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率領蜀漢御林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2022-04-28 11:07:12 字數 5480 閱讀 8003

1樓:北里

正是遇見了諸葛瞻帶領的御林軍,鄧艾的軍隊明白不戰就是死,所以頓時戰意昂揚瞬間就成了虎狼之勢所以諸葛瞻不敵,正是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後生。

2樓:孤獨的yu呀

因為當時蜀漢的軍隊已全無鬥志,覺得面對強大的蜀國,應該投降,所以沒有打過鄧艾

3樓:靈魂忍者

因為諸葛瞻在領軍方面上不如鄧艾,再加上劉禪在後方搗亂,諸葛亮沒有時間培養自己的兒子。

諸葛瞻率領蜀漢御林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

4樓:大明山的臭蟲

諸葛瞻率領都不是御林軍,而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部隊,多是新兵。蜀漢的百戰之師多在姜維手裡。

5樓:茅廬論古今

因為諸葛瞻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統率經驗,之前一直在成都處理朝政,面對鄧艾的殘兵弱將,不是入關防守拖垮敵人,而是在野外交戰,雖然勝了一陣,但很快在被鄧艾督促下的魏軍所擊殺,血染疆場。

6樓:教育懂王

諸葛瞻的軍事才能是非常差的,他不管是政治還是軍事,都要比諸葛亮差的很多很多。可以說,諸葛瞻就是庸才一個。

諸葛瞻率領蜀漢御林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一兩萬疲憊之師呢?

7樓:汪造化

因為諸葛瞻並不善於指揮戰鬥,而蜀漢御林軍軍事實力不強,相對的鄧艾一兩萬軍隊是精銳,戰鬥力強。

8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當時蜀國的實力已經很弱了,並且當時統兵的將領也並不有才華,所以說打不過。

鄧艾的疲憊之師有多牛,能打敗諸葛瞻統領的精銳?

9樓:小六子趣事

蜀漢和曹魏的最後一次大戰,便是鄧艾和諸葛瞻在綿竹的一場攻防戰。當時曹魏對蜀漢發起了最後的滅國之戰,鄧艾帶領數千奇兵偷渡陰平,直接進入了蜀漢的腹地綿竹(今綿陽)附近,在綿竹和蜀漢的最後有生力量爆發了一場大戰,我們可以稱其為「綿陽攻防戰」。

在《三國志》裡對這場大戰是這樣描述的:

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

「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

」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

可以明顯看出,當時的情況是不利於鄧艾一方的,連鄧艾的兒子鄧忠和司馬師纂都覺得不應該追擊。畢竟此時的鄧艾軍隊,疲憊不已,戰力大減,而諸葛瞻一方卻是以逸待勞,兩者的狀態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鄧艾卻認為,這是決死一戰,狹路相逢勇者勝,豈有不戰之理,甚至還差點以擾亂軍心之名殺了鄧忠和司馬師纂。

而最後誰都沒想到,鄧艾竟然真的一舉戰勝了諸葛瞻,逼得劉禪不得不投降。

那麼,諸葛瞻率領蜀漢御林軍,為何打不過鄧艾的疲憊之師?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天時,蜀漢覆滅就在眼前,註定要被曹魏吞併

當時的情況不難看出,蜀漢要被曹魏給消滅,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難以逆轉。就算是鄧艾戰敗,還有司馬師和鍾會,蜀漢已經沒有多餘力量去阻攔曹魏的其他大軍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諸葛瞻佔據了短暫的天時:鄧艾大軍偷渡陰平戰力大減,但是在大方向的天時上,卻是偏向於曹魏的。

2,地理,偷渡陰平之後,蜀漢已經不再具有地理優勢

都說蜀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千古名篇中更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說建立在敵人從外向裡進攻的情況下。

當時的鄧艾已經成功地渡過了陰平,進入了四川之內,臨近成都地區。而成都地區已經是一片平原,不再有地勢之險要。所以,當時的諸葛瞻一方沒有地利之便。

而說到地利,除非諸葛瞻能夠事先發現鄧艾偷渡陰平的計謀,在路上進行攔截,讓鄧艾難以進入蜀國腹地。這樣一來,蜀軍才會有地利之便。

3,人和,曹魏一方信心十足,蜀漢一方自知必亡

當時的曹魏和蜀漢兩方,其實都心知肚明,蜀漢必滅,曹魏必勝。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曹魏的軍隊都是信心十足的,在這種狀態下的大軍,堪稱是勢如破竹,無往而不利。

在反觀蜀國一方,全國上下的人,不論是皇帝劉禪還是統帥大將諸葛瞻,都知道亡國已經是既定事實。諸葛瞻在出徵的時候,也沒有想過蜀國能贏,他考慮更多的反而是與國家共存亡。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諸葛瞻已經心存死志了,他想的不再是復興蜀國,而是和蜀國一起消亡。

在這種情況下的蜀國上下,都沒有想過自己能贏,蜀軍又怎麼可能贏呢?

當然,前面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只是原本蜀國該有的優勢,在這些優勢不在的時候,也只能說明兩方的情況平等,並沒有哪一方佔據優勢。而直接決定雙方大戰結果的,還另有原因,那就是軍隊數量和統帥大將。

1,軍隊數量

在《三國演義》中說鄧艾僅有兩千殘兵,而諸葛瞻卻率領七萬大軍。兩千對七萬,這其中的差距不可謂不大,就算是七萬老弱病殘,都能輕易地弄死兩千年輕力壯的人吧!

但是兩邊的軍隊差距真有這麼大嗎?當然不可能了,要是真有這麼大的差距,那歷史上以少勝多最厲害的就不是韓信、項羽,而是鄧艾了。

《三國志》中有這麼一句話:

「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

可以看出鄧艾並不是一出陰平就和諸葛瞻對上了,而是在江油和涪陵休整之後,才進行大戰。所以鄧艾的疲憊之師,在狀態和體力上已經得到了調整和補充。不僅如此,蜀國在江油的守將馬邈還投降了鄧艾,這樣一來,等於鄧艾的兵力也得到了擴充。

雖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但是一個大城的駐兵,少說也有一萬以上。而且鄧艾在出發的時候,帶領3萬大軍走小道,每走100裡,留了1000士兵駐紮,這一部分的人最後也應該和鄧艾匯合了。這樣一來,鄧艾手底下應該有四萬以上的兵力。

再看諸葛瞻一方,雖然有七萬大軍,但都是臨時拼湊的,雖然說其中大部分是蜀國御林軍,號稱是蜀國的精銳。但是御林軍雖然號稱是精銳,卻根本沒有什麼戰鬥經驗,只有一次征討漢嘉蠻夷叛亂的戰爭。而且在這次戰爭中,擔任蜀漢中領軍,統帥御林軍的兩軍向寵還陣亡了。

只打過一次仗,而且主帥還死了,這樣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軍隊能算是精銳嗎?七萬軍隊的戰鬥力有多高,可想而知。蜀漢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還在姜維手底下下。

這樣一想,四萬戰鬥力強悍的軍隊對七萬臨時拼湊的大軍,能贏也在常理之中。

2,軍隊統帥

10樓:一隻路過瓜地的蝸牛

因為鄧艾的軍事能力遠勝諸葛瞻,他善於領導和部署。蜀國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諸葛瞻雖有精銳部隊,但領導無方,最後敗於鄧艾的疲憊之師。

11樓:三棵樹

當時成都的地勢非常險峻,鄧艾率軍繞道,損失了許多兵力,但是憑藉策略,仍然將諸葛瞻打敗。

12樓:鹿哥哥

主要還是因為諸葛瞻率領的蜀軍是緊急拼湊出來的,戰鬥力很弱,加上諸葛瞻犯下了戰術錯誤,導致戰敗。

諸葛瞻帶著蜀漢的御林軍,為什麼打不贏鄧艾的疲憊之師?

13樓:零仙

因為鄧艾是一個很會打仗的人,雖然兵力上面不佔優勢,但是可以運籌帷幄。

14樓:5我真的喜歡他

諸葛瞻之所以被鄧艾擊敗,第一個原因就是鄧艾的出現實在太過突然了。對於諸葛瞻和御林軍來說,都沒有想到鄧艾能夠繞過姜維等人的防守,成功偷渡陰平,進入到蜀漢腹地。

15樓:巴掌說法

因為諸葛瞻的軍隊非常的驕傲自大,認為天下第一,而鄧艾的軍隊其實是故意裝出來的疲憊模樣,結果諸葛瞻就信了,結果上當了。

劉禪不投降,等待姜維回救,蜀國會亡嗎

16樓:

會。是遲早的事。蜀國已經沒有像劉備在那時的精兵良將,也沒有一個好的軍事。劉備能成事,就是因為,有軍事和他那幾個兄弟。

17樓:匿名使用者

蜀國滅亡是早晚的事情。你沒聽易中天說的嗎,當時蜀國九個老百姓裡面有要養一個兵。百姓根本不堪重負,蜀國肯定會亡的.

就算鄧艾不亡它,司馬昭肯定會派其他人滅他,姜維抵擋不了歷史的規律的。

18樓:此使用者未存在

肯定會被亡國的,劉禪的癖性在放了,就不讓他當主,也不能成大事,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另外,魏國也是很強大的,還有別的國家,不忘也是會衰退的。江山輩背待有新人出啊!

19樓:愛老虎油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劉禪一開始就強硬還有些希望。

後面負隅頑抗 沒什麼效果,只是晚些亡國而已

20樓:報桃花與青帝

當然會,畢竟劉禪的性格決定他適合當一個君主,且劉禪聽信宦官的讒言,而益州也受不了幾次大的戰役了。且沒有領軍的將領。

21樓:匿名使用者

會的!!勝敗早已天註定!!諸葛之死,其實跟他逆天道有很大的關係

22樓:何勳

各位都答錯了,樓主只是問目前會不會亡國,不是問以後會不會亡國。鄧艾走小路偷襲在軍隊方面就損失不少了,鍾會方面姜維還是可以頂住的,如果他們可以早點結為兄弟當然是好事,如果一定要兵戎相見,那麼我相信成都方面畢竟是一國之都,長遠來看,抵禦鄧艾這點兵力還是綽綽有餘的。況且鄧艾只有速戰速決,決不能拖延時日。

而蜀國正可以抓住這點閉門守城,等待各方救援。我認為這次戰役蜀國不會亡國,不過蜀漢滅亡也是早晚的事。

23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會了,屬國人才青黃不接,但魏國是人才濟濟 屬亡

知識時間問題

24樓:

滅忙是必須的 守了這麼久 這次被打到老家了 難道還不該滅忙嘛

25樓:老牛豺踏

會滴,亮早有預見,中國不能有偏安一隅者,中國古代帝王的統一決心很大滴

26樓:匿名使用者

滅亡的可能性非常小,別忘記魏軍可是孤軍深入,勞師遠征,不得地利,糧草不充足,利於速戰,劉禪應該和他打消耗戰,等待勤王軍隊,只要能等到姜維回救,來個包餃子,魏軍只能1個結果全軍覆沒,說不定蜀國還能接此重鎮,不過話又說回來,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除非他讓位太子還能有些作為!不過不到萬不得以誰會讓出權利,尤其是皇權!

27樓:匿名使用者

會,關鍵是劉禪不是有進取心的主自己沒能力,又對人有猜疑心,是無法成事的,

28樓:冰檸檬de回憶

劉禪投降只是蜀亡的直接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其原因主要包括

窮兵黷武 六出祁山 九伐中原

孔明用錯人 馬謖守街亭 關羽守荊州

蜀國本弱 偏居東南

後繼無人 蔣琬等人

劉禪懦弱無能 享樂安逸

29樓:罵人的鬼

會,蜀國氣數已盡,劉禪昏庸無道,蜀國連年征戰,國力消耗殆盡

30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會 你認為呢

31樓:黑武士

姜維當時忙得很,單是抵擋鍾會就吃力了,如果姜維回援,那鍾會勢必乘勝猛攻,到時就不知道誰包誰餃子了...退一萬步,即使假設讓姜維能安全回援,鄧艾肯定難逃被殲滅,但是蜀國國體在這時早已瀕臨奔潰,鄧艾的出現讓蜀國人人心惶惶,且戰亂多年,蜀國人口下降嚴重,官僚隊伍龐大,說難聽點真是民不聊生,繼續抵抗下去,蜀國也難逃一亡,只是延遲罷了,那時三國後期,魏國的國力已差不多是蜀國的十幾倍。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能力如何,這則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 三國志諸葛瞻傳 時間是在蜀漢延熙七年 公元244年 故事的主人公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原文如下 瞻字思遠。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兄瑾書曰 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騎都尉。其明年為羽林中郎將,屢遷射聲校尉 侍中 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瞻...

諸葛瑾跟諸葛亮是兄弟,怎麼在東吳,在蜀漢

諸葛瑾和諸葛亮是兩兄弟,諸葛瑾年長,很早就在東吳效力,而諸葛亮那時候還在家裡,等到劉備三顧茅廬才把他請出來 政治是政治,親情是親情,這個不要混同了,東吳人才濟濟,而且士族地主勢力比較強,以諸葛亮的才幹,肯定是會遭到這些士族地主的排擠的,因此諸葛亮沒有去東吳,這點政治頭腦他還是有的 當然劉備三顧茅廬的...

誡子書中諸葛亮勸勉兒子諸葛瞻不慕榮利的一切教誨是什麼?

誡子書諸葛亮告誡兒子什麼?這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笑敏。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 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 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