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洋形成與演化基礎,特提斯洋的主要演化階段

2022-10-29 02:33:13 字數 3900 閱讀 9903

1樓:地殼運動規律

從修斯到勒皮雄,從美國到中國,從中科院到教育部,從老師到學生,乃至於整個地學界,這是世界性的,關於特提斯海是怎樣演化而最終消失的?其觀點和看法若干,盡皆謬論百出。其正確的觀點根本沒有一個。

從題可以看出,題主接受的就是錯誤的地學觀。

究其原因:

相對今天的海陸結構和人們對海陸結構的習慣稱謂而言,在地史上,根本沒有出現過特提斯洋,何來「特提斯洋」一說。

即使有人巨集揚「特提斯洋」一說,都是一些不懂得地殼運動的人搞出來的,違背海陸結構和違背地史的錯誤地學觀。

不信,去問問那些搞特提斯研究的人,問問他們到底懂得地殼運動否?知特提斯形成演化否?

其內心回答必定是不知道。

三江特提斯構造域的演化

2樓:中地數媒

綜合上述各章分析,三江特提斯構造域是在全球大陸總體北移,泛大陸解體→重組→解體的總的全球構造演化背景下形成的。其演化可劃分為如下6個階段(圖7-2、3)。

1.全球泛大陸解體、原特提斯形成階段

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初,全球泛大陸解體,形成南部岡瓦納大陸群、北部勞亞大陸群和居間的泛華夏大陸群。南北兩大陸群之間為原特提斯洋,泛華夏大陸群各陸塊即散佈在原特提斯洋之中(偏東部),北部的古亞洲洋,中部的秦-祁-昆洋、巴顏喀拉洋和南部的金沙江哀牢山洋、古瀾滄江洋都是互相溝通的。「三江」地區的洋、陸即位於其南部。

2.統一的泛華夏大陸形成階段

早古生代末,秦-祁-昆洋、金沙江-哀牢山洋、華南洋閉合,使一度分離的泛華夏大陸群各陸塊拼貼成統一的泛華夏大陸。泛華夏大陸北面仍以古亞洲洋與勞亞大陸群相隔,南界以古瀾滄江洋與岡瓦納大陸隔洋對峙。此時的古亞洲洋與古瀾滄江洋通過居間的巴顏喀拉洋相互連線,形成向東張開的喇叭口型,統一的泛華夏大陸位於東部近喇叭口一帶。

3.古特提斯階段

晚古生代,昌都-思茅陸塊沿金沙江-哀牢山帶再度裂離母大陸——泛華夏大陸,形成古特提斯的金沙江-哀牢山群,並與延續下來的古瀾滄江洋及後來擴張形成的昌寧孟連洋、甘孜-理塘洋一起構成三江地區古特提斯的4個洋盆,並與巴顏喀拉洋連為一體。瀾滄江洋、昌寧-孟連洋、金沙江-哀牢山洋和甘孜-理塘洋實際上都可以看作是巴顏喀拉洋的南部分支,形成島海相間的古構造、古地理構局。這個以巴顏喀拉洋為主體的南部特提斯洋在帕米爾以西與自古生代殘留下來的古亞洲洋相歸併,使東特提斯仍保留向東開口的喇叭型。

4.泛大陸形成階段

晚古生代末—中生代初,泛華夏大陸群的向西楔入使北部古亞洲洋和南部瀾滄江洋,昌寧孟連洋、金沙江-哀牢山洋於晚古生代末同步消亡,終於完成了橫貫東西的古特提斯洋自西向東逐漸關閉的歷史,從而在全球第二次形成泛大陸。三江地區進入陸內匯聚造山階段。

5.第二次全球泛大陸解體階段

全球統一的泛大陸生命非常短暫,可謂瞬現即逝。晚三疊世班公湖-怒江洋和雅魯藏布江洋的形成,並貫穿整個岡瓦納和歐亞大陸之間,宣告了泛大陸的解體,這似乎印證了統一是相對的,對立是絕對的這一基本哲學觀點。

圖7-2 三江地區構造演化模式圖(南段)

(據李興振等2023年資料修改)

1—逆衝推覆;2—中、新生代各類盆地沉積;3—濱海沉積;4—淺海-臺地沉積;5—半深海沉積;6—深海復理石和矽質沉積;7—擴張期基性火山岩;8—火山弧型或碰撞型火山岩和火山碎屑沉積;9—花崗岩類;10—洋殼;11—板塊結合帶。羅馬數為構造單元代號(同圖1-2)。eb—拉伸盆地;pab—走滑拉分盆地;mcc—變質核雜巖;sn、w、pb代表礦產

6.全面陸內匯聚和中/新特提斯洋向印度洋並轉階段

隨著岡瓦納大陸的全面解體,印度洋的形成和擴張,導致岡底斯陸塊和印度陸塊向北運移,促使班公湖-怒江洋和雅魯藏布江洋先後於中晚侏羅世和晚白堊世—始新世閉合,至新生代三江乃至青藏高原地區進入印度陸塊與歐亞大陸相碰撞的全面陸內匯聚階段,並在三江地區形成三江構造結。但作為雅魯藏布江的中特提斯洋,它的東、西兩端分別在安達曼群島帝汶島和阿拉伯海—阿曼灣一帶併入印度洋。澳大利亞板塊向北俯衝是中特提斯洋收縮、俯衝的繼續;阿拉伯板塊向歐亞板塊的俯衝也是中特提斯洋在阿拉伯海的阿曼灣一帶俯衝的繼續;作為由中特提斯殘留下來的新特提斯的地中海(黃汲清、陳炳蔚,1987)仍然存在。

圖7-3 三江地區構造演化模式圖(北段)

(據李興振等2023年資料修改)

圖例及文字說明見圖7-2

特提斯洋是怎樣演化而最終消失的?

震旦紀—古生代特提斯構造域演化

3樓:中地數媒

震旦紀—古生代(可延至中三疊世末),塔里木板塊以南特提斯構造域也經歷了震旦紀—泥盆紀原特提斯洋張開—閉合和晚古生代—三疊紀古特提斯洋張開—閉合兩個構造旋迴,形成亞洲大陸南緣增生構造帶。

震旦紀—古生代初期,隨新疆古克拉通解體,塔里木板塊南緣呈現古克拉通裂陷和洋盆擴張特徵。

震旦紀—寒武紀由於伸展作用,西崑崙(圖1-2,

)從新疆古克拉通中分離出來,並形成西北崑崙洋(賈承造,1997)或原特提斯洋(鍾大賚和丁林,1993),震旦紀—早古生代庫地-吾依塔格蛇綠混雜岩帶為其殘跡代表。該帶向東可延至柴達木西南緣的祁漫塔格增生雜巖帶(圖1-2,ⅳ5)和格爾木附近。另據賈承造(1997)研究,沿阿爾金主斷裂一線也可能存在一條早古生代火山島弧及俯衝帶,系原特提斯洋的一個分支;早古生代末該洋盆閉合,塔里木板塊、柴達木地塊等拼合在一起。

代表原特提斯洋的最典型的蛇綠岩帶為西崑崙東北側的庫地-吾依塔格蛇綠混雜岩帶(潘裕生,1992)。該蛇綠混雜岩帶以南的西中崑崙地塊為岩漿島弧地塊。該島弧地塊的發育與早古生代西北崑崙洋向南俯衝以及晚古生代西崑崙南側古特提斯洋向北俯衝有關,即該島弧地塊是早古生代庫地(西北崑崙)溝-弧-盆體系及晚古生代康西瓦溝-弧體系共同的火山弧(島弧)。

西中崑崙早古生代島弧帶向東可與柴達木西南緣的祁漫塔格增生雜巖帶和格爾木以南的花崗岩帶(東昆中斷裂—蛇綠岩帶)相連。該帶再向東可延至白龍江一帶,與秦嶺加里東構造帶相接,即沿塔里木柴達木-華北板塊南緣與崑崙-松潘地塊-揚子板塊間斷續發育震旦紀(?)早古生代蛇綠混雜岩和岩漿島弧帶。

此外,在揚子板塊西緣和東南緣與印支地塊間也能勾畫出早古生代臺地-臺緣被動大陸邊緣沉積帶、岩漿島弧帶;在滇緬-泰—馬地塊以東和以北,亦可能存在震旦紀(?)—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海槽或小洋盆。震旦紀-早古生代早期岡瓦納大陸主要陸塊間都經歷了離散、裂陷、發育洋盆或裂陷槽的過程。

在塔里木板塊南側直至華南地區,原特提斯洋可能具有多島洋格局(鍾大賚和丁林,1993)。在奧陶紀或早或遲,上述地塊先後彼此會聚、碰撞拼合。地塊上表現為隆升,志留系常缺失或遭受剝蝕,而有的陸塊間則仍保留了殘留海盆,志留、泥盆系連續沉積。

塔里木盆地奧陶紀末的隆升、剝蝕可能與原特提斯洋的閉合有關。

古特提斯洋的發育從泥盆紀開始,古特提斯洋形成的方式之一是由於原特提斯消減、弧後擴張而形成,另一種方式可能是在俯衝板塊後緣由於拖曳伸展而形成的新生洋盆。古特提斯洋亦呈多島洋格局。

在西崑崙,泥盆紀時西北崑崙洋消失,西崑崙早古生代島弧與塔里木板塊拼接形成西崑崙早古生代造山帶。晚古生代,在西崑崙早古生代造山帶的南側形成古特提斯洋。該部分古特提斯洋的遺蹟以塔什庫爾幹-康西瓦俯衝-碰撞縫合帶為代表,系馱著甜水海地塊的特提斯洋向北俯衝及於三疊紀封閉的結果。

該帶向東延至晚二疊世—早三疊世東昆南蛇綠岩帶(圖1-3,i),有人稱之為崑崙—阿尼瑪卿縫合帶(王成善和張哨楠,1996)。

古特提斯洋盆遺蹟也見於藏東碧土—滇西昌寧—孟連一帶(圖1-3,v),洋盆約在中泥盆世開始出現,大洋沉積持續至早二疊世。晚石炭世—二疊紀洋盆向西俯衝消減,殘餘海盆一直持續到中三疊世,隨後晚三疊世磨拉石沉積不整合於其上。

金沙江-藤條江古特提斯支洋盆是在原特提斯被動陸緣基礎上發育起來的小洋盆,大致在石炭紀出現洋殼,晚二疊世—中晚三疊世洋盆向西俯衝消減(圖1-3,ⅱ)。隨其消減封閉,甘孜-理塘洋盆於晚二疊世開始拉張為小洋盆並在晚三疊世封閉(圖1-3,ⅲ)。

眾多資料表明,古特提斯洋大致經歷了快速擴張(d2—c1)、相對穩定(c2—p1)和快速會聚消亡(p2—t2)幾個階段。至晚三疊世,崑崙、羌塘、印支、滇-緬-泰—馬、揚子等地塊相繼相互碰撞,增生到亞洲大陸邊緣。古特提斯洋的封閉消亡具有由西向東遷移的過程。

石炭紀-侏羅紀:離散型被動大陸邊緣盆地演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