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以前有諸葛亮這個人嗎,歷史上有沒有諸葛亮這個人啊

2022-08-27 19:56:34 字數 5520 閱讀 6717

1樓:孟夏廿二

有,但是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神奇.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

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

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后,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

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2樓:amor艾莎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還是別的很多史料,都有記載,但現在沒有發現他的棺材和屍骨。

3樓:清心似火

肯定有的,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寫的,只是三國演義中神化了一下而已

4樓:

肯定有的...而且這個人非常有心計非常的聰明。

歷史上有沒有諸葛亮這個人啊

5樓:戀蒼天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

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

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

『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

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

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

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

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

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后,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

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

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

(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

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

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

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

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

,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181年:誕生於琅邪。

207年:因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輔之。

208年:說服孫權抵禦曹操於赤壁。

214年:被封軍師將軍。

221年:被封蜀國丞相。

225年:討伐南蠻,將其平定。

6樓:草方塊在此

確有此人,不僅是他,三顧茅廬也是真的

7樓:5真不懂

看完以上種種..........感動啊

三國我記得我看到關羽死了和丞相死了的時候都很難過的,

8樓:

有啊,現在還有他的後裔

9樓:哀浩波

有.要不然劉備怎麼能當王.

10樓:

當然有了!難道您沒讀過他的《出師表》嗎?

諸葛亮還有後人嗎?

歷史上曾經打敗諸葛亮的人到底是誰

11樓:冷侃娛文

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串門,存心要羞臊羞臊東吳,便為孫權設計了一座報恩寺塔,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建塔。既然是諸葛亮要羞臊東吳,那寶塔也不是輕易就能造的出來的。光是塔頂上的銅葫蘆,就有5丈高,4千多斤重。

但就缺個能做銅葫蘆模型的人。孫權一瞧頓時傻了眼,急得可著院子走溜兒。孫權心想,這塔造的出來造不出來事小,但讓諸葛亮瞧不起東吳那可就國體和尊嚴的事了。

與左右一商議,還是招賢吧。不信我東吳沒能人。告示貼出去一個來月,沒有任何動靜,急的孫權團團轉,樂的諸葛亮搖著鵝毛扇子在招賢榜前這痛樂。

話說城門口有三個大字不識的皮匠,因面目醜陋被人稱為醜皮匠,聽說諸葛亮拿咱東吳人找樂,心裡憋屈。哥兒三個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一合計,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

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裡。就這樣三個臭皮匠攻克了做銅葫蘆的難關,為孫權解了一圍。

再說諸葛亮,聽說人家東吳土法上馬,自力更生的把銅葫蘆做好了,感覺面子上不好過,便告辭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由此「三個醜皮匠」的做銅葫蘆,羞走諸葛亮的事兒傳開了。

關於「皮匠」是否就是擺攤修鞋的無從考證,但關於「皮匠」還有另一種說法兒。「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的「裨」是輔佐的和副的意思。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

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就「三個臭裨將,頂過諸葛亮」這句話的意思和背景來說,應和戰爭有關,因為諸葛亮本身就是軍事家和他能一比高下的也只能是軍人。

12樓:巨集友

劉禪政權是打敗諸葛亮的。

歷史上有沒有諸葛亮這個人?

1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14樓:青妍知識屋

1、歷史上有諸葛亮其人。

2、人物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3、人物成就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15樓:

有,初中有篇《出師表》就是他寫的,而且也有很多歷史資料和遺蹟證明確有其人

16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史書上是有記載的。現在四川都還有個武侯祠

17樓:關名勾幼萱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

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

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

『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

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

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

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

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

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后,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

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

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

(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

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

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

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

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

,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181年:誕生於琅邪。

207年:因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輔之。

208年:說服孫權抵禦曹操於赤壁。

214年:被封軍師將軍。

221年:被封蜀國丞相。

225年:討伐南蠻,將其平定。

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更勝一籌,歷史上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啊

喜歡三國很多年,相關的書籍和影視作品也看了很多了,裡面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深深吸引著我。去年看完了高希希版的新三國,陳建斌的曹操,於和偉的劉備,張博的孫權,黃維德的周瑜,陸毅的諸葛亮等都對角色有很好的詮釋。前段時間火爆的 軍師聯盟 也同樣精彩,劇中的司馬懿蹈光養晦,忍辱負重,善於權謀,精通心術。可是新三...

歷史上劉備有忌憚過諸葛亮嗎,為什麼歷史上劉備打仗都不帶諸葛亮?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和諸葛亮這對主僕的關係何等親密,劉備對諸葛亮何等的喜愛和呵護以及信任,甚至就連關羽和張飛都對此怨言不少。但是歷史上劉備還是有忌憚過諸葛亮的,對諸葛亮也有產生過排斥的意思的。讀三國演義,如果你用心去讀,不止關注於戰爭的場面,而多讀讀人物對話和內心表現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劉備...

歷史上有狄青這個人嗎,歷史上有陳世美這個人嗎?

回答有這個人的,他是存在的 歷史上傳說中的 武曲星 狄青究竟有多厲害?他武功極高並且非常驍勇善戰,如果戰場上敵人聽到他的名號,都會感到害怕。狄青為人縝密寡言,謀事必先仔細考慮成功的把握,選準制勝的機會然後進行。行軍打仗,先整頓隊伍,明確賞罰,又與士兵同艱共苦,因此雖然敵人突然襲擊,也沒有一個士兵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