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端午節的風俗,端午節的風俗

2023-04-29 16:55:21 字數 3997 閱讀 1945

1樓:網友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農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

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 蠶食」。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箇中國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粽子製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粽,許多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粽子中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

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 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

較後,許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誌中,共有227種方誌有龍舟競渡的記載。端午划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家一齊驅舟出發,趕往救屈原。

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這些都讓人聯想到屈原。每年的端午,在中國大江南北以及南洋一帶的華族,都還會舉辦龍舟競渡,提倡端午龍舟賽。

2樓:影像歲月

秭歸端午習俗之女兒回孃家。

端午節的風俗

3樓:居家能手小晴

端午節的風俗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祭祖、浸龍舟水、吃龍舟飯、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

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

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

掛艾草。天津傳統的端午習俗中,趨福避邪的內容比較多,插艾草是重要一項,天津人叫蒿子。艾有香氣,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所謂門懸艾葉菖蒲,就是指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或懸於堂中。除此之外,天津市民還有灑掃庭院的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主要是避邪驅瘟的,香囊中包有硃砂、雄黃、香藥等,用絲布包裹著。

4樓:四套領導班子

說到我國的端午節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學會用火熟食,以大葉植物葉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進沸水中煮熟剝葉而食,曾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發生在大葉植物分佈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貯米加水,置火上燒烤成熟食一樣,屬於南方稻作民族製作食物的古老方法,還有就是五月節也稱「夏至節日食粽,周處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北方角黍已與南方筒粽統稱為粽,它們曾都是端午節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時被用來紀念屈原。

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漸漸為糯米代替,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端午節吃粽子的民俗文化了。這也是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的風俗習慣了。

端午節的風俗

5樓:心的痕淚

1、由來: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2、風俗習慣:

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榕枝、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

屈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1、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百越圖騰祭祀,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端午節文化內涵相沿迄今。

4、「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

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5、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

***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條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五)端午節,放假一天(農曆端午當日)……據此,自2023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日。

在文化逐漸多元、資訊日益豐富的今天,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面臨著不少挑戰。這迫切需要人們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傳統,又要適應當今人們需要。

湖北端午節風俗有哪些

湖北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6樓:小林愛生活

湖北的節日風俗是:

1、在一年四季的民間節日中,過年的慶典禮俗最為隆重熱鬧。處於荊楚腹地的仙桃,至今仍盛行著諸如換門神、貼春聯、祭祀祖先、開門爆仗、拜年、給壓歲錢、舞龍舞獅、盛宴吃請、抹牌娛樂等習俗,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給人們以高雅的享受和無限的樂趣。

2、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邊地區(沔陽、漢陽、黃陂、孝感等地)遷入的,因此,過年習俗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過小年時要請灶神,除夕這天,男人還要將水缸挑滿,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喜事一起來」。

3、湖北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

4、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5、 跨完年就開始拜年了,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初三以後拜親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錢有勢的,這叫「人往高處走」,表示自己在新的一年會步步高昇。但是在孝感,人民信奉的又是「拜年無大小」,來者皆是客。

湖北的端午習俗?

7樓:網友

習俗也和中國大多數地區差不多,舉行龍舟比賽、包粽子比賽、吃粽子、門外懸艾蒿(有的懸菖蒲)、吃鹹蛋(雞蛋和鴨蛋)、喝黃酒等。

襄陽地區則有:端午節前一天晚上睡前將一盆放在室外接露水,每二天用露水洗臉不害眼(不會得眼病)和將露水收集起來,需要發麵時用露水來代替酵母用來和麵做麵食的習俗。這天舉行龍舟比賽、包粽子比賽、門懸艾蒿驅蚊蠅。

全家人一起回家過節吃飯一般備有比較豐盛的菜餚,比較有特色的是:粽子、鹹蛋(自制雞蛋、鴨蛋)、自制馬齒莧粑、水煮大蒜、喝黃酒。

也有的因農忙等原因而過農曆五月十五的。除了時間不同外其它沒有不同。

8樓:亞特

賽龍舟,吃粽子,上山採艾葉,每家每戶祭拜先人,非常隆重。

9樓:一笑而過

你好湖北的端午習俗是包粽子,吃鹹蛋。

10樓:影像歲月

秭歸端午習俗之鬥草。

端午節的風俗

11樓:匿名使用者

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在屋子四周灑雄黃酒,做艾狗,掛菖蒲。

端午節有什麼風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划龍舟,吃粽子,吃鹹鴨蛋。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專門設立的一個較為隆重的節日。各地的風俗習慣差不多主要有吃粽子,划龍舟,還有大門掛艾草。端午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舟 祭龍 採草藥 掛艾菖 打午時水 洗草藥水 拜神祭祖 浸龍舟水 食粽 放紙龍 放紙鳶 拴五色絲線 佩香...

商丘端午節風俗,商丘的端午節作文有關習俗

主要有 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 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 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 菖蒲酒,吃五毒餅 鹹蛋 粽子和時令鮮果等。也和全國一樣,吃粽子。也吃餃子。端午節早晨,人們從菜市上買來傷力草,回到家和雞蛋一塊煎,據說男人吃啦能補虛壯陽...

端午節的風俗,端午節風俗習慣 要短一點的)

命主 你好。端午風俗 家家門上掛艾 菖蒲,驅毒蟲。帖鍾馗像,辟邪。小孩手上幫五彩絲線。吃粽子 喝雄黃酒 賽龍舟。兒歌唱 五月五,是端陽,綁花線,帶香囊,艾艾插在門口上,吃粽子,喝雄黃,河裡龍舟喜洋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 懸艾葉菖蒲辟邪 懸鐘馗像以驅邪魔 掛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