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 風箏而不叫 風鼓風琴 之類的呢

2023-02-19 01:00:43 字數 5809 閱讀 7626

1樓:匿名使用者

風箏 是一種紙糊的玩具,能借風力飛上天空

風箏的原始製作材料是紙和竹枝

而「箏」字結構 是竹字頭 必然和竹子有關係「箏」的另一個意思 是一種樂器

「風箏」中 故不能理解成樂器

所以 不叫 「風鼓\",\"風琴\"之類

2樓:匿名使用者

此"風箏"非彼"古箏"也

只因叫來順口就這麼叫了.

就象"桌子"為什麼就沒有叫做"大板凳"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風箏"並不是一種樂器,不會發出聲音,而"琴"是一種樂器,說是鼓就更不對了.

風箏為什麼叫風箏?——你知道嗎?

為什麼放風箏是一個傳統的文化呢? 10

4樓:梁剛正

因為風箏是中國人發明的,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有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其學生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

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我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有著二千多年曆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薰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所以說風箏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5樓:就是困了吐了

放風箏是中國民間傳統遊戲之一。風箏又稱風琴、紙鷂(yào)、鷂子、紙鳶(yuān)。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通訊工具。最早的風箏是由中國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

「風箏」這個名字,大約始於五代(公元907--960年)。據明代郎瑛《詢匈錄》記載,五代有位叫李鄴的,在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在紙鳶頭上系竹哨,放飛時,風入竹哨,發出象「箏」一樣的聲音,故名之為「風箏」。

「巧糊彩畫飛蹁躚,乘風起舞綠楊天。影馳碧空飄雙帶,又送紅燈到上邊。」選自元代的《放紙鳶》。

明清時期的風箏無論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放飛技藝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至今形成了濰坊、天津、北京南通四大風箏產地。

到了如今,放風箏依然盛行於我國各地,還會有一些專門的風箏會展等活動,在繼承傳統風箏工藝的同時,增加了許多特色,使得傳統風箏文化更好的流傳於發展。

6樓:夢夢雨

放風箏是中國民間廣為盛行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漢族及部分少數民族傳統的娛樂風俗。流行於中國各地,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

7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風箏是中國人發明的

8樓:百度使用者

就是也是一種技巧的呀

風箏還叫什麼?

9樓:峰何以笙簫默

風箏,亦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閩南語稱風吹。古代稱之為「鷂」,北方謂之「鳶」。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

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哨子,其鳴如箏如琴,故稱「風箏」或「風琴」。

風箏具體分類:

1、軟翅風箏

即一般常見的禽鳥風箏。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條構成翅子的下布是軟性的,沒有主條依附,主體身架多數做成浮雕式。它的造型多數是禽鳥或昆蟲。

鷹、蝴蝶、蜜蜂、燕子、仙鶴、鳳凰、蜻蜓、寒蟬、螳螂等皆屬此類風箏。為放還有一種可拆裝的軟翅風箏,把傳統的上下分開的蝴蝶翅膀,改為活翅膀,固定骨架,便於摺疊,放飛效果逼真,或頂的翅膀一張一弛,保證了風箏的穩定性。

2、硬翅風箏

常見的元寶翅任務沙燕風箏即屬此類。它的特點是升力片(翅)用上下兩根橫竹條做成翅的形狀,兩側邊緣高,中間凹,形成通風道。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從兩翅端部逸出,平著看象元寶形。

如北京流行的米字風箏、花籃、鴛鴦、喜鵲、鸚鵡等,這種風箏的硬翅 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範圍以外的造型與骨架結構,則隨內容題材的不同而變化。

3、龍型風箏

主要以龍頭蜈蚣風箏為主,也是濰坊風箏的一大特色。

4、板子風箏

即人們傳說的平面形風箏。從結構和形狀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體,無凸起結構,風箏四邊有竹條支撐。

此類風箏較多見,扎制容易,飛昇效能好,又適合表現多種題材,是少年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板子風箏,京津地區也叫拍子風箏,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蟲形,這類風箏一般都拖著個長長的尾巴或穗子,這對起飛有益處。板子風箏中,最簡單的一種是「瓦爿」塊,方方的一片,南方農村叫它「二百五」,北方俗稱「箏子」,又叫「屁簾兒」。

5、立體風箏

一般採用摺疊結構的骨架,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如宮燈、花瓶、火箭等。

6、運動風箏

又叫特技風箏,一般為三角形、滑翔傘狀、眼鏡形。與傳統風箏不同,運動風箏不僅有單線的,還有雙線的、四線的,可在空中做一些動作。如水平移動、俯衝、繞八字、轉圈等。

7、桶行形風箏

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的風箏,象宮燈、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屬此類。

8、自由類

自由類包括跨種類,運用新技術,吸取外國風箏之長的風箏。跨種類的如「鵲橋會」,把串式、立體、板子等幾種方法集於一體;運用新技術的如長120米的串式風箏「梁山一百單八將」、「百鳥朝鳳」等,不僅能迎風轉動,還能敲鑼打鼓、噴煙冒火,「孫悟空」還能在放飛中七十二變。

10樓:池嘉

風箏,又名「木鳶」、「紙鳶」、「風鳶」。中國是風箏的故鄉,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就發明了風箏。

鳶是一種形體較大的鳥,古代的風箏主要是模仿鳶的形狀做的,與古代的火箭一樣主要用於軍事領域來傳訊號用的。因是用紙做成的所以就叫紙鳶,這個叫法應該是較帖切的,叫風箏反而不大對,因為「箏」字應當是一種樂器,應是能發出聲響的;

風箏最初出現與軍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風箏進行測距、傳訊、偵察。傳說公元202年,漢王劉邦率大軍進攻楚霸王項羽,在垓下把楚軍重重包圍,韓信為了瓦解項羽部下的軍心,在風箏上繫上小竹笛,夜晚放飛到楚營上空,竹笛迎風作響,漢軍配合笛聲高唱楚歌,項羽士兵聽到熟悉的旋律,思鄉之情頓起,士氣低落,終不敵漢軍而敗。經過千餘年的反覆實踐和不斷改進,逐漸完善起來的工藝設計,使風箏的扎制技術日臻精巧、合理而易於放飛。

11樓:米蘭的藍白色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

12樓:濯罡局騰逸

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製了三年,終於用

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或「木鳶」)就是中國最早的

風箏,也是

世界上最早的風箏。

風箏的「箏」讀音是一聲,還是輕聲?

13樓:夢裡心落

【讀音】fēng zheng(輕聲即可)

【意思】一種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

【例句】

1、 美麗的風箏在萬里無雲的天空中翩翩起舞。

2、 風越來越小了,風箏緩緩地飄落下來。

3、 小林正在試驗自己做的風箏,看它能不能飛起來。

4、 廣場上人山人海,天上風箏不計其數,孩子也多了。

5 、春天放風箏,首先抓把土試試風,然後放開長長的線。

14樓:星願老師

「風箏」的「箏」讀音是輕聲。風箏讀音為: fēng zheng

部首:竹字頭

筆畫:12

鄭碼:mrxb

繁體:箏

五筆:tqvh

釋義:1.形聲。

從竹,爭聲。從竹,與樂器有關。本義:

撥絃樂器。形似瑟。箏是撥絃樂器,戰國時已流行於秦地,故又稱「秦箏」 又如:

箏人(彈箏的人);箏阮(秦箏與阮咸。古代的兩種撥絃樂器);箏妓(彈箏的藝妓);箏柱(箏上的弦柱)

2.絃樂器,木製長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現為二十一根弦。

風箏釋義:

一種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

出處:《紅樓夢》第七十回:「丫頭們拿過一把剪子來,剪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搖搖隨風而去。」

風箏近義詞:紙鳶

紙鳶[ zhǐ yuān ]

釋義:風箏。鳶(yuān)。

俗稱鷂子。用細竹為骨,紮成鳥形,以紙或薄絹蒙糊其上,斜綴以線,可以引線乘風而上。亦有作蝴蝶、蜈蚣、美人、星、月等狀者。

紙鳶在古代曾被用於軍事通訊,相傳為漢韓信所作。

箏相關組詞:古箏 、風箏 、葷箏 、軋箏 、哀箏 、秦箏 、箏阮 、雲箏 、箏雁 、玉箏 、調箏 、鴻箏 、銀箏 、箏妓

1.葷箏[hūn zhēng] 「葷箏」,非主流,源以風箏的風發音不準,聽音近似「葷箏」。

2.哀箏[āi zhēng]

悲涼的箏聲。

3.秦箏[qín zhēng]

古 秦 地(今 陝西 一帶)的一種絃樂器。似瑟,傳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4.箏阮[zhēng ruǎn]

秦箏與阮咸。古代的兩種撥絃樂器。

5.雲箏[yún zhēng]

有云狀圖飾的箏。

15樓:王瘦瘦

風箏在《現代漢語小詞典》中「箏」的注音是輕聲。

讀音:[fēng zheng]

釋義:一種玩具,用一張輕質材料鋪粘在框架上,通常還帶一條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長線牽連下,飄揚空中。

引證解釋:

1. 玩具。通常以竹篾為骨架糊以紙、絹而成,用長線系之,能乘風高飛。

明 陳沂 《詢蒭錄》:「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漢李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俗呼風箏。」

2. 懸掛在殿閣塔簷下的金屬片,風起作聲。

又稱「鐡馬」。 唐李白 《登瓦官閣》詩:「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

近義詞:鷂子、紙鳶

風箏造句

1.一陣秋風刮來,幾片黃葉飄在空中,像斷了線的風箏,越飄越遠。

2.在草長鶯飛的二月裡,我們一起去放風箏。

3.人生要像一隻風箏一樣,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這樣才能找到屬於自己最好的歸宿。

4.小林正在試驗自己做的風箏,看它能不能飛起來。

5.廣場上人山人海,天上風箏不計其數,孩子也多了。

16樓:檸檬我不萌噠

風箏的「箏」讀音 zheng ,是輕聲。

組詞:斷線風箏

1、發音 :   duàn xiàn fēng zhēng

2、釋義  :  象放上天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比喻一去不回來的人或東西。

拓展資料

一、詳細解釋

1、玩具。通常以竹篾為骨架糊以紙、絹而成,用長線系之,能乘風高飛。

明 陳沂 《詢蒭錄》:「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 五代 漢 李業 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

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俗呼風箏。」《紅樓夢》第七十回:「丫頭們拿過一把剪子來,鉸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颻颻隨風而去。

」2、懸掛在殿閣塔簷下的金屬片,風起作聲。又稱「鐡馬」。

唐 李白 《登瓦官閣》詩:「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 明 楊慎 《升庵詩話·風箏詩》:「古人殿閣簷稜間有風琴、風箏,皆因風動成音,自諧宮商。」

二、濰坊市被各國推崇為「世界風箏之都」,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就設在濰坊風箏博物館。濰坊也是中國的風箏之鄉,製作歷史悠久,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與京、津風箏齊名鼎立,享譽中外。濰坊風箏題材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民間生活氣息。

每年4月20日至25日舉行濰坊國際風箏節,每年都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賽

為什麼叫三藩之亂而不叫三王之亂?

1 什麼是三藩之亂?滿清初年 三藩 是指三個割據一方的漢族藩王,即雲南平西王吳三桂 廣東平南王尚可喜 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清軍在進入山海關後,由於自身八旗兵實力不足和中國地域的廣大,所以扶植了三藩軍隊,作為攻擊李自成大順軍和南明的先鋒,即 以漢制漢。在清軍征服全國後,三藩卻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擁有過大的...

指南針為什麼叫指南針而不叫指北到

這個說法是從古代傳過來的.按現在的說法是南北都可.但古時面南為尊,面北為卑,綜合一下 1 南為陽,北為陰,指向陽向 2 皇帝都是面南背北而坐,所以得順著皇帝的視線指呀 所以是指南針 指南針明明指北可為什麼叫 指南 針?原因在於,古代中國人指北不用指南針,而用北極星。中國是個天文學發達的國家,而且位於...

為什麼中國的反法西斯戰爭不叫衛國戰爭而叫抗日戰爭

法西斯國家是指二戰時的德國 日本和義大利 後來義大利在戰爭中退出了法西斯陣營 歐洲對抗的是德國 日本和義大利三國,而中國當時並沒有與德國或義大利直接開戰,而是主要與法西斯國家中的日本對抗,所以在中國叫做抗日戰爭。衛國戰爭 蘇德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