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霸業可成,漢室可興該採取哪些措施

2022-11-09 04:17:11 字數 3356 閱讀 6854

1樓:三階兵家

1.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不惹曹操)2.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結好孫權)

3.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攻佔荊州、益州)

4.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等待時機,一舉出擊,上文中就有很多的措施)

2樓:甌江學院百度俱樂部

(1)奪取荊、益二州,作為「霸業」的 根基。 (2)外結孫權,內修政理,與西南少 數民族和睦相處 (3)聯吳抗曹,並從荊、益二州出兵

3樓:唉唉啊

東聯孫權。。北距曹操。。佔據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最重點的是天下有變即篡漢,劉備才能師出有名。。百姓才能支援他

4樓:匿名使用者

只是從個人的角度去看待荊州對自已一方的有利,沒有看到曹操、劉備、孫權三方間將對荊州的爭奪和佔有,從而使三方間會因荊州問題而發生錯綜複雜的矛盾,從而互相拉鋸爭奪戰。

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對劉備說:一旦遇到「天下有變」,就可兩路大軍北伐中原,這樣,「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句中的「變」,也是指形勢發生了變故。

如果曹魏形勢沒有發生變化,那北進中原的條件就不具備。

諸葛亮對各地軍閥的分析是切合實際的,也是透徹有理、中肯而又抓住了要害。

諸葛亮的《隆中對》不僅規劃了實現的目標,即「興復漢室」,而且有實現遠大目標的具體方案。即「保」有辦法「修」有措施,「聯」有政策,「取」有路線。可見諸葛亮在這篇對策中,統觀全域性,洞察形勢,分析中肯,措施嚴密。

這套戰略和策略既有時間性,又有連鎖性,即在橫的方面有相聯的關係,在縱的方面又有先後的次序。它顯示了年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的遠見卓識,表現了一個大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可以說,《隆中對》在當時來說,不失為三分天下實現統一大計的最好謀略和藍圖。

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隆中對策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對荊州在三國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尤其對曹操、孫權將對荊州的爭奪毫無思想上的認識和準備,從而對以後政治形勢的發展和政治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極其嚴重的影響。

總之,可以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具有獨創新意的力作,它表現了諸葛亮比他人的過人之處,是同時代的其他政治家、軍事家所無可比擬的英雄。

諸葛亮認為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應該採取哪些策略

5樓:對方考慮看過

取代割據荊、益的劉表、劉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據地,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2.在奪取荊州和益州的同時,利用帝室之胄的聲望,招攬人才,內修政理,逐步增強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外交上妥善處理好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關係,並與孫權建立抗擊曹操的聯盟;

3.待天下有變,再分兵兩路,命一上將率領荊州之軍攻擊宛城、洛陽,劉備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攻打秦川。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歷史上有《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通常所說的《出師表》一般指《前出師表》。

出師表以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227年決定北上伐魏,奪取涼州,臨行之前上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6樓:

1、軍事方面:由劉備親自坐鎮益州,派關羽鎮守荊州,成掎角之勢,進可攻,退可守;

2、民生方面:減輕徭稅,讓人民休養生息;

3、商業方面:打通蜀錦對外商路,換取戰略物資;

4、政治方面:聯合東吳,抗擊曹魏。

主要就是這四大方面

7樓:匿名使用者

(1) 奪取荊、益二州,作為「霸業」的根基

(2) 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與西南少數民族和睦相處。

(3) 聯吳抗曹,並從荊益二州出兵

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策略是什麼

8樓:果親王胤禮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9樓:匿名使用者

東聯孫吳 北據曹魏 領荊州之兵取西川 而後帥兩川之兵 伺機北伐 「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0樓:冰幽雪陌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劉備可以擔當「成霸業,興漢室」重任的自身條件是什麼?(原文)

11樓:流年之沫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12樓:雷神雷伊闖天涯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13樓:ra威武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我認為是這句

14樓:匿名使用者

史書原文: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級號90的貼都是釣魚的,真想刪了你

概括《隆中對》內容,概述諸葛亮「隆中對」的主要內容

隆中對 選自 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 三國志 的作者是陳壽,西晉。隆中對 的事情發生在建安十二年 207年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 當時27歲 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計,即著名的 隆中對 主要內容 天下情勢 曹操莫可爭鋒,孫權擁有地利不可相圖。取荊州,益州 可謂根據一爭天下。執行策略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劉備踐行隆中對戰略,卻不帶諸葛亮玩,是何原因

三國志先主傳 記載 先主留諸葛亮 關羽等據荊州,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顯然,劉備將諸葛亮留在荊州輔佐關羽,自己則親往益州。劉備權衡手下利益關係的角度,龐統屬於新人,讓他去建立更加顯著的功績,有利於劉備團隊的和諧。有一點就是劉備踐行隆中對戰略,劉備要前去征戰,所以要留諸葛亮在後方守住屬地,唯一信任的就是...

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請根據文段內容簡要概括

對曹操 不可與爭鋒 對孫權 可以為援而不可圖 勸劉備先取荊 益,待機進取中原。隆中對選自 三國志 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 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 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