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能動性與意識的能動性 意識的反作用的區別

2022-08-13 09:12:10 字數 3551 閱讀 8897

1樓:百貨教育

2009-10-07 22:32 「主觀能動性」、「意識能動性」、「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間的區別主觀能動性又稱自覺能動性,是指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計劃、積極主動的活動能力。

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的關係:

第一、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唯一的前提就是尊重客觀規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第二、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這是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在實踐基礎上的互相轉化。

區別:主觀:是對自然的主動感知與意識,只是意識沒有行為

主觀能動性:是指我們可以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行為

關係:主觀是個大而廣的概念,主觀能動性只是主觀的一種事實行為的表現形式

主觀能動性包括想,做,精神狀態。

意識的能動作用指意識不僅反映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突出表現在意識具有反作用。

所以三者關係:從範圍來看,主觀能動性的範圍最大,主觀能動性的想和做就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能動性),意識的反作用又是意識的能動作用的一個表現,範圍最小。

2樓:蘭鬆

理解學科概念,除了翻閱必要的詞典一類書籍外,主要的還要聯絡實際,即利用自己已有的認識(經驗、知識、理論)合邏輯的思考,而因為語言是思想的「物質外殼」或必需形式,所以注意表述概念的詞語含義是很有幫助的(當然應該避免對詞義的生搬硬套,「概念」和「詞語」誰有聯絡但屬於不同學科。)。1)「能動」的意思本來就是「自己會動」,不用它者作用自己可以動,與「被動」相反。

「動」在這裡廣泛一些理解為運動、發展、變化。2)意識與思想基本是同一概念,一般意識多做名詞用,即表某某東西,如小農意識就是一般農民的想法看法,思想是重迭詞所以一般做動詞多一些,但意識也有作動詞用的,如意識到危險。意識的能動性就是思想的能動性,就是思想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不是反應),(比如唐太宗就沒有「手機」的思想或想法。

)但不是照鏡子似的反映,離開了說反應堆東西后還可以「繼續想」,這就是意識的能動性。比如看見放進盒子中五個蘋果,反應在頭腦中了,又拿出兩個,這時就不需要再看盒子裡的情況去「反映」,就可以「能動」地意識到盒子裡有三個蘋果。當然這種能動性歸根結底也還是**於小孩「數手指頭」學數學的反映的結果。

3)人的這種合邏輯的思想過程是人的本質屬性,是人與動物本能的區別,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式,如有名的化學元素週期律,就是一種邏輯的推斷,可以指導人們發現新的元素,至合成新的元素,不是有了原子能的利用才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是恰好相反。這就是思想的能動性的真正價值,在某種意義上講不懂得這一點的人不可能懂得什麼叫科學,更不知道什麼叫「理論」,當然也不可能自覺進行科學研究。4)意識的能動性就是思想的能動性,如果要加以區別,在於思想的能動性可以說「思想可以有能動性」,而說「意識可以有能動性」就彆扭一些,因為「意識」通常指「人類的一種『現象』,過程。

」5)意識的能動性就是主觀能動性,因為思想屬於「主觀」的方面。正因為人有思想所以可以製造工具,不僅適應客觀世界而且改造客觀世界。一般而言,「意識的能動性」單指人的思想的這種能動的特性,而「主觀能動性」多指:

人因為可以思想,所以他不僅想問題,而且還會根據需要去解決問題的這種人類特性。這裡的「還會」兩字非常重要,因為不能將「解決問題」的物質的實踐活動包括在「主觀」概念中。6)理解了上面的,就可以理解「意識的反作用」就是指人不僅能「反映」客觀世界,而且這種反映必然導致人通過實踐活動改變(改造)客觀世界(現實)。

3樓:

現在學校教的哲學,常給人一種不是智慧之學之感呀。

意識的反作用和意識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的區別

4樓:哊點壞

人的主觀能動性又叫人的自覺能動性,在三者中外延最大,包括「想」,即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社會實踐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的活動;「做」,即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認識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的活動;精神狀態,即通常所說的決心、意志、幹勁等。

意識能動作用也叫意識能動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它不僅能反映事物的現象,還能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二是意識的反作用,即它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有指導作用。

意識反作用只是意識能動作用中的一個方面,其外延小於意識能動作用。意識能動作用或意識能動性,對應的是主觀能動性中的前兩部分,而意識反作用是主觀能動性中的第二方面。另主觀能動性更強調人的精神因素在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作用,強調認識活動、改造活動和精神狀態三者的統一。

意識的能動性和意識能動的反作用有什麼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意識能動作用也叫意識能動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它不僅能反映事物的現象,還能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二是意識的反作用,即它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有指導作用。

意識反作用只是意識能動作用中的一個方面,其外延小於意識能動作用。意識能動作用或意識能動性,對應的是主觀能動性中的前兩部分,而意識反作用是主觀能動性中的第二方面。另主觀能動性更強調人的精神因素在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作用,強調認識活動、改造活動和精神狀態三者的統一。

如圖,意識的反作用屬於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屬於主觀能動性,但意識的反作用為什麼屬於「想」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圖示註的有問題。

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原理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即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據以上,我認為,一、意識作為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可簡單理解為「想」。其本質可理解為對某種思想理論體系。如馬克思主義真理就是意識範疇。

二、意識的反作用就是能動作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觀能動性。可簡單理解為「能+動」對應於「想+做」。歸根到底也就是將理論付諸於實踐。

7樓:樂觀的地球先生

意識的能動性是一種系統性運動,它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偶然性,慣性運動等等,而意識的反作用是一種哲學的回補,你學習了愛人巨集觀哲學思想理論和愛人意識學, 可以更好全面理解。

8樓:江南易景

知識面不足,無法回答,先試一下,做有兩種,一種肌肉反應,即身體本能反應,超過思想的反應速度,另一種是有意識的,需要先想後做,或同時進行,一個思路,希望有用

如何比較主觀能動性·意識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的反作用

9樓:乜佳妍蔣瀚

1、「主觀能動性」是指「想」和「做」以及在「想」和「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狀態。想是認識世界的能力與活動,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與活動,也包括實踐活動,而且這兩項內容密不可分。

2、「意識能動性」有兩層意思,一是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二是指意識能動地通過實踐反作用於客觀世界。可見,第一,意識能動性不等於主觀能動性,它僅限於「想」,不包括「做」,屬於意識範疇;而主觀能動性除了「想」,還包括「做」,包括實踐。意識能動性雖然體現在做即實踐中,但實踐不等於意識的能動性。

第二,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識能動性的表現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識能動性與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來。

3、「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識為指導,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為現實,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它既不等於意識的能動性,更不等於主觀能動性。

4、以上分析表明:「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屬於「意識的能動性」,「意識的能動性」屬於「主觀能動性」;後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意識的能動性是指什麼?意識的能動性是什麼意思

意識的能動作用指意識具有認識世界和指導人們通過實踐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表 現象,而且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另外,意識的能動作用還表現在人能夠自覺地在實踐中改造客觀世界,這是意識能動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現。凡是意識,對物質都有能動作用,但不同的意識所起的作用...

人的主觀能動性和人的自覺能動性一樣嗎

主觀能動性亦稱 自覺能動性 它指人的主觀意識和實踐活動對於版客觀世界的反作用或權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人們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 二是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在實踐的基礎上使二者統一起來,即表現出人區別於物的主觀能動性。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雖大都認識到人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

從意識的主觀能動性出發,為什麼中國人能完成那麼多,不可能完成

因為中華民族從來都是不怕輸的,所以可以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人力資源的工作職責 工作職責 負責制定公司人力資源規劃和計劃 2.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3.開展工作分析 建立 完善部門和崗位職責說明書 4.負責招聘管理工作,做好人員梯隊建設 5.組織績效考核管理工作 6.開展員工培訓,關注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