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原始的農耕生活》教案範文

2025-04-05 09:15:22 字數 1652 閱讀 8448

七年級上冊歷史原始的農耕生活知識點總結

1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歷史的學習主要著眼於對歷史知識的準確記憶和對歷史知識的全面準確的理解,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我搜集了這篇七年級上冊歷史原始的農耕生活知識點總結,希信枯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在長江流域,距今約七千年,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居住著幹欄式房屋,開始定居。挖掘水井,會飼養家畜,製作陶器、玉器、原始樂器。

2、半坡原始居民遺址在黃河流域,距今約五六千年,使用磨製石器、木製的。耒耜耕種,種植粟,蔬菜。飼養豬、狗肢歷等,用骨箭頭、漁叉、漁鉤等打獵、捕魚,居住著半地穴式的房屋。

製作彩陶,會紡線、織布、製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和水稻的國家。

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原始的農滑飢洞耕生活知識點總結相關內容大家一定要牢記,以便不斷提高自己的歷史成績,祝大家學習愉快。

初中七年級歷史原始農耕生活?。

2樓:4地方

半坡人西有周口店,東有上宅,這是就北京而言。上宅文化遺址位於京東我的故鄉平谷境內,距今約五六千年,應屬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曾有專家論道:

上宅文化早於西安半坡。我在歷史書上,是見過半坡遺址出土的魚紋彩陶盆的,只是所知不詳。而今到了西安,便不能不拐個彎,繞路半坡了。

河姆渡人。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長江下游的古人類。他們建造房屋,用船、筏載人荷物、浮水採集,使用刀、匕、錘、鏟、矛、碗、筒、小棍、器柄、紡輪、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養羊、鹿、猴子等牲畜。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準,估計最高燒成溫度達1000攝氏度。

大汶口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佈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

另外該文化型別的遺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後得出資料,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約6300—450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根據地層疊壓關係和遺物特徵,可以區分為早、中、晚3期。

3樓:班竹

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種水稻 住幹欄式房屋 會開鑿水井 養殖家畜。

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 種粟 住半地穴式房屋 也養家畜 會製造彩陶。

4樓:匿名使用者

七年級歷史原始的農耕生活課件嶽麓版。ppt 評分 33頁七年級歷史上冊《原始的農耕生活》教學課件。ppt 評分:4/5 29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一單元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課件 評分:4/5 66頁。

5樓:唯有花最美

有半坡人河姆渡人等你是想問什麼。

6樓:長鑫寶石機械廠

半坡民居的生活年代和地點,距今年約多少年生活在我國什麼辦法,聲音大。

歷史原始農耕生活的生產和生活還有什麼主要的不同點

7樓:

相同點:(1)都從事農業生產。

2)都過著定居的生活。

3)都使用磨製石器和陶器。

不同點:(1)房屋結構不同:半坡為半地穴式房屋而河姆渡為幹欄式房屋(2)種植農作物不同:

半坡種植粟而河姆渡主要種植水稻(3)說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位於黃河流域而河姆渡位於長江流域。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怎樣涯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怎樣選材教案百度文庫

不能直接查詢答案直接抄襲的有的資料不得當,最終將得不償失反而會讓自己繞彎路滿意採納奧有疑問請追問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怎樣選材文庫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抄情境的描述,在襲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

歷史七年級上冊重點題,七年級上冊歷史重點題型

古代中國的對外關係包括中國與亞非歐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 經濟 文化交往,以及侵略與反侵略的鬥爭。在這個過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結合下列有關隋朝至清朝時期的對外關係的兩 片,回答下列問題 liu you xiang 世界歷史,中國近代歷史。歐洲歷史,美國曆史。大體如此吧。請問是什麼版本的,不...

七年級下冊歷史13課,七年級歷史下11課

七年級歷史下11課 歷史 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2.沿革,來歷。3.過去的事實。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對映。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對映,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