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的觀點正確嗎

2023-02-13 17:50:38 字數 1542 閱讀 2295

1樓:符春春小孩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但是,由於教師的教育理念正處在逐步轉變的過程中,在課堂上,我們發現了這樣兩種都不太合適的做法。一種是教師牽著學生走,看起來像啟發式,實際上學生亦步亦趨,跟著教師步步為營,我們常聽見課堂上有很多這樣的問題:

「你還有什麼不同答案嗎?」、「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其實一些教師對不與自己的標準答案相同的回答是持莫稜兩可的態度,是在等學生跌進事先設好的那個坑裡,問來問去,好不容易一個學生撞進了教師的答案圈裡,這時,我們往往見教師大鬆一口氣,還說什麼「掌聲送給他」,實際上老師表揚的是那個與標準答案一致的想法,而不是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

還有的老師不管學生提出了多麼有價值的觀點,只要自己的教學預設該往下一個環節走了,就毫不留情地對學生說:「有什麼看法我們下來後交流好嗎?」這還是公開課的語言,如果是平常的課堂教學,那學生聽到又是另一種風格的語言了。

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應該說是教師的教育理念轉變不徹底所致,也就是所謂的穿新鞋,走老路。另一種情況是教師被學生牽著走。新課程不是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嗎?

於是,我們就常常看到教師完全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往往在揭示課題之後,就豪爽地說:「下面,就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一陣貌似熱鬧的自由讀之後,教師說:

「誰來彙報彙報。」於是一些能幹的孩子就踴躍讀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教師請喜歡這段的一起讀。之後,再問:

「還有誰喜歡其他的部分?」於是喜歡其他部分的孩子又熱情洋溢地讀出自己喜歡的部分。至於追究為什麼喜歡這些文字,深刻領悟從這些文字中體會到什麼,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到的,則往往一帶而過。

另外,完全被學生牽著走還容易產生另一種負面影響,那就是老師只要求學生讀出喜歡的部分,這就必然會產生不少的南郭先生,因為教師為他提供了非常正當的理由啊。這樣不僅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顯得膚淺而薄弱,更容易造成學生語文素質的兩極分化,在小學語文的新課程實踐中,這樣的現象已明顯地暴露了出來,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實施新課程就是要改變原來的精英教育模式,著眼於全體學生的發展,而兩極分化就會與我們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馳。

就是從評價的角度看,我們也不可能建議學生只做你喜歡的題目,不喜歡的就不做。

再次,也有一些教師為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對學生所有的感悟都照單全收。比如,在學《狐狸和烏鴉》一課時,教師問,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學生除了說:

「愛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還可能結合生活實際說:「我知道了,要得到別人一件東西,就要先騙得別人高興。」在學《圓明園的毀滅》時,學生**了火燒圓明園的場面後,很容易激發起對侵略者無比的仇恨,學生可能會說:

「我恨不得扔一顆炸彈到那些侵略者的國家,讓他們也嚐嚐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慘滋味。」試想,如果教師對學生這些與眾不同的答案大加讚賞的話,我們又如何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呢?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忘了,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導者,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引導和促進作用。

不能被學生牽著鼻子走。

2樓:匿名使用者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觀點應該是正確的,關鍵是你在課堂中如何體現。我本人認為,應該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來體現教師的主導。

如何正確認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

這句話是針對以往的教育體制 其實現在也沒變 而言的,以往的教學是為了高分 為了成績 為了學習而學習,新的課改要求提出,一切以學生為中心,是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提高自身素質文化,全身心全面發展的新體制形式,這種新的體制形式同時也要求了相應的考核標準,如成績採取80 平時課堂積分 20 期末考核。新的課改...

教師應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如何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一 允許學生犯錯誤 義務教育課程的理念之一是 倡導 性學習 在開展的各種 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作為教師應以寬容的心態,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要一看到學生犯錯誤就進行 人身攻擊 讓他們在眾多同學面前出醜而怨恨你,以至 恨烏及屋 畢竟人生是一個積累個體經驗的過程,學生在成長的過...

老師打學生是正確的嗎,老師打學生犯法嗎?有什麼處罰。

當然是不對的,首先就說明這個老師的素質和教育有問題,應該向校長或者教務處反應一下情況,其次,我認為這樣的老師,你沒必要怕他,首先,和他講道理,讓他明白學生和老師應該是平等的,是不分貴賤的!如果這個老師實在是冥頑不靈,我覺得你應該告訴他,你和他之間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我來學校是接受義務教育,而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