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內容和主旨(不是主旨句)?

2023-05-07 10:55:23 字數 2660 閱讀 6995

1樓:韓琴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全詩原文內容如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主旨是:此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寫遠遊點題,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表現了作者少年遠遊、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白話文釋義: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

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捨,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2樓:love小情歌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二十五歲時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3樓:匿名使用者

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他。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在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了楚地準備盡情遊覽。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流進了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渡荊門送別》的主旨是什麼?

4樓:生活星球家

主旨: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詩。此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年少遠遊、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創作背景: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首詩具體寫作時間不確定,具體有三種說法:一說作於724年(開元十二年),二說作於725年(開元十三年),三說作於726年(開元十四年)。

渡荊門送別主旨是什麼?

5樓:小等愛旅遊

《渡荊門送別》的主旨:表達詩人對蜀中的山水的眷戀和對遊歷全國實現抱負的期待和豪情。

原文: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翻譯: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江水一片彷彿流進廣闊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雲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賞析

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裡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渡荊門送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6樓:愛上匆匆那年的你

全詩反映了詩人的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和思念之情。《渡荊門送別》是李白在出蜀漫遊時所作,此詩由寫遠遊點題,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詩的首聯將作者眼前景色的變化描繪了出來,從高聳雲霄的峻嶺變成了平原曠野,別有一番景色。詩的頷聯描繪了四種景色,分別是伏的山嶺,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長江,遼遠的荒原。

其中「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詩的頸聯是長江近景的描寫。「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雲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詩的尾聯將故鄉水擬人化,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捨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捨,思念故鄉的感情。

7樓:手機使用者

表達對朋友遠行的依惜別之情。

《渡荊門送別》閱讀及解析

梁實秋散文《送行》寫作背景,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寫作背景

梁實秋在 送走 中寫道 你去,我不會送你 你來,不管風雨如何,我都會接你。作家楊大俠認為,有種愛叫做等待。你走我不送你,你來風雨無阻我也去接你 出自 梁實秋先生的散文 送行 現在人多以此句描述愛情,但是在原文中的含義則是諷刺了那些沒有感情只是走形式的現代人的送行,於是,作者在文末寫了這句話,意思是這...

渡荊門送別頸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急

襯托的表現手法 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回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答,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商隱 訪秋 頸聯與尾聯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一 原文資訊 1 詩名 訪 秋 3 原文 1 酒...

渡荊門送別(李白的)中對仗工整的是哪一句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對仗最工整 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 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 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 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