就是通過水煮或水漚的方法,將繭或麻中所含有的膠質進行分離並脫除掉。

二是捶搗。就是通過運用錘打、漂洗等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方法,使蠶繭或麻絮完全散落在水中,以有助於蠶絮或麻絮的形成。

三是交織。就是通過一定機械工具或方法讓蠶絮或麻絮自然交織、結合,形成完整的一片。

四是乾燥。就是通過晾乾或烘乾等方法,將已形成的完整蠶絮或麻絮片中的水份脫掉,使它們結構組成中的纖維結構緊密,耐戳、耐磨,利於書寫。

我國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紙張實物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發掘了14座古墓,其中秦墓13座,漢墓1座。這座漢墓的時代即是西漢文景時期。在棺內的死者胸部,發現一幅紙質地圖,殘長5.6釐米,寬2.6釐米。

紙質薄而軟,因棺內積水受潮,僅存不規則碎片,出土時呈黃色,現褪變為淺灰間黃色,表面沾有汙點。紙面光滑平整,用細黑線條繪製山脈、河流、道路等圖形。這幅紙質地圖是我國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紙張實物,說明我國在西漢初期就已發明了可以繪寫的紙。

此外,新疆羅布淖爾、陝西西安灞橋、內蒙古居延的金關、陝西扶風、敦煌馬圈灣等地也都有西漢麻紙的發現。

6樓:匿名使用者

從西漢麻紙--東漢的蔡侯紙--現在的紙

紙是怎樣發展演變的

紙的發展史 5

7樓:河傳楊穎

紙是蔡倫發明的。

最早的紙在2023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了紙,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

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早期的造紙方法:

一是將砍伐來的植物,比如麻類植物,用水浸泡,剝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鍋裡煮,待晾涼後再進行浸泡、腳踩,用棍棒攪拌,使其纖維變碎、變細。

二是摻入輔料,製成紙漿。

三是用抄紙器(竹簾之類)進行抄撈、晾乾,即可製成為紙。

8樓:蘇堤舊事

紙,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一個重要的發明。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逐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產生了紙。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造紙術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一起,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複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造紙術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用於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

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紙。

用植物纖維製成的薄片,作為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紙張:紙的總稱。紙以張計,故紙張一般分為:凸版印刷紙、新聞紙、膠版印刷紙、銅版紙、書皮紙、字典紙、拷貝紙、板紙等。

9樓:匿名使用者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偉大貢獻之一,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文字,可那時候還沒有止,要記錄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者把蚊子咒可在青銅器上,後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繩,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

10樓:匿名使用者

用樹皮和魚網做成紙的,是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怎麼樣才好滴?在一起就是幸福就是一"在一起就是這樣吧。在一起就、一!這樣才好呢。你是否。??。你說!一

關於電話的演變過程作文,關於電話的演變過程作文800字

您好!是通過電訊號雙向傳輸話音的裝置。早在十八世紀就有 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 以線串起杯子 現代 的出現要歸功於亞歷山大 格拉漢姆 貝爾 alexander graham bell 早期 機的原理為 說話聲音為空氣裡的複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透過電脈衝於導電金屬上傳遞。貝爾於1876年3月申...

車從古到今的演變過程,從古到今房屋的演變過程

中國古代車歷史 車馬是我國古代最主要的陸路交通工具。數千年來,他們曾在社會生活中佔據過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勞動生產還是戰爭,或者是政治活動,他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與裝備,其數量的多寡與質量的優劣。經常成為衡量某一時期的社會發達與落後 國勢強盛與衰弱的重要標準。今天的我們來看這一種逝去的文明,或...

火字的來歷與演變過程

火,讀音 hu 火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化學反應,溫度很高,是能量釋放的一種方式。火焰分為焰心 內焰和外焰,溫度由內到外依次升高,外焰因為供氧充足,燃燒完全,所以溫度最高,而焰心溫度最低。火,也代表著熱情與正義,是一種美好的精神。火字的來歷 1.物體燃燒所產生的光熱現象。如 爐火 著火 星星之火 2.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