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印度的一位王子是怎麼成佛的?就是釋迦牟尼,能說一下他的過

2022-04-02 11:23:49 字數 5378 閱讀 2531

1樓:prince神風

阿彌陀佛!

《佛說bai阿彌陀經》du雲:「舍zhi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dao

【行此難事

專,得阿耨多羅三屬藐三菩提】。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雲:「

【故一聲阿彌陀佛】,

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

【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由此可證,釋迦牟尼佛「這次」是「唸佛成佛」的!

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在幾千年前來到「人間道」此娑婆世界,化生「人類」為古印度王子 悉達多,說法49年,開示佛法八萬四千種法門,特別法門為「淨土法門」,其餘為通途法門,因應眾生根性、因緣不同為之說法,享壽80歲入涅槃。

並且授記 「天界道 欲界天——第四層天 兜率天 內院」之「彌勒菩薩」為「未來佛」,5億4千萬年後人間將淨化成淨土,彌勒菩薩將降生此娑婆世界,成佛號「彌勒尊佛」。

其報身為「盧舍那佛」,有淨土名為「華藏世界」,與 左右脅侍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法身為「毗盧遮那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入無餘大涅槃中,十方三世諸佛共此法身,其土名為「常寂光淨土」。

2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牟尼經過了磨練之後,最後成了成了佛。我們知道釋迦牟尼是佛家的創始人。

3樓:獲真保保

釋迦摩尼自己悟道修成正果。

釋迦摩尼19歲離家出門。

體會道義七年,

最後菩提樹下悟道五年,

31歲修成正果。

釋迦摩尼如來佛祖,是如何從凡人變成佛祖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是通過修行無為之法而成佛的。你前面的稱謂有誤!釋迦牟尼佛確是佛祖。

如來即是佛,佛即是如來,如來,是一切佛的範稱,不是單指釋迦牟尼佛。如來佛祖之稱,源於西遊記作者對佛教的誤解。

5樓:匿名使用者

是出家修行從誒從而變成的

釋迦牟尼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他是個王子嗎?為什麼他成了佛?

6樓:讀者

釋迦牟尼在歷史上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因為他「能仁」、「能儒」、「能忍」、「能寂」,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是如來佛祖,如來佛祖不一定只是釋迦牟尼佛。

1、釋迦諾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後演為覺悟真理者之總稱。為佛教用語。印度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豆、浮屠、浮圖。意為覺者、覺悟者。

2、據佛經記載,佛陀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歲在菩提樹下悟道,遂開啟佛教,弘法45年。年80歲左右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盤。另一說為30成道,弘法49年。

3、「如來佛祖」是對於佛的一種稱呼,「如來」是佛陀十種稱號裡面的其中一種。佛陀、佛祖、如來、世尊、應供、大阿羅漢這些都是是佛陀的稱號。

阿彌陀佛或者藥師琉璃光王佛也可以稱得上是如來佛祖。所以說釋迦牟尼佛是如來佛祖,那麼如來佛祖不一定只是釋迦牟尼佛。

擴充套件資料:

1、根據佛說,對付問題有四種方式:

(一)當問題比較直接、明顯,而且避免了形而上學的問題時,這些問題必須直截了當地答覆。例如苦之因是什麼?

(二)某些問題必須以分析的方法解答,例如佛教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

(三)另有一些問題必須以反問為答覆。

(四)有一類問題必須以緘默不語為答覆。例如當有人向佛陀尋問有關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時,佛陀常常是保持沉默。

所以,當婆蹉種問佛陀有無神我時,佛陀總是保持沉默。佛陀的緘默對婆蹉種的影響勝過任何雄辯。悲智雙全的佛陀曾為這位困惑的求法人煞費苦心,並對他表示深切的關懷。

2、佛的大慈大悲

(一)佛對一切眾生之愛護,是沒有條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真正的慈悲。

(二) 這個慈悲心,是從本性裡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淨的,是平等的。

(三)他是清淨平等的,對佛菩薩、對畜生、對餓鬼地獄,乃至於對一切植物、礦物,一律平等,無二無別,真正的慈悲。

(四)諸佛菩薩平等地愛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得樂受,他自己很快樂;一切眾生有苦,他也很苦,這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個了不起!無緣,就是沒有條件的,為什麼?因為是一體

(五)凡是明心見性的人,一定是一片慈悲,他了解真相,真正明瞭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他真明白了,這個時候起的作用才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是清淨平等博愛一切眾生。

(六) 你要是不悟,這個大用決定不能現前,你要是迷惑,在裡面分界限,就有分別執著,就有無量無邊的妄想,換句話說,你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迷失了。

(七)心離開了分別執著妄想,你的真心顯露出來了。真心是什麼樣子?第一是廣大相,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量廣大,清淨相、平等相、慈悲相,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現前了。

7樓:樂觀小山

歷史上有這個人,是一位王子。釋迦牟尼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出家修道成佛。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父為淨飯王,母為摩耶夫人,佛為太子時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就者」(舊譯「義成」)。

成佛介紹: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毅然捨棄王位,出家修道,曾到伽耶城南優婁頻羅村的苦行林,修習苦行。經過六年苦修,經常是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

釋迦牟尼認識到如此苦修不是通往解脫的正確道路,決定放棄苦行,另闢蹊徑。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獻乳糜供養。他吃了之後,體力有所恢復,來到岸邊一棵畢波羅樹下,靜坐沉思,發誓「今若不證無上菩提道,寧可碎此身而終不起於座」!

經過七天七夜的思考,釋迦牟尼終於豁然大悟,認識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滅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諦,得到對宇宙人生真實的徹底悟,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佛」或「成道」。後世把釋迦牟尼成佛的這一天,稱為「佛成道日」,為了紀念這一天而舉行慶祝活動,就稱為「成道節」、「成道會」。

擴充套件

資料

成佛過程:

一天,悉達多正在雪山打坐,有五位苦行者很尊敬他的成就而願意跟隨他。從此,他們一起流浪,住在森林裡靠乞食為生。經過六年這樣的苦修,悉達多的身體變得骨瘦如柴,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可他還是沒有找到真正解脫的方法。

這時悉達多悟到,自己的苦行是沒有意義的。於是,他到尼連禪河中洗去了身上沉積六年的塵垢,隨後接受了河邊牧羊女供養的糜乳,恢復了體力。

跟隨他的五個人以為他放棄了,便都離他而去。無奈中的悉達多獨自一人來到菩提迦耶的一棵畢波羅樹下,盤腿而坐,總結過去的經驗,並重新調整思維方法。經過數天苦思,終於獲得了徹底的覺悟,立身成佛,號稱釋迦牟尼,那年他只有35歲。

8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父為淨飯王,母為摩耶夫人,佛為太子時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就者」(舊譯「義成」)。  佛陀以本誓願,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示現成佛(詳見八相成道),開顯佛 教,度化眾生。

  釋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義即「釋迦族的聖人」。   據佛經記載,佛陀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在菩提樹下悟道,遂開啟佛教,弘法45年。

年80歲左右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盤。另一說為30成道,弘法49年。   釋迦牟尼佛心咒:

達雅塔 嗡牟尼牟尼瑪哈牟那耶梭哈 [2] 道源法師開示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本師者,根本教師。西方阿彌陀佛、東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釋迦佛說出來的。設若釋迦佛不說,我們連一尊佛,亦不會知道。

因此,我們稱念釋迦佛名號時,特加「本師」二字,稱曰:「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別尊重!我們對於本師的名義,尤應留心詳記。

  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寂默」者,不著相。「寂」是不著身相;所謂「不離菩提場,而至鹿野苑」。

終日出入往返,著衣吃飯,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無身相。「默」是不著語相;所謂「終日說法,無法可說」。乃至說法四十九年,不曾說出一字,是皆默無語相。

茲再詳解其義: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無智,二乘有智無悲,菩薩雖具悲智,而未能究竟。

佛是大乘極果聖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車(比喻)。這輛大白牛車,有兩個輪子,一個是悲輪,一個是智輪。釋迦佛駕著這輛大白牛車,悲智二輪,一齊雙運,普載一切眾生,由凡夫地越過化城,直抵寶所。

唯佛一人,悲智雙運,究竟圓滿,故號為能仁寂默。一切萬法,悉皆含攝於悲智二法之中,故稱為萬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無礙故號能仁寂默。

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圓融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諦,寂默是真諦,真俗一如故號能仁寂默。廣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於釋迦牟尼四個字中,故稱為萬德洪名。

釋迦牟尼佛是這個世界的教主,歷史上曾經出現的真實人物。

如來佛祖,本身是對於佛的一種稱呼。

因為「如來」正是佛陀十種稱號裡面的其中一種。

稱其為祖,是因為佛是佛教的創始人,開山鼻祖也。故稱之為祖。

那麼在給大家一個比較現代的概念,佛陀本身類似教授或博士。

只要修行到了境界,就可以成就佛果,被稱為佛。

佛陀、佛祖、如來、世尊、應供、大阿羅漢就是佛陀的稱號。

釋迦牟尼佛是如來佛祖,那麼如來佛祖不一定只是釋迦牟尼佛。

比如阿彌陀佛或者藥師琉璃光王佛也可以稱得上是如來佛祖。

不過在西遊記裡面的如來佛祖,就是指釋迦牟尼佛了。

西天不是指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古代大唐的西方的天竺(現今印度)。

9樓:海棠

果德瑪佛陀的一個法號是如來,他也被成為釋迦牟尼,他在棄絕、出家之前是個王子(悉達多太子)。成佛的原因是累世的巴拉密的圓滿和成熟(他被燃燈佛授記成為菩薩後用了四阿僧祇劫和十萬大劫的時間)。

請問觀音本來是一個印度王子是嗎?整件事情是怎麼樣的?

10樓:太平書院

菩薩有無量的本生,可能是男、可能是女,可能是人,可能非人。

誰知道佛祖釋迦牟尼為啥要成立佛教,相傳他是一個印度某國的王子,吃喝不愁的他為啥還要想出佛教?

11樓:清風而你

因為他當時也有煩惱,他雖貴為王子,人的生、老、病、死等煩惱也同樣困擾他;他就想有沒有辦法解決這些煩惱而進入一種長期保持心情愉悅的一種狀態,從而發揮人的最大潛能。他就在不斷學習古印度的各種哲學思想,《吠陀》,《森林書》《奧義書》各種教派的(當時印度跟中國的百家爭鳴時期差不多,各種思想活躍,教派林立)哲學思想,吸收其中的精華。但是最終也沒有解決心中的疑惑。

後來在苦行最艱苦煎熬之後接受了牧羊女的糜乳,恢復體力後又在菩提樹下苦想,經過他的綜合分析和研究,突然間就覺悟了,覺得原來是可以做到沒有煩惱的狀態,並且如果讓更多人瞭解它,可以解決大多數人的痛苦,對社會對人類來說都是有益的。所以就開始無私的推廣。

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是怎麼死的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 光緒陵 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簡介 愛新覺羅 溥儀 1906年2月7日 1967年10月17日 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

一位印度老人對孫子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兩隻狼這什麼意思

你好bai,夢不反應具體的事情,只du是表現自己內心zhi的情dao緒和想法。你的這 版個夢很像下面這個印度的寓 權言 一位印度老人對孫子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兩隻狼,它們殘酷地互相搏殺。一隻狼代表憤怒 嫉妒 驕傲 害怕和恥辱 另一隻代表溫柔 善良 感恩 希望 微笑和愛。小男孩著急地問 爺爺,哪隻狼...

帶記的5 35加上一位小數是有錯誤將一位小數的小數點向左

7.28 5.35 10 1.93 10 19.3 5.35 19.3 24.65 正確的結果是24.65 consumption and t 7.82 5.35 2.47 2.47乘10 24.7 24.7 5.35 30.05 小虎在計算,1.39加上一個一位小數時,由於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