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奕本什麼意思

2022-10-11 11:06:57 字數 5246 閱讀 2274

1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版本。

2樓:

泊寓本就是傳世本的另外一個名字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什麼含義

3樓:

求學的人,其知識要逐漸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等。

4樓:大道廣傳

世人努力求學、學習、修行,會讓一個人覺得日有所長、收穫日增,有更多成就感。也容易讓人增長傲慢、自負,強化自我意識。

真正的學道、修行的過程卻是「日漸減損」。把我們錯誤的認知、觀念、心態、行為,加以反觀照見,一一地去除掉、淨化掉。(就是那些錯誤的知見、觀念、心態,障礙自己→不識道,找不到道。)

如實面對自己的痛苦與不安,再深入反觀、淨化,找出最深層錯誤的觀念、知見,一一加以淨化掉。有一天會「覺醒過來」!體悟到「無為」的世界……原來道不是透過有所為的努力修行修出來,而是「不需作為」道自現,因為道本來就遍一切處存在。

明道之人,體悟到「無為」的深意,體悟到一切生命的神聖……自我(小我)意識徹底消溶,當下與道合一,安心自在。從此一個嶄新的生命、神聖的生命誕生出來,自然無我無私地奉獻、服務與回饋。

要攝化天下百姓,必須體悟到「道本具足一切 ·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道理,才能正確引導百姓返璞歸真、安心自在。如不知「道本具足一切」,就會用自我的觀念知見去引領百姓,形成越幫越忙、越做越亂,無法安天下民心。摘自道德經妙解

「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是什麼意思?

5樓: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而為客,吾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乃無敵矣。禍莫大於無適,[1]無適近亡吾寶矣。故稱兵相若,[2]則哀者勝矣。[3]

解用兵的人有這樣的話:我不敢首先發動戰爭,而寧願接受戰爭;我不敢進攻一寸,而寧願退守一尺。所以如果道路上看不見士兵的行列,人們紛爭時捋起袖子不見胳膊,人們的手裡拿著東西卻不是兵器,到了那時就無敵於天下了。

最大的禍患莫過於沒有人歸從,沒有人歸從就會喪失我的寶器。所以舉兵對抗,受到君主愛憐的軍隊會取得勝利。

說各家解說舉要

本章歷來難解,難解之因,在於各版本文字差異較大。現將版本之間的差異羅列如下。

帛書甲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乃無敵矣。禍莫大於無適,無適近亡吾寶矣。

帛書乙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乃無敵。禍莫大於無敵,無敵近亡吾寶矣。

傅奕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仍無敵。禍莫大於無敵,無敵近亡吾寶

王弼注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河上公注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不難看出,各版本的差異主要有二:第一,是「乃無敵」還是「仍(扔)無敵」;第二,是「禍莫大於無敵」還是「禍莫大於輕敵」,抑或是甲本所說的「禍莫大於無適」。由於有了這些文字差異,注讀老子各家也做出了不同的解釋。

下面把我所能見到的名家解說列舉如下:

陳鼓應:「這就是說,雖然有陣勢,卻像沒有陣勢可擺;雖然要奮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雖然面臨敵人,卻像沒有敵人可赴;雖然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持。禍患沒有再比輕敵更大的了,輕敵幾乎喪失了我的三寶。

」古棣、周英:「所以就能使敵軍擺不成陣式,若無兵器可執,無臂可舉以號召士卒,無敵人可就,不知我守軍在何地……禍害莫有大於輕敵的,輕敵幾乎喪亡生命。」

許抗生:「這就可以做到所謂無出師之路可行,無臂膀可振,無兵器可執,無敵人可引出來攻擊。禍最大的是無視敵人,無視敵人就會喪失我的法寶。」

張鬆如:「這就叫做,行進沒有行列,高楊沒有手臂,執持沒有兵器,攻打沒有對敵,災害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近喪失了我的法寶。」

沈善增:「這就叫做推進而不以列陣,捋袖而不揮手臂,威懾而不憑**,那麼,就沒有人可與匹敵。災禍沒有比人心不歸向更大的了,人心不歸向,接近於使我與我所珍貴的都喪失殆盡。」

從上面列舉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對於第一個差異,「乃(仍,扔)無敵」,大多數專家理解為實際意義上的「沒有敵人可赴(攻打)」,從而和前面的「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構成並列關係。對於第二個差異,大多數專家把「禍莫大於無敵」或「禍莫大於輕敵」理解為「最大的災禍莫過於輕視敵人」。只有沈善增按照帛書甲本的「禍莫大於無適」理解為「災禍沒有比人心不歸向更大的了」。

我認為沈善增先生對第二個差異的解釋是對的。

我認為,從版本上考慮,由於楚簡本無此章,所以帛書甲本的表述最古老,最接近原本,因此也最值得采信。除非有特別有力的證據,否則不能輕易否定甲本的文字表達。對於上述的第一個差異,甲本作「乃無敵矣」,這很明顯一種結果表示式,表述的就是前面「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的結果。

即使認為「乃」通「仍」, 「仍」也有表達結果的用法。查辭典可得如下解釋並例句:

仍:乃,於是。《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贊》:「 淮南衡山親為骨肉……而專挾邪僻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不終其身。」

《南史·宋武帝紀帝》:「叱之,皆散,仍收藥而反。」

所以基本可以認定,「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的結果,就是天下無敵。

對於第二個差異,我認為應從帛書甲本的「禍莫大於無適」。儘管「適」可通「敵」,但是前面已經有「乃無敵矣」的本字,為何緊接著用借字?這是講不通的。

所以我認為應該和沈善增先生一樣,按帛書原文解。

認定文字應從帛書甲本之後,就可以按照原邏輯進行解讀了。

我的解讀

老子在本章的開始,講的還是上章講過的內容,那就是慎戰。在戰爭中,老子主張不要做主動進攻的一方,要做不得已而防守的一方。這個意思,就是國君諸侯不要整天想著打仗,所謂的「善為士者不武」。

既然不提倡軍國主義,百姓自然可以安心於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大路之上,你看不到行伍之人。「行無行」中的第一個「行」,意思是道路。

例如《詩·豳風·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行。」又如《呂氏春秋·下賢》:

「桃李之垂於行者,莫之援也;錐刀之遺於道者,莫之舉也。」第二個「行」,意思是行伍。比如《詩·大雅·常武》:

「左右陳行,戒我師旅。」 再如《左傳·隱公十一年》:「 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詛射潁考叔者。

」杜預注:「百人為卒,二十五人為行。」

「攘無臂」稍微費解。「攘臂」在那個時代是常用語,意思是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要打架動粗。比如老子在第三十八章中說,「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

」《孟子·盡心上》:「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莊子·人間世》:

「上徵武士,則支離(一個殘疾人)攘臂而遊於其間。」《史記·蘇秦列傳》:「於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

」那麼「攘無臂」應作何解呢?我認為老子是在說,在不尚武的國家裡,人們有了爭論,即使生氣上火,也就捋捋袖子,但是也只捋那麼一點兒,露不出胳膊,表示不是真正要打架的意思。

按照這種思路,「執無兵」就比較容易解釋。它的意思是說,走在大街之上,你看到的人們,手裡即使拿著東西,也不是兵器。這同樣是不崇尚暴力的結果。

國君不尚武,不發動侵略戰爭,不把老百姓當炮灰,那就是真正的愛民。國君能用這樣的方式愛民,老百姓不但可以休養生息,而且可以天下歸心。天下既已歸心,國家自然天下無敵。

所以老子緊接著說,最怕的就是民眾不依附你,不和你一條心。民眾不和你一心,那你就會喪失你的所有。這就是「禍莫大於無適,無適近亡吾寶矣」。

在本章的最後,老子說「故稱兵相若,哀者勝矣」。哀,在這裡是愛的意思。而愛,在當時表示吝惜的意思,切不可混淆。那麼這句話的意思,結合上文就是,在戰爭中愛護民眾的那一方會取得勝利。

本章起首說慎戰,中間說慎戰可以養民,養民可以得民心。最後說得民心者可以得勝。這就是全章的邏輯。

現在道德經有幾個版本,主要分別是那幾個???

6樓:兩似的

你是說傳世本嗎?傳世本里最有名的應該算王弼的注本,其他的還有傅奕本,河上公本等等。古本有馬王堆帛書本,郭店竹簡本。

求 老子《道德經》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希及之 這句話的意思,以及感情

7樓:匿名使用者

那麼精華的一句你居然不知道?【註釋】天下之至柔:天下最柔弱的東西。

馳騁天下之至堅:可以左右、影響天下最堅強之事物。至柔,是說道的應用方式。

雖然道的應用方式是至柔至緩,但最堅強的事物也得適應於道。道就象氣一樣無所不入,象水一樣無所不適。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註釋】無有;無有形象的東西。無間:沒有間隙。

無為:無主觀妄為。客觀自然的基本規律,似乎是無有的東西,但任何事物若不遵循於它,也必將遭到亡敗的結局。

共性就蘊藏在事物個性之中。所以,無一廂情願執意妄為的順應客觀自然之為,,是最有益的作為。範應元說:

"無有者,道之門也;無間者,物之堅實而無間隙者也。凡以物入物,必有間隙,然後可入;惟道則出於無有,洞貫金石,可入於無間隙者也。吾者,老子自稱。

謂道之所以馳騁於至堅,入於無間者,惟柔弱虛通而已。豈有為哉?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而無損也。

人能體此道而虛心應物,則不言而信,不動而化,無為而成,豈無益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註釋】希及之:

人們很少能認識和做到。日月輪迴,四時行運,天地不言而萬物卻能順道而滋生;大道造就了適宜萬物生長的大環境,對萬物的行止卻不聞不問,而萬物卻能各得其所;這種不言之教的功效,無為而能無不為的利益,天下少有人能明曉和施及。範應元說:

"不言之教,柔弱也。無為之益,虛通也。蓋柔弱虛通者,大道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故人當體之。

而天下之人蔽於物欲,好尚強梁有為,自生障礙,是以罕有及此道者矣。"

8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騰越穿行於最堅硬的東西中;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我因此認識到「無為」的益處。「不言」的教導,「無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趕上它的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之至柔(1),馳騁天下之至堅(2)。無有入無間(3),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4)。不言之教(5),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6)。 (1)天下之至柔:天下最柔軟的東西。

(2)馳騁天下之至堅:(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夠)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自由地穿來穿去。老子在此以水作比喻,闡明瞭一個深刻的思想:柔能勝剛,而且戰勝剛強的,往往就是它的對立面柔弱。

(3)無有入無間:無有,指沒有形象的東西;無間,沒有間隙。沒有形狀的力量能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

(4)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是以,即以是,因為這個、由於這個;無為之有益,"無為"的好處。我因此知道了"無為"是有好處的。

老子的哲學,具有深刻的辯證力量,而他的辯證思維,源於對世界存在方式、對現象的本質的深刻認識。基於這種思想而產主的人生理想、政治主張,便是以退為進,以柔制剛,無為而治。

(5)不言之教:不說出來、不發號訓戒的教導。這與"無為"是同一個意思。

(6)希及之:帛書本作"希能及之矣",傅奕本作"希及之",今從後者。很少人能認識或做得到。

傅立葉級數是什麼傅立葉級數什麼意思?

一 傅立葉級數的三角函式形式 設f t 為一非正弦周期函式,其週期為t,頻率和角頻率分別為f 1。由於工程實際中的非正弦周期函式,一般都滿足狄裡赫利條件,所以可將它成傅立葉級數。即 其中a0 2稱為直流分量或恆定分量 其餘所有的項是具有不同振幅,不同初相角而頻率成整數倍關係的一些正弦量。a1cos ...

五行是什麼意思啊,奕是什麼意思 五行屬

回答親,您好!您的問題我這邊已經看到了,正在努力整理答案,稍後五分鐘給您回覆,請您稍等一下 親親 五行佇列是在金木水火土五行都有。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的八字他偏向一種,是木,結果在屬金的年份,就會發生金木相剋的事件,如頭頸痛,神經衰弱等,如果大運方位發生嚴重的沖剋,也許會發生大的災禍。但如果是衝財庫...

本尊什麼意思,本尊是什麼意思

雖然密乘有無以計數的本尊神,但可以將其粗分為三大類,即善相本尊 怒相本尊 善 惡相兼具本尊。較為著名 的善相本尊是文殊菩薩 觀世音菩薩 度母 無量壽佛等等。大威德金剛 金剛橛 馬頭金剛 或稱馬頭明王 金剛手 亦稱恰那多吉 是較為著名的怒相本尊神。善 惡相兼具本尊神有密集金剛 勝樂金剛 喜金剛 時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