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使是什麼官,轉運使是哪個朝代設立的,有什麼用?

2022-09-05 06:16:55 字數 2637 閱讀 6575

1樓:

轉運使,中國古代官職,始置於唐朝,可區分為**與地方官職。

轉運使主管運輸事業。玄宗開元二年(714年),置有水陸轉運使,以李傑為河南水陸發運使,控管洛陽與長安之間糧食運輸,再擴大諸道皆設有轉運使。開元二十二年,再以裴耀卿為江淮轉運使。

代宗時,以劉晏為鹽鐵、轉運二使。

宋太宗時各路皆設有都轉運使和轉運使,控管一路或數路之財政,俗稱漕司。真宗以後,轉運使的權力愈來愈重要,《宋史·職官志》七記載:「都轉運使、轉運使、副使、判官,掌一經度一路財賦,而察其登耗有無,以足上供及郡縣之費;歲行所部,檢察儲積,稽考帳籍,凡吏蠹民瘼,悉條以上達,及專舉刺官吏之事。

」,最後「一路之事,無所不總」,轉運使逐漸成為「路」之最高行政長官。

2樓:

唐玄宗開元二年(714),置水陸轉運使,掌洛陽、長安間食糧運輸事務。十八年(730),置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水陸轉運。肅宗乾元元年(758),又置諸道轉運使,掌全國榖物財貨轉輸與出納。

代宗後,常由宰相兼領,有時與鹽鐵使併為一職,稱鹽鐵轉運使,並於諸道分置巡院,五代廢巡院。宋初為集中財權,置諸路轉運使掌一路財賦,並監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為都轉運使,簡稱漕,實為府、州以上行政長官。皇帝出巡時有行在轉運使,出兵征討則有隨軍轉運使。

遼南面財賦官亦有都轉運使與轉運使,掌賦稅錢穀倉庫出納與度量衡制度,各路置轉運使。元、明有都轉運鹽使,清有都轉鹽運使,專管鹽務,與唐、宋、遼、金轉運使職責不同。

3樓:尤文名宿c羅

轉運使主管運輸事業。

北宋的通判與轉運使是什麼官職,有什麼

4樓:

通判(tōng pàn)官名。宋初,為了加強對地方官的監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職權過重,專擅作大,宋太祖創設「通判」一職。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輔佐州政,可視為知州副職,但有直接向皇帝報告的權力。

知州向下屬釋出的命令必須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與知州聯署之故。通判的差選,初由朝廷選京官任職,後改由轉運使、制置使及提舉司等監司奏闢。通判之掌除監州外,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皆可裁決,但須與知州通籤文書施行。

通判是兼行政與監察於一身的**官吏。宋為加強控制地方而置於各州、府,輔佐知州或知府處理政務,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連署方能生效,並有監察官吏之權,號稱「監州」。

轉運使 ,官名。中國唐代以後各王朝主管運輸事務的**或地方官職。北宋前期轉運使職掌擴大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

以後﹐陸續設立了提點刑獄司﹑安撫司等機構分割轉運使的權力。宋太宗時﹐為削奪節度使的權力﹐於各路設轉運使﹐稱「某路諸州水陸轉運使」﹐其官衙稱「轉運使司」﹐俗稱「漕司」。轉運使除掌握一路或數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以前﹐轉運使職掌擴大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以後﹐陸續設立了提點刑獄司﹑安撫司等機構分割轉運使的權力。若以兩省五品以上官任﹐或需兼領數路財賦者﹐稱「都轉運使」。

隨軍轉運使則因事而設。

北宋的通判與轉運使是什麼官職,有什麼具體作用

轉運使是哪個朝代設立的,有什麼用?

5樓:職場天明

中國唐代設立。各王朝主管運輸事務的**或地方官職。

唐玄宗開元二年(714),置水陸轉運使,掌洛陽、長安間食糧運輸事務。十八年(730),置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水陸轉運。肅宗乾元元年(758),又置諸道轉運使,掌全國榖物財貨轉輸與出納。

宋初為集中財權,置諸路轉運使掌一路財賦,並監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為都轉運使,簡稱漕,實為府、州以上行政長官。皇帝出巡時有行在轉運使,出兵征討則有隨軍轉運使。

元、明有都轉運鹽使,清有都轉鹽運使,專管鹽務,與唐、宋、遼、金轉運使職責不同。

6樓:匿名使用者

轉運使,中國唐代以後各王朝主管運輸事務的**或地方官職.宋初為集中財權,置諸路轉運使掌一路財賦,並監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為都轉運使,簡稱漕,實為府、州以上行政長官.皇帝出巡時有行在轉運使,出兵征討則有隨軍轉運使.

遼南面財賦官亦有都轉運使與轉運使,掌賦稅錢穀倉庫出納與度量衡制度,各路置轉運使~

節度使、觀察使、轉運使、團練使分別是幾品官? 10

7樓:蜀山人社

節度使通常是二品,後三使通常由州郡刺史兼任,約在三品、四品上下不等

文言文中轉運使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轉運使 ,官名。中國唐代以後各王朝主管運輸事務的**或地方官職。

首見於唐。唐玄宗開元二年(714),置水陸轉運使,掌洛陽、長安間食糧運輸事務。十八年(730),置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水陸轉運。

肅宗乾元元年(758),又置諸道轉運使,掌全國榖物財貨轉輸與出納。代宗後,常由宰相兼領,有時與鹽鐵使併為一職,稱鹽鐵轉運使,並於諸道分置巡院,五代廢巡院。宋初為集中財權,置諸路轉運使掌一路財賦,並監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為都轉運使,簡稱漕,實為府、州以上行政長官。

皇帝出巡時有行在轉運使,出兵征討則有隨軍轉運使。遼南面財賦官亦有都轉運使與轉運使,掌賦稅錢穀倉庫出納與度量衡制度,各路置轉運使。元、明有都轉運鹽使,清有都轉鹽運使,專管鹽務,與唐、宋、遼、金轉運使職責不同。

使至塞上是什麼主題,王維使至塞上的主題是啥

使至塞上 是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首聯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 頷聯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 頸聯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 尾聯兩句虛寫戰爭已取得勝利,流露出對都護的...

西周後面是哪個朝代,西周之後是什麼朝代

西周後面是東周,西周和東周統稱為周朝。前781年,周幽王繼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執政,朝政腐敗激起國人怨恨,申侯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進攻幽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西周就此滅亡。宜臼靠諸侯的幫助,登上王位,是為平王,翌年遷都洛邑,從此,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前771年,西周覆亡。幽王死後...

李紳是什麼朝代的,李紳是哪個朝代的人?

唐朝李紳 772年 846年 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古城鎮人 唐朝宰相 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三十五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歷任中書侍郎 尚書右僕射 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 846年 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諡號 文肅 李紳與元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