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廉頗和藺相如的典故有哪些?

2023-06-01 13:30:19 字數 1239 閱讀 8832

1樓:熊惜苼

他們之間的故事比較著名的就是負荊請罪,你這個成語就可以知道,藺相如的故事著名的有完璧歸趙。

2樓:非驢非馬

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將相和》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說:

以後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後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儘量不與他相見。後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之後兩人合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廉頗和藺相如的典故有哪些?

4樓:阿房宮賦飯吃吃

1、完璧歸趙。

楚國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寶玉,為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後,表示願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趙惠文王召見藺相如,藺相如表示願帶和氏璧去秦國,如果趙國得到秦國的城邑,就將和氏璧留在秦國,反之,一定完壁歸趙。

藺相如到秦國後,將和氏璧獻上,秦昭王大喜,卻全無將城邑給趙之意。藺相如誆說玉上有一小疵點,要指給秦昭王看,拿回了寶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說:

趙王擔心秦國自恃強大,得和氏璧而不給城邑,經過我勸說方才答應。

趙王齋戒5天,然後才讓我捧璧前來,以示對秦國威嚴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禮儀簡慢,毫無交割城邑的誠意,現在若大王一定要搶走寶玉,我寧可將腦袋與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無奈,只得劃出15個城邑給趙。

藺相如估計秦昭王不過是假意應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應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秦昭王只好應允。藺相如便派隨從懷藏和氏璧,偷偷從小道返回趙國。

秦昭王齋戒完畢,舉行交換儀式時,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趙之事告訴秦昭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

2、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

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人物形象方面是如何塑造的

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出自西漢司馬遷所著 史記 卷八十一。戰國末,強秦採取遠交近攻 各個擊破的戰略,積極對外擴張。趙國實力比秦稍弱。本篇為合傳,以廉頗 藺相如為主,並記述了趙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蹟。價值連城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布衣之交 負荊請罪 刎頸之交 怒髮衝冠 白璧微瑕等成語均出自本篇。二 司馬...

和廉頗有關的成語,有關廉頗與藺相如成語

負荊請罪的自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講述了發生在趙國首都邯鄲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稱為將相和。在邯鄲市串城街 邯鄲道 有一處巷子回車巷,這裡就是藺相如迴避廉頗的窄巷。還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車巷碑記,記述負荊請罪的故事。意思 負 揹著 荊 荊條。揹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

廉頗藺相如轉後五段翻譯,急求廉頗藺相如列傳後五段翻譯

gdhvfjvnfvfjv 高一古言文廉頗藺相如列傳,後5段讓背的翻譯 100 高二課內文言文翻譯 廉頗藺相如列傳 最後5段的翻譯 買一本輔導書看看 全文翻譯什麼都有 很多老師都用 廉頗藺相如列傳最後五段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五六段翻譯 相如回國後,趙王認為他是一位有德行 有才能的賢大夫,出使諸侯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