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三藩之亂而不叫三王之亂?

2023-05-31 06:45:16 字數 2776 閱讀 2536

1樓:匿名使用者

1、什麼是三藩之亂?

滿清初年『三藩』,是指三個割據一方的漢族藩王,即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清軍在進入山海關後,由於自身八旗兵實力不足和中國地域的廣大,所以扶植了三藩軍隊,作為攻擊李自成大順軍和南明的先鋒,即『以漢制漢。

在清軍征服全國後,三藩卻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擁有過大的兵權、財權和地方政治影響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與清廷分庭抗禮,成為清廷的心腹大患。

所以,在康熙十二年(2023年)春,康熙做出撤藩的決定,戰爭爆發。而康熙二十年(2023年)冬,清軍攻入雲貴省城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結束。

2、藩是什麼意思?

藩:藩是源自中國封建制度的地方分權概念,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邊防重鎮:藩屬,藩國,藩鎮,藩邦,削藩,稱藩(自稱屬國)。

藩王,漢朝以來,封有領國(「藩國」)的諸侯王,為藩王。

意思非常明確,藩,就是附庸的屬國,上下級關係一眼即明。

3、綜上所述,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王,這個王,只能是當時的朝廷皇帝,任何人不允許私稱王,因此不存在三王,史書更不敢去把藩王記錄的和朝廷平級。

2樓:匿名使用者

清順治帝為統一全國,封吳三桂為平西王,駐守雲南,封尚可喜為平南王,駐守廣東,封耿仲明為靖南王,駐守福建,稱為三藩,是三個割據一方的漢族藩王,三藩擁有自己的軍隊,獨立的財政,以及地方的實際統治權,是藩鎮割據勢力,康熙十二年(2023年),清**下令撤藩,吳三桂耿精忠隨即叛亂,所以叫三藩之亂(但是,實際上,在三藩之亂中,平南王尚可喜並沒有參加,也即跟隨吳三桂一起造反的是,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長子尚可信)。

3樓:匿名使用者

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邊防重鎮:藩屬,藩國,藩鎮,藩邦,削藩,稱藩(自稱屬國)。

王[wáng]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 :~公。~侯。

故而叫三藩而不叫三王。

4樓:江南雨兮

1.皇帝這個稱呼被秦始皇使用之後的朝代,王和藩王是有區別的,藩王有自己管轄的藩國。還有並無實際管轄權的名義上的王。

2.康熙年間三藩作亂,打敗了他們之後,自然要更突出皇權不再強調他們是王,為了貶低只突出宗主國和藩的關係。

5樓:唐麗芳唐麗芳

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雲南的吳三桂、廣東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他們都是藩王。所以是三藩之亂。

6樓:叢林小小怪獸

清代的王一般是同宗同姓,且住在京城,不像明代那樣有自己的獨立王國。

而吳三桂他們因為功勞大也被封為王,世代鎮守一方。

「三藩之亂」指的哪三藩?

7樓:抄白楣

在清朝鎮壓農民起義和消滅南明政權的過程中,吳三桂、尚可喜和耿仲明的功勞最大。隨著南方局勢的穩定,清廷命令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靖南王耿仲明之子耿繼茂鎮守福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藩」。

理論上,他們雖然被稱為「藩王」但是不能像以前封建諸侯那樣自由管理領地內的土地和人民,行政事務與其他省份一樣由朝廷委派的行政**負責。但是實際上,這三個藩王以其崇高的身份和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後盾,在地方上徵收私稅、越權指揮官吏、開展海外**、強行徵用百姓,與之前的封建諸侯別無二致。隨著南方局勢的穩定,三藩逐漸失去了價值,再加上他們的軍費數額巨大,對當時財政並不富裕的清朝**來說,是一項非常大的開支,隨著他們在地方的作威作福,與朝廷的矛盾越來越緊張。

康熙十二年,年過七旬的尚可喜因為和兒子不合,便上奏皇帝現在南方局勢已穩,想要撤軍回老家遼東安度晚年。康熙帝早就想處理三藩事宜了,就同意了;接著另外兩藩也不得不提出撤軍的請求,其實實力最強的吳三桂是不想撤軍的,可結果得到的回覆也是同意。大失所望的吳三桂於是決定造反,三藩之亂就此開始。

吳三桂換上明朝的衣冠,以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的名義控制了雲南和貴州,由於當時清朝的統治根基還不穩定,對於吳三桂的號召,以耿精忠為首的地方叛軍一呼百應,紛紛起事。但是吳三桂畢竟是60多歲的老人了,儘管初戰告捷,但是並沒有進擊北京的打算,只是想守住一方,成為一方統治者,但是在他剛剛「登基」不就,吳三桂便死去。此後三藩的勢力也日漸衰弱,最終為康熙帝所平。

8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亂,相信大家應該都是聽說過的,可以說是清朝內部的一次大內亂了,同時也是康熙大顯身手的一次戰爭。首先我們要知道三番之亂指的是哪三藩,就是以吳三桂為首的,加上尚可喜和耿金忠兩個人,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三藩。

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三藩之亂呢?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吳三桂的野心特別的大,想要和清王朝並分天下,我覺得這可以說是異想天開了吧,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呀。而康熙的一封詔書就拉開了這場大戰的序幕了。

三藩之亂是發生在2023年,而清軍入關是在2023年。清軍結束明朝戰爭,大概花了20年左右的時間,因此等到三番之亂爆發之時,八旗軍已經近10年沒有戰鬥力,這一點不是最致命的,沒有戰鬥但是起碼還有戰鬥經驗。我覺得最要命的就是清軍入關以後改變了原有馬上民族的生活習性,不再為生存而奮鬥開始安樂享福,我覺得生活可以說是過得很滋潤了。

9樓:漫閱科技

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雲南平西王吳三桂部、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尚可喜告老後由其子尚子信嗣)部,福建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部三藩,因反對康熙皇帝撤藩而相繼叛清,史稱「三藩之亂」。

清朝初期的 三藩之亂 是怎麼會事

三藩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叛亂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掛 平南王尚可喜 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關後,需要對付李自成起義的力量和南明 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藉助的力量。但20年後,南方駐雲南的吳三桂 駐廣東的尚可喜 駐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經形成很大的勢力,與清廷分庭抗禮。其中吳三桂...

為什麼會發生「八王之亂」?發生「八王之亂」的原因

西晉惠帝時 291 306年 在統治集團內部,即汝南王亮 楚王瑋 趙王倫 齊王冏 長沙王乂 成都王穎 河間王顒 東海王越等八個諸侯王之間,為爭奪 最高權力,發生了一連串的相互殘殺和戰爭,歷時16年之久,歷史上稱為 八王之亂 這場惡鬥,雖然爆發在惠帝統治時期,可是禍根子卻在其父晉武帝司馬炎實行的 分封...

為什麼把黃巾起義叫黃巾之亂,為什麼是黃巾起義與黃巢起義

因為黃巾起義促使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對於東漢末年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儘快平定戰事,下放軍權至地方,使得黃巾起義的浪潮無法快速蔓延至全國,減緩了東漢覆亡的危機。但是卻造成了地方輕視 使得具有野心的將領或 藉著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擁有兵力割據地方,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揭開了序幕,更為三國分立種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