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講的仁者無敵到底是什麼回事,怎樣理解孟子仁者無敵的思想

2022-05-05 09:18:57 字數 4228 閱讀 5723

1樓:匿名使用者

施行仁政的人

孟子一生主張的都是施行仁政 所以他的主要言論都是關於和王講的如何施行和實行仁政

所以 他所說的任者無敵 就是說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的

怎樣理解孟子仁者無敵的思想

2樓:wdr世界樹

仁者愛人,固民心所向,固然無敵

3樓:故事還長

「仁者無敵」思想理解:孟子認為從「仁」出發,人們就會友愛或獲得幫助,化解矛盾或獲得戰勝艱難困苦的力量;對於統 治者要行「仁政」 ,才能天下歸心,才能結束列國紛爭的局面。

其實還是不外乎物質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的問題。

1、在物質生產方面,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刑罰,二是薄賦稅,三是深耕易耨。雖然省刑罰屬於法治,薄賦稅屬於財政,深耕易耨才屬於農業生產。

但說穿了,前兩項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老百姓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積極性,發展生產。

2、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主要還是教育問題,不過,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識還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這裡依然強調的是「孝、悌、忠、信」。

3、只要這兩手都抓住了,國無論大小都可以發展壯大。而且,其他的國家是不會來侵犯的,根本就不需要打仗。因為,施行仁政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孟子 仁者無敵的翻譯

4樓:匿名使用者

心中有仁愛之心的君子不會樹敵。意思說你是仁愛的人,就不會有敵人。

當然還有仁愛的無敵的說法。

5樓:free永久性背叛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

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

可使制梃以達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

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譯文惠王說:「魏國曾一度在天下稱強,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這時候,東邊被齊國打敗,連我的大兒子都死掉了;西邊喪失了七百里土地給秦國;南邊又受楚國的侮辱。

我為這些事感到非常羞恥,希望替所有的死難者報仇雪恨,我要達到像這樣應該怎麼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說:「只要有方圓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以此稱王。

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    「因為那些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贍養父母。

父母受凍捱餓,兄弟妻子、兒女東離西散。他們使老百姓陷入深淵之中,大王去征伐他們,有誰來和您抵抗呢?所以說:

『施行仁政的人是沒有敵人的。』大王請不要疑慮!」

孟子說「仁者無敵」,你認為有道理嗎?請舉例說明

6樓:匿名使用者

"仁者無敵",指寬政,以仁德服眾,換言之,寬以待人,以德感人,所以無敵; "忍者無敵",指百事忍為高,只有有忍的功夫,才不至於亂性,才能在複雜中分析出簡單的事情.

【讓他三尺又何妨】

張英,清代大學士,禮部尚書。他的家人在故鄉桐城修建宅第,與鄰居方家因地界發生爭執,告到官府。張英獲悉此事後,立即寫了一首詩寄回家中。詩云: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

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收到詩後,立即主動讓出三尺。方家一見,頓覺慚愧,馬上也讓地三尺。這樣,兩家之間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走道。《桐城縣誌 》

7樓:

曾國蕃一個文人,不懂軍事。建立湘軍,打敗太平天國 。

孟子的「仁者無敵」怎樣理解?

8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梁惠王上篇》   【原文】   梁惠王曰:「晉國①,天下莫強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③;西喪地於秦七百里④;南辱於楚⑤。

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⑥,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⑧;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

可使制梃以達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

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因為那些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贍養父母。父母受凍捱餓,兄弟妻子、兒女東離西散。他們使老百姓陷入深淵之中,大王去征伐他們,有誰來和您抵抗呢?

所以說:『施行仁政的人是沒有敵人的。』大王請不要疑慮!

」從一般的請教到傾訴苦衷,尋求雪恥圖強的良方。梁惠王已經對孟子信任有加了。   孟子因此也不再賣關子,而是直截了當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張。

其實還是不外乎物質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的問題。   在物質生產方面,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刑罰,二是薄賦稅,三是深耕易耨。

雖然省刑罰屬於法治,薄賦稅屬於財政,深耕易耨才屬於農業生產。但說穿了,前兩項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老百姓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積極性,發展生產。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主要還是教育問題,不過,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識還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這裡依然強調的是「孝、悌、忠、信」。

  只要這兩手都抓住了,國無論大小都可以發展壯大。而且,其他的國家是不會來侵犯的,根本就不需要打仗。因為,施行仁政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孟子的「仁者無敵」之說有何軍事效益 30

9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人對它的來解釋錯誤。一般人解釋自為:我對人家好我就沒有敵人。

你認為這樣就是對嗎?你對人家好,人家就一定會對你好嗎?不見得。

你對人家好,人家就會對你好,不可能。你對人家好人家照樣要你死。在名利衝突之下照樣壓死你。

「仁者無敵」的真正意思是:我如果慈悲對待一切眾生的時候,我的內心已經改變自己,我的內在沒有敵人,已經擺平我自己了,這樣我心中看哪一個人都不會恨他,也就沒有敵人了。「仁者無敵」是自己已經沒有敵人了,不是別人不跟你敵對。

意思是說,慈悲心就會降伏一切的恩怨,當下就沒有敵人,是自己不跟自己痛苦了。當你對得起別人的時候,你不要管別人對你這麼樣,這個就是解脫。你如果能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別人講什麼話這個不重要。

10樓:谷地臥龍

勇者收服人的身.仁者收服人的心.收身者易變,收心者永固.故仁者無敵.

11樓:_最近只倒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失道之至,親戚叛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從上面知道落```仁者即是得道之人`天下順之自然打仗就厲害``

12樓:鐵血黑旗

收了別人的軍隊給自己用.

為什麼說仁者無敵?

13樓:匿名使用者

人心都是肉長的,人也是有思想的,這不難想。很簡單,你要是都以一個寬大的心去對待別人。別人也會那樣對你的。所謂仁者無敵,只不過是別人對他的一種認可,一種肯定。

14樓:匿名使用者

有仁愛之心的人,就會得到尊重,什麼困難都不到他,所以仁者無敵吧

1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仁者因為他們的愛心

獲得天下的讚美與支援

有了群眾的支援、就沒敵人

所以無敵=沒敵人

為什麼說「仁者無敵」?

16樓:在江嶺感受冬日的小溫鯨

仁者無敵」的意思是說,有仁愛之心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這是梁惠王在向孟子請教如何為政時,孟子說的話,見於《孟子》一書的「梁惠王上篇」。有一次,梁惠王向孟子請教如何才能為國雪恥復仇?

孟子說,只要能夠施行仁政,以民為本,那麼人民就會心甘情願地為國效力。而敵國只是壓迫和剝削人民,如果大王出兵征討他們,必然是「仁者無敵」。「仁者無敵」的觀點在《孟子》一書中多次被涉及。

應該說,「仁者無敵」的觀點是符合孟子的一貫思想的。孟子主張施行「王道」,即所謂德治仁政。他認為只要國家的治理者自身道德高尚、關愛人民,就能夠感化天下的百姓,使人們心悅誠服,從而自覺地歸順國君的統治。

在這裡,孟子強調了「以德治國」的重要性。當然,孟子也並不否定「依法治國」,至於它們之間的關係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適者有壽仁者無敵。是什麼意思

原文為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適者有壽,仁者無敵!有為有不為,知足知不足,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才氣見於事,義氣施於人!知己者互取其福。是 老子 中的 有智慧的人不會有疑惑,勇敢的人不會有恐懼心,自得其樂的人會長壽,有仁愛之心的人沒有敵人。出處 老子 智者不惑 有智慧的人很有理性。謊言止於智者。勇者...

王牌電影王牌到底是什麼,電影王牌到底講的什麼?誰是王牌啊?怎麼看不懂

王牌 電影 王牌 一般指誰是臥底之王牌 誰是臥底之王牌 是由範建澮執導,林志玲 鍾欣潼 梁家輝領銜主演的一部懸疑電影。影片根據 中國間諜史最大懸案 改編而成,影片講述在動盪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發生的一次暗殺事件。影片將於2014年12月31日登陸全國院線。其實王牌,不是一個人,而是三個人。被關進監牢的...

水月洞天到底是講的什麼

劇情簡介 水月洞天演繹了晉魏年間,一支身懷絕技和奇術異能的氏族為躲避戰亂在莽荒大漠建立了一處世外桃源,命名 水月洞天 並自稱龍族。數百年來,武林人士對此禁地心馳神往,對其絕世技藝更欲奪之。一日,夕陽如血,水月洞天 的大族長病逝,按族規長子童博接位,但老二童戰不服挑戰族位,老三童心是非不辨,兄弟相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