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生殖的生物如何判斷新物種的產生

2022-06-16 20:16:56 字數 2980 閱讀 7173

1樓:

提取它的dna,做瓊脂糖凝膠電泳,和原來物種的dna電泳條帶對照分析,如果有明顯差異,就說明新物種產生了。

2樓:

首先弄明白新物種判斷的依據和標準!

分析新物種的產生機制,主要有兩大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新物種中適應性狀的出現;一個是新物種與原有物種的界限。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

拉馬克曾以「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原理」來解釋所有適應性狀的出現。達爾文認為這有一定的道理,比如鼴鼠的雙眼退化就是由於長久不用的緣故。但是,他更深刻地看到,有些適應性狀是無法通過上述原理來加以解釋的。

比如啄木鳥的體形構造,它的足、尾、嘴和舌這些器官是如此地適應於取食樹皮內的昆蟲,這與生物體的用進廢退似乎沒有任何關係;又如入人的外耳道中有一種黏性分泌物,帶有苦味,可以有效地阻止害蟲的侵入,這一現象顯然也與動物體的主動行為無關,自然無法以獲得性遺傳來加以解釋。

達爾文的成功就在於他引入了一種嶄新的解釋機制,這就是考察繁殖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達爾文對園藝業、畜牧業所做的大量考察使他相信,人類正是利用了生殖過程中的各種變異,才培育了符合我們需要的各種品種。例如深受人們喜愛的各類形態奇異、色彩斑斕的金魚,其祖先卻是貌不驚人的鯽魚。

這就是人工選擇的產物。它有賴於育種專家們長期的耐心積累,才使得本不起眼的微小有用性狀得到儲存,並最終彙整合為一個新的品種。自然界其實也在做著同樣的工作。

由於生存條件的嚴酷,以漫長的時間為代價,自然選擇所能達到的效果將遠遠超過人工選擇。

就自然選擇來說,它的前提首先在於大量變異性狀的存在。達爾文指出,在家養和野生的狀態下,生物界普遍存在著個體差異現象。有一句諺語叫做「自然界沒有一片樹葉是相同的」,就傳神地描述了這一現象。

此外,自然界還廣泛存在著生存鬥爭現象。達爾文寫道:「我們常常從光明、愉快的方面去看自然界的外貌,我們常看到極豐富的食物,而沒有注意到在我們四周閒散歌唱的鳥類,大都取食昆蟲或植物種子,因而不斷地毀滅生命;我們忘記了這些鳥類和它們的卵或雛鳥,亦常常被猛獸所吞噬;並且也沒有注意到食物在目前雖豐富,但並不是每年的一切季節都是如此。

」這就是嚴酷的生存鬥爭。從數量上來看,食物的增長遠遠跟不上生物個體的增長,一株植物年產1 000顆種子,而平均僅有一顆種子可以長成,它就是競爭中的獲勝者。而競爭物件既有其兄弟,也有其他家族的成員。

激烈的生存競爭為自然選擇創造了條件。

在自然狀態下產生的各種變異,只要具有略微的優勢,就將得到較多的機會生存繁殖;反之,任何有害的變異,雖危害程度極輕微,但在嚴酷無情的生存競爭中必然會被淘汰。以長頸鹿為例,在非洲的大平原上,長頸鹿以高樹上的葉子為食物,脖子較長的鹿就能吃到更多的樹葉,它們也就有更多的生存機會;與此同時,那些脖子略短的鹿因吃不到足夠的葉子,就會被無情地淘汰。經過許多代的積累,就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長頸鹿。

顯而易見,長頸鹿的脖子變長與它們的主動意志無關,而是與變異及自然選擇的作用有關。這就是達爾文與拉馬克的不同。

自然選擇以漫長的時間作為代價,得到的回報是適應性狀的形成和物種的進化。那麼,這一過程具體又是如何的呢?達爾文敏銳地看出,性狀分歧是形成新物種的關鍵。

一般說來,相同型別的物種,或同一物種內的個體,由於所需的生活條件相似,競爭也就更為激烈。在此情況下,極端的變異只要有益,更可能得到儲存。而一切中間型別以及原始新種的本身,大致都有滅絕的趨向。

反映在生物分類系譜樹上,就表現為從一個單一的原始物種出發,分出越來越多的分支、旁支,去佔領各種各樣的地理環境。所以,生物演化的系譜圖,猶如一棵枝葉茂盛的參天大樹。

一個原始物種,它的性狀趨異越是厲害,就越能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比如哺乳動物的祖先,逐漸分化出能上樹的(猴子)能入海的(鯨)、能上天的(蝙蝠),以及大量在陸地上生存的走獸。所以,自地質年代的新生代以來,哺乳動物迅速崛起,其家族成員興旺繁榮,成為脊椎動物中足跡遍及地球各個角落的、極富生機的最大一綱。

相反,在環境變化不明顯的地方,生物種類也會比較單調,比如澳洲的生物種類較之歐亞大陸大為遜色。這也是陸地生物的種類要遠遠豐富於水中生物的緣故。雖然生命最初從水中而來,但是水環境的單一性,阻礙了新的適應性狀的形成,不利於新物種的分化。

由於性狀趨異而發生中間型別的絕滅,是具有明確界限的新物種形成的關鍵,這也正是物種形成過程中面臨的第二大問題,新物種與原有物種的界限就此得到確立。至此,達爾文一氣呵成,從變異性狀出發,以一套完整的自然選擇理論解答了物種起源這一神祕中之神祕的問題。

現今的分子生物學以實驗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在生物圈中,從最高貴的人到最低微的病毒,都擁有同一套遺傳密碼體系,表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來自於一個共同的祖先,這正是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必然結論。

一次探險航行,不僅就此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也改變了整個19世紀的思想史。從此,「進化」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富有魅力的思想。

我們必須藉助形態學,生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方法和技術進行分析

高中生物如何判斷是否行成一個新物種判斷?

3樓:love火鍋人

生殖隔離,就是說後代無法再正常生育。

4樓:laolis時代

判斷是否是不同物種的方法是:生殖隔離。

新物種的產生也可以用生殖隔離來判斷。

生殖隔離是指兩物種不能產生可育後代的現象。

如何判斷一個種群是否產生新物種

5樓:匿名使用者

區分和識別一個新物種可以根據生物的形態結構、基因組成和生理特徵等方面來進行,在這些方面相似的個體應為同一物種;一個生態系統中有很多物種,一個物種會存在於很多生態系統中,因此靠生物所處的生態系統不能識別一個物種.新物種的形成與種群基因頻率有關係。當同一物種的兩個種群各自的基因頻率由於受到自然選擇、突變、遺傳漂變等影響發生後,會出現差異。當這兩個種群由於基因頻率的差異很大,以至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後不能產生可育後代後,即它們之間出現了生殖

無性繁殖為什麼不能培養新物種?

6樓:星光中續制導

你好。因為無性繁殖不改變基因,所以不能產生新物種。物種的形成包括三個階段:

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希望對你有幫助。

寫出常見的無性生殖方式,常見的植物無性生殖方式有 等

有性生殖是指由兩抄性細胞結bai合形成受精卵,然後由du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zhi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後代dao產生更大的變異,使後代產生新的性狀,活力比較強,更有利於適應環境,有利於種族的繁衍 無性生殖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親本直接產生子代的生殖方式 優點是繁殖速度快,有利於親本性狀的...

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為無性生殖的是ABCD

選 a圖中的 都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於無性生殖 是經過兩性生殖細胞 例如精子和卵細胞 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屬於有性生殖 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 從本質上講,是由體細胞進行的繁殖就是無性生...

下列不屬於無性生殖的是,下列不屬於無性生殖的是

d 利用植物的開花結果生殖新個體 首先,有bai性生殖 和無性生殖最大du的區別zhi 就是有無精卵細胞的結dao合,a中水內螅的出芽生殖容是無性生殖方式的一種,b c都為組織培養技術,首先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提取,脫分化,再分化形成胚胎,最後培育成新個體,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而d則是有性生殖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