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閩語,吳語和粵語,哪一個和普通話差異最大?

2023-02-26 00:35:25 字數 4606 閱讀 6094

1樓:節丫

南方的閩語,吳語和粵語這幾種語言,說實話跟普通話的差異都挺大的,沒有專門學過的人根本就是聽不懂的,尤其是南方的閩語。

2樓:匿名使用者

閩語和普通話差距最大。因為閩語繼承了上古漢語的很多語言,而粵語和吳語是中古或近古的一些語音,與普通話差距稍小一些。

3樓:社社會謠

南方的閩語、吳語和粵語、閩語和普通話差異最大,閩語形成過中與古中國文化區交流很少。

吳語,粵語,閩語都是古漢語,三者為啥不能互通?

閩語,粵語和吳語哪個形成時間最早?誰的形態上最古老

4樓:n加

吳語形成最早,閩語形態最古老。從地理和歷史上分析,吳離中原最近戰國時期已經開始華夏化。而閩粵離中原遠,到漢代才開始漢化。

但是也因為吳離中原近而且地勢較平,所以古吳語形成以後還不斷受北方話影響。所以吳語沒有閩語的形態古老。為什麼說閩語形態最古老,閩雖然比粵靠近中原但是閩比粵閉塞,福建全省都是山只有沿海有點小平地但是又被海阻隔。

所以閩語形成以後比吳粵受北方影響小,形態就更古老。因為閩的閉塞閩語還分為五片彼此不通但有共同特點和詞彙。閩語的古老在於詞彙,閩語眼叫目、鍋叫鼎、筷子叫箸、跑叫走、走叫行、摔倒的摔叫踣、臉叫面……

5樓:匿名使用者

吳語最早,形成於西周。粵語為春秋戰國時期,閩語要漢末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6樓:濟南孫大狀

記得還有幾件不恥的事,明明是我自己沒有達到當初的要求和之前定下的協議,卻要擺出一副可憐、屈辱、自責的樣子,為的只是讓我的媽媽為此心痛不忍而改變主意,不過好在我在從新選擇的道路讓沒有走錯。我的媽媽就是一直這樣的包容著我,為我默默的付出這。

如果不是因為妻子的懷孕,我還不能體會到我的媽媽的不易與偉大。我也不會去懷念我的那個媽媽,可哪一個才是我懷念的那個我的媽媽,是那個勤儉質樸的婦人,還是那個教我咿語學步的母親,是那個的呵護關懷我的慈母,還是那個我全然不知的美麗少女。是那個吃力緩行的孕婦,還是如今這個步履蹣跚的羸弱老婦。

吳語,粵語,閩語都標榜自己是古漢語,為什麼三者卻不能互通呢?

7樓:泡8喝9玩18尚

廣東話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僅在中國就有4000多萬使用者。由於它與珠江三角洲、中國人口眾多、海外著名的「唐銀」相距甚遠,加上自其起源以來的2000多年曆史文化沉澱,如果說「廣東話沒有文化」,那就顯得太簡單了,但可以得出結論,粵語是中國最正統的文化,最接近古代漢語。

但回首粵語發展史,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粵」字,指的是中國南方地區的百越地區,不僅包括廣東、廣西,還有福建和浙江。只有明清時期,粵才專指江浙粵,近代才專指廣東。也就是說,廣東話在歷史上的演變,廣義上是指嶺南語言的演變,而不是單純的廣東話的演變。

一言以蔽之,陳小春說,用廣東話讀唐詩、宋詩和押韻是符合中國古代的。事實上,客家語、閩南語和吳語在這方面並不比廣東話差。因為在北方戰爭開始時,南方語系依然存在,不僅僅是隻有廣東話。

當然,如果我們要區別吳話、閩南話、廣東話,我們可以借用臺灣學者邱賢聰,說閩南在秦前期更像河南話,而在秦時期,廣東人保留了更多的陝西方言。客家話在中原漢族和山西漢族後被稱為正統方言,古代漢語中也有一些音節。唯一不同的是吳語,它形成於春秋時期,當時吳國形成,南移時與中原人民融合。

後來,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國家在吳語區的古都南京定居下來,受戰爭影響小於粵語和閩南語,使吳語與中古雅俗語非常接近,並繼承了中國古代雅俗共賞的韻律和文字框架可見,吳語與《廣韻》、《七雲》等古韻書極為一致。

但無論是吳語還是廣東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都離真正的古漢語很遠,因為古漢語也在不斷變化。最重要的是,古代漢語並不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吳語那樣,意味著說一種特定的意義上的語言。雖然是吳語,但實際上是「十里異音,百里異音」,只能說與現在的普通話相比,在音韻上與古代漢語稍有一致,這就是唐詩宋詞注重調性的原因,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容易用方言讀古詩 。

8樓:匿名使用者

三種語言相差也挺大的,互通有點難,現代的漢語還是比較簡單的。

9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因為自己有自己的語言為什麼要三者互通呢。

10樓:匿名使用者

吳語,粵語,閩語都是地方語言,地方不同民族不同,所以不能互通。

11樓:孫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每個不同的區域是都有他的民族特色和方言的呢。

12樓:平安

古漢語也是分國家的,這是三種語言所以不能互通。

13樓:這些年

都只是學了個漢語的皮毛都不夠專業所以不能互通。

14樓:紫藤

都是為了表彰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真正的漢語他們都不會說。

15樓:珊

這個語言也有地方差,就是中國話也分很多地方語也都不一樣。

16樓:匿名使用者

各個地方各個語種,中國現有語種也是很也不能都通。

晉語,贛語,吳語,閩語(閩南,閩北),粵語,客家話,哪一個更接近古漢語

17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並不是一個統一的語言,這種真的不是很好比較,不把時間調回漢代,就說唐代河南鄭州一帶的漢語和今天的所有方言也都相差好多。

18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高度發展的現代漢語,沒有一個接近古漢語,相去甚遠。

19樓:匿名使用者

.閩語 至今還保留唐以前的漢晉古風,你還說 "汝" ,筷子還叫 "箸" ,粥還叫 "糜" ,房子還叫 "厝" ,眼睛還叫 "目".

.客家/粵語保留的主要是宋朝時期的特點, 比閩語晚了幾百年。

20樓:匿名使用者

緬甸語,越南語,高棉語比較接近古漢語。

21樓:天涯路遠遊天下

晉語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晉語最接近古漢語。

22樓:匿名使用者

閩南語,是古漢語的活化石。

23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有一個是先秦雅言。

24樓:匿名使用者

中古漢語還是以切韻廣韻為準吧。

25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每個時段也不一樣啊。

吳語和閩語的區別

26樓:速聖

吳語,又稱吳方言、江南話、江浙話。在中國分佈於浙江、江蘇、上海、安徽、江西、..這也是吳語與其他眾多中國方言(如粵語,閩南語,客家話等)的重大區別(徽語除外)。.

而後,古吳語又分化出閩語。

閩語,中國大陸稱閩方言,為漢藏語系漢語族內的一種語言,其儲存了許多上古漢語的特色,同時也有不少古閩越語的遺留。系最早從古漢語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語言,因此內部分化最顯著。主要分佈於福建、臺灣兩地大部分地區,以及廣東、海南、浙江的些許地區。

2023年在語言學分類上將閩語作為一個語支,下分閩南、閩北兩語,2023年則合而為一,下分閩南、閩東、閩北、閩中、莆仙五種方言。傳統的「漢語七大方言」理論中,閩語被看作是「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

各種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10

27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地域的閉塞。

使得聲調差異。

還有少數民族、外國的方言和口音也影響的。

福建、浙江的山區方言是唐末的口音。

現在朝鮮語是宋時方言。

日本話則完全是盛唐古音。

為什麼閩南話、客家話、贛語、吳語之類的漢族方言與其他方言差別那麼大,還沒被定義為語言?

28樓:

在語言學上早就是獨立的語言了,只不過出於政治的考慮不會過於宣傳。

就像馬來語和印度尼西亞語幾乎就是同一種語言,但是出於政治的考慮硬是分成了兩種語言。

29樓:匿名使用者

這條新聞是偽新聞,何來「定義」?,你可以找一找這條資訊的源頭。

六南(吳,粵,閩,客,贛,湘)都是語言的。

30樓:匿名使用者

看看外國最大的百科-維基百科,西方學者是把你說的方言當做是與普通話平起平坐的一門語言,因為中國政治需要所以你舉例的語言就被貶為方言。在西方,德國與荷蘭交界處兩地的人講相似的話卻被當做兩個語言來看待。

吳語地區人為什麼聽不懂同為南方話的粵語閩語

31樓:匿名使用者

別說吳語和粵語了,上海話和紹興話互相都基本不懂的。南方方言就是這樣隔條村口音就不同,不像北方互通性高。

32樓:巫智綱

漢人方面,南宋以前西南語言還是很有特色的,當為一種非官話體系的一種獨立方言。南宋以後烽煙四起,民戶或死傷或流亡,故多各方向的外來移民(參見湖廣填四川),語言雜合後便成為一種官話體系下的一個分支(便於各地人的交流),故和東南諸語情況不一樣。同時西南多原住民(少數民族),語言自然就不是漢語了。

古箏和琵琶哪個難學 古箏和琵琶哪一個好學

古話說 百日琵琶千日箏。古箏有21根琴絃。琵琶有4根琴絃。古箏是五聲調式音階。隨便抹兩下都是非常悅耳的聲音。上手比較快。要想學精需要花很多心思心血。琵琶入門會枯燥很多。單單彈挑這兩個指法就夠你彈一兩個月。指法繁多。所以在民樂裡面琵琶可謂民樂樂器之王。琵琶真正學會了還是一樣很悅耳很有表現力的樂器看你是...

涼水和熱水誰先結冰,熱水和冷水哪一個先結冰

熱水先結冰。冷卻主要取決於液體表面,冷卻速率決定於液體表面的溫度而不是它整體的平均溫度,液體內部的對流使液麵溫度維持得比體內溫度高,即使兩杯液體冷卻到相同的平均溫度,原來熱的系統其熱量仍要比原來冷的系統損失得多。從兩個方面詳細解釋,過程比較複雜.1 物理原因 從物理方面來說,致冷有四種並存的機制 輻...

友情和愛情哪個更長久,友情和愛情哪一個更長久,更可靠?

友情是真摯的但有時你會失去朋友的聯絡!愛情是時而飄渺時而不定的,只有找到一個你們雙方都喜歡的才能長久!所以我說能都不會長久 但要讓我選我現在會選友情因為我跟我的好朋友已經都四年了還聯絡而且都關心對方 真正的愛不是用言語可以表達的,是發自內心的,愛上一個人你的整顆心都會被你愛的人所吸引,為他 她 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