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人花了多少時間寫了哪些歷史書籍

2023-02-11 16:55:50 字數 5041 閱讀 7413

1樓:匿名使用者

談遷:《國榷》初稿六年完成。順治四年(1647)全稿被竊,又發奮重寫,以三十餘年編成《國榷》。

司馬遷:史記 用時約13年

班固:漢書 前後歷時跨度約40年

2樓:阿蘭若爾

《呂氏春秋》《史記》《漢書》《資治通鑑》《舊唐書》《新唐書》

3樓:在於玩

李時珍27年完成《本草綱目》。司馬光19年編寫《資治通鑑》。賈思勰10年寫了《齊民要術》

4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遷的史記,用了18年

有沒有好的歷史書籍介紹,不要古人寫的哦?

5樓:匿名使用者

我給你推薦一個,我現在基本不相信現代人寫的史了,水分太大,沒有做學問的心態! 我現在讀的是呂思勉《白話本國史》和錢穆的《國史大綱》,這對師徒的史書寫的很好!白話文的..

6樓:李勉昭

吳晗主編的《中國歷史小叢書》

7樓:明朝2023年

通俗歷史**明朝那些事

8樓:風曾浪跡

上下五千年 中國歷史1000問 世界歷史1000問 歷史什麼玩意兒

在中國的歷史上哪個人用了幾年時間完成了什麼作品

9樓:匿名使用者

《本草綱目》 李時珍 歷時29年編成.

10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離騷》呂不韋-《呂氏春秋》

11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光 19年 《資治通鑑》

12樓:歐羅巴大帝

《聊齋志異》,幾乎伴隨了蒲松齡的一生

中國古代的史書是怎樣編寫的?有什麼要求?

13樓:瀟瀟暮雨

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絡。

以編年體紀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如:《春秋》,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左傳》,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春秋左氏傳》,相傳為春秋末年的魯國史官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簡稱《左傳》;《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編年體通史的傑作,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記載了2023年的歷史,花了19年的時間編寫成的。

補充:按年月日順序記載的中國史書體裁。起源於春秋。

編年體史書數量極多。著名的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等。其優點是便於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瞭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並可避免敘事重複。

缺點是記事按年月分列雜陳,不能集中敘述每一歷史事件的全過程,難以記載不能按年月編排的事件,往往詳於政治事件而忽略經濟文化。

編輯本段紀傳體

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是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反映歷史事件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   紀傳體史書的突出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表的綜合。

本紀,基本上是編年體,兼述帝王本人事蹟。世家,主要是記載諸侯和貴族的歷史。列傳,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

書志,是關於典章制度和有關自然、社會各方面的歷史。表,是用來表示錯綜複雜的社會情況和無法一一寫入列傳的眾多人物。優秀的紀傳體史書把這些體裁配合起來,在一部史書裡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

它既有多種體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規格。   我國最早的紀傳體史書,也是我國最優秀的一部史書,是西漢司馬遷編纂的《史記》。《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寫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漢武帝太初年間結束,上下三千年,共計一百三十篇,篇目分別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

本紀以歷代帝王為中心,表為大事年表,書記禮制、官制及經濟制度等,世家、列傳記各諸侯國以及武帝以前的各類重要歷史人物,少數民族,鄰近國家的史實,其中世家與列傳就佔了一百篇。司馬遷為了寫完這一鉅著,費時二十餘年,多次跋涉全國各地考察古蹟民俗,傾盡畢生心血。〈史記〉的古史資料價值特別高,有許多記載成為今人研究古史的珍貴文獻資料;《史記》的史實分析和評價也比較客觀,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科學性,例如肯定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進步作用,用「世家」體裁為之作傳,這是古代史家中所罕見的。

《史記》既是不朽的史著,又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善用白描手法刻劃人物形象,魯迅甚至把《史記》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但《史記》只寫到漢武帝為止,故漢代續補《史記》者叢出,其中以班固撰的《漢書》最為後世推崇,它是一部敘述了西漢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紀傳體斷代史。自《漢書》著成後,以紀、表、志、傳為主要形式,以斷代為史的史書體例,便成為後世修「正史」的標準形式。

中國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書,都依照《史記》體例,以紀傳體編纂而成。二十四史還附志、表等作為附錄。朝鮮、日本的一些史書也是以紀傳體寫成的。

但紀傳體也有其弊端,即「一事而復見數篇,賓主莫辨」,分頭敘述人物,歷史事件則被分記到人物傳之中,產生重複矛盾的缺陷。到南宋,始出現了克服編年、紀傳二體缺陷而綜合其優點的紀事本末體。

中國古代書籍是如何儲存的?~

14樓:手機使用者

竹簡,一種將文字、圖象或其他各種特定的符號寫繪於事先加工過的竹片上的書籍形式。 竹簡淵源: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鐘鼎上,由於其材料的侷限,難以廣泛的傳播,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以及紙普及之前主要的書寫工具,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反覆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之後,確定的文化儲存和傳播**,這在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從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以浩大的聲勢,向更寬廣的社會大步前進。所以,竹簡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現,才的以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同時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傳至今。

拓展生活,共享閒適與激越! http://www.

cn 竹簡、木櫝和錦帛 當人類社會出現文字的同時,書籍也就出現了。當時的書籍形式和現代的書籍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們這樣定義書籍的概念,即將人們的經驗和事件用文字和圖象的形式記載於一定的物體上,以便於儲存、傳播,那麼,商代的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書籍了。

另外,在樹葉和樹皮上也可以刻寫文字。《舊唐書》上就記載:"天竺國書於貝多樹葉以記事。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貝葉經。另外,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也可以稱為一種早期的書籍。 除了甲骨、青銅器、石刻外,在古代用作記載文字的材料還很多,如陶器、磚瓦、獸皮等,它們在人類文明史上都放射過燦爛的光輝。

然而,更接近於今天書籍形式的,是從竹簡開始繼而出現了書寫於織物上的縑帛。 寫在竹簡和木牘上的書 中國古代真正的書籍形式,是從竹簡和木牘開始的。竹簡和木牘所開創的書籍形式和制度,對後來的書籍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冊"、"卷"、"編"等書籍的單位、術語,一直延用至今。 竹簡和木牘在形式和用途上不完全相同。 "冊"字 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後,即成為簡片。

然後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書寫文字。也有先寫字,然後再按順序編聯成冊的。 竹子的外皮不易著墨,為了書寫方便,須將竹子的最外皮削去,或在內裡面書寫。

把竹子烘乾這個工序稱為"殺青"。 "冊"字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冊"字,象徵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几上。

說明簡策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代,但其戰國以前的簡續實物,今天還未有發現,在周代的文獻中有許多關於用簡讀傳遞命令及公文的記載。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在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竹簡成為各家著書立說的主要形式。這時關於使用竹簡的記載就更多了。

例如,孔子晚年讀"易",致使"韋編三絕",說明由於反覆的閱讀,致使編系竹簡的繩子斷了三次。 木牘** 牘是與簡策同時使用的記載文字的形式,它多用木片製成,所以稱為"木牘"。它和竹簡不同的是,竹簡的一片雖只寫一行文字,但它可以用繩子系聯起來,可容納較長的文章,而木牘則是以一片為單位,在一片牘上記載較少的文字。

木牘的一片也稱為"方",一般較長的文章用策來書寫,而較短的文章則書寫於牘上。木牘的長度一般為一尺左右,所以也稱為"尺牘"。在一片木牘上,可書寫一百多字,也可以兩面書寫。

以竹簡為主要形式的書籍的**時代,是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的春秋戰國時代。由於"百家爭鳴"的局面,使各種學術思想空前活躍,各種學術著作層出不窮。以孔子為代表的思想家、教育家,整理、編定了一批古代的著作,這就是一直流傳到今天的《賜》、《書》、《詩》、《儀禮》、《春秋》五經。

這些早期的書籍,當時就是以竹簡的形式出現的。孔子所開創的教育活動,更打破了極少數人壟斷文化知識的現象,出現了"士"的知識階層,這反過來又促使了更多著作的出現。 寫在錦帛上的書 所謂帛書,就是將文字、圖象寫繪於絲織品上的一種書籍形式。

在紙張未發明前,帛書是和竹簡同時使用的一種書籍形式。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是竹簡和帛書並提,說明帛在當時已是一種書寫文字的主要材料。 帛書 在春秋戰國時代,上層社會也普遍用縑帛作為書寫著作或公文的材料。

在紙紙發明以前的幾百年歷史中,帛書曾是書籍的主要形式之一。 中國古代的絲織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一些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也曾發現原始的絲織品和石器、陶器製成的紡輪。

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絲、蠶、帛、桑等字。安陽殷墟中也發現過絲帛的殘跡。研究證明,當時的絲織技術已很進步。

以上事實,足以說明在春秋戰國以前,我國古代的絲織技術已有很久的歷史,它除了主要用作上層社會的衣料外,也是書寫的理想材料。但由於其**昂貴,不如竹簡使用的普遍。 大約在秦至西漢間,是帛書使用最多的時期。

由於絲織技術的進步,為社會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縑帛,用於各種重要典籍、文書、信件的書寫。絲織品雖是當時最輕便的書寫材料,但其**還起很昂貴的,除了上層社會以外,普通人是難以使用的。 在帛書的出土中,最有名的是 202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的發現。

這次出土的帛書有十多種,十二萬多字,用黑墨書寫於絲織品上,字型有小篆和隸書。 在簡策和帛書應用的時代,"篇"是竹簡的單位,而"卷"則是帛書的單位。

記得采納啊

你花了多少時間做無意義的事情

我感覺我做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沒有人會告訴我,人生的路該怎樣走是對的,都需要自己慢慢一步步的探索和體會,有時候看似做的是無意義的事,甚至是錯事,其實都是有意義的。這些事讓你領悟到了人生的道理,教會我們下次不要範同樣的錯誤,讓自己慢慢成熟。我感覺最近自己都在做無意義的事情,明明自己知道做這些事情是沒...

做個小調查,你們考駕照花了多少錢,多少時間

考駕照每個地方收費都不同,一般也不會差到 去,待遇不同的等級,收費自然內也不同 一輛車容,至少六個人以上的,大概在三千多至四千多。一輛車,四個人的,大概在五六千左右。一輛車,一兩個人的,大概在七八千左右。選擇不同,收費 越高的在公用練習車時,自然待遇就要好一點,練車的機會就要多點。不管你選擇哪種考駕...

國外匯款到中國銀行要多少時間到?和金額多少有關係嘛

時間一般在一個星期左右。沒有人會通知你,匯款到帳,只有匯款到不了有了差錯的時候才會有人找你。讓匯款人問他匯款銀行,是那種方式具體具體幾天到帳,你看差不多了自己到銀行查你的帳戶就行了。每種匯款時間多久都是看做匯款的那方銀行怎麼走的帳了。往國外匯款,外管局這塊都是有規定的,每年五萬的美金的額度限制,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