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化理論(中學化學)化學 無機 理論 關於雜化軌道理論(請認真作答)

2025-04-27 17:55:03 字數 3758 閱讀 2004

1樓:公叔莎莉委靚

二樓的錯誤!(你可能記錯了吧,或是錯誤理解,或是老師錯)

雜化軌道只用於形成σ

鍵,雜化軌道是對要研究的中心原子而言的,即是它自己形成(採用)的。

sp雜化有兩個軌道,若還有唯神剩餘軌道未參與雜化,則它們可以「肩並肩」重疊,形成π鍵。

sp2雜化有三個軌道,——

sp3雜化有四個軌道,——

要看乙個原子連有幾個單鍵,還要注意孤對電子單獨佔據乙個軌謹念道的情況,2個單鍵,且未剩餘孤對電子,則是sp雜化,3個單鍵,……則是sp2雜化,4個單鍵,……則是sp3雜化。

ch2=ch2 sp2

hc≡ch sp

ch3—ch3 sp3

注:採用雜化的原子為碳原子)

還有更復雜的雜化祥山困,如sp2d、sp3d、sp3d2

3樓,不是這麼簡單啊。

判斷分子在空間的構型應該用價電子軌道互斥理論(vsepr),很複雜的。

sp3雜化軌道形成的分子只能說是「四面體」,正四面體只是一種特殊情況,sp3雜化的分子構型典型的還有「v」型和「三角錐」型的。

2樓:朋珍瑞潮靖

那個也有一種雀頃侍很簡單的記法啊。

只需要乎運看它是否含有單鍵,雙鍵和叄鍵就可以簡單判斷了。

單鍵---sp

雙鍵---sp2

叄鍵---sp3

以前老師告訴我們這個頃吵簡單記法。。。總體上可以。。。

而且這個雜化型別現在已經不考啦。

化學·無機·理論:關於雜化軌道理論(請認真作答)

3樓:諶恆牢俏

1.雜化軌道理論和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等一樣,都只是提出的設想,並未能得以完全用實驗證實。

2.雜化軌道理論是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無法解釋多電子分子和多電子離子的空間構型時鮑林和斯萊特提出的。

3.雜化軌道理論無法解釋單電子共價鍵和三電子共價鍵的形成(所以才有了分子軌道理論的提出)

化學雜化軌道理論

4樓:匿名使用者

雜化軌道數目的演算法,利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很容易。

包括等性雜化和不等性雜化,都與「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結合在一起討論。

5樓:匿名使用者

雜化是指在形成分子時,由於原子的相互影響。

誰能把化學的雜化方式詳細講講?

6樓:僑賢出水

可以用價層電子。

對互斥理論來判斷。

就是數乙個分子的價層電子總數搏睜(各個原子最外層電子總數),總數除以2就是軌道數。

2個軌道就是sp雜化。

3個就是sp2,4個就是sp3,5個是sp3d,6個是sp3d2(後面兩個高中不要求掌握)

對配譽於中心原子來說,價層電子就基賣歲是其最外層電子,例如c是4個,n是5個,o是6個。

對於非中心原子來說,鹵素和h是1個,o是0個。

例如ch4,c的最外層4個電子,h1個,所以ch4價層電子總數是4+4*1=8,所以軌道數是4,屬於sp3雜化。

又如nh3,n5個,h1個,價層電子總數5+1*3=8,軌道數4,也是sp3雜化。

so2,s6個,o0個,價層電子總數6,軌道數3,屬sp2雜化。

becl2,be2個,cl1個,價層電子數4,軌道數2,屬sp雜化。

誰能夠詳細地介紹一下雜化的過程與原理

7樓:候虎端家馨

乙個原子中的幾個原子軌道。

經過再分配隱兄山而組成的互相等同的軌道。原子在化合成分子的過程中,根據原子的成鍵要求,在周圍原子影響下,將原有的原子軌道進一步線性組合成新的原子軌道。這種在乙個原塵局子中不同原子軌道的線性組合,稱為原子軌道的雜化。

雜化後的原子軌道稱為雜化軌道。

雜化時,軌道的數目不變,軌道在空間的分佈方向和分佈情況發生改變。組合所得的雜化軌道一般均和其他原子形成較強的σ鍵。

或安排孤對電子。

而不會以空的雜化軌道的形式存在。在某個原子的幾個雜化軌道中,參與雜化的s、p、d等成分相等,稱為等性雜化軌道;若不相等,稱為不等性雜灶中化軌道。

雜化軌道具有和s,p等原子軌道相同的性質,必須滿足正交,歸一性。

8樓:秒懂百科

雜化:原子形指瞎成分子過程唯脊空中野舉的理論解釋。

對雜化理論的幾個問題

9樓:卓傲桖

電子雲是到處都有,這個結構是不考慮和h形成共價鍵的電子,也就是說sp3不等性雜化是沒看其他的三個方向的,只考慮了孤對電子的軌道。

二氧化碳是sp雜化的原因是有兩個平行的碳氧雙鍵,而且碳上沒有多餘的電子,類似於炔碳,炔碳是sp雜化樓主理解吧。no2是不等性sp2雜化的問題就是n上還有乙個孤電子,要用軌道裝他,所以是不等性的sp2雜化。

鍵肯定是有斥力的,西格瑪鍵也有,只是大小的問題。

關於你的這個公式,這個實際上是關於鍵級的計算公式,如果說是用來判斷是否有雜化,我是不敢苟同,始終認為要從具體的分子結構出發,如果是不滿足價鍵理論,那麼我基本判斷是有雜化,比如價鍵理論解釋不了ch4的正四面體結構。

sf6的空間睜型構型是正八面體,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用兩條3d軌道的話能形成這樣磨消的穩定空間關係,這時候的能量上的差別就被忽視了。

根據vsepr(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相互排斥而儘量彼此遠離,使分子儘量採取對稱結構,這就是對孤對電子位置的解釋。

反鍵軌道伴隨成鍵軌道,前者的能量比後者高,分子形成的時候,先填充成鍵軌道,再進入反鍵軌道。至於非鍵軌道,就是除了成鍵和反鍵的軌道,能量和原子軌道能量沒有明顯差別。

純手打,望,不悉遊猜懂請追問。

真心累死了。

雜化的概念

10樓:詩書妙筆生花

軌道雜化理論是指的原子軌道雜化理論。我們知道原子的核外電子是排布在不同能級的原子軌道上面的,比如s軌道p軌道等等,原子在形成分子時,為了增強成鍵能力(使成鍵之後能量最低則最穩定),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不同型別的原子軌道重新組合,形成能量、形狀和方向與原軌道不同的新的原子軌道(這種軌道的能量都比沒有雜化以前的能量要低)。比如sp雜化、sp2雜化等等,這種原子軌道重新組合的過程稱為原子軌道的雜化,所形成的新的原子軌道稱為雜化軌道。

形成雜化軌道之後再與其他的原子結合使得整個的分子能量降低,達到穩定的狀態。

價層電子互斥理論主要是用來解釋一些分子的空間結構的理論,在考慮乙個分子(多原子)的空間結構的時候除了考慮它的組成原子之間的大小排列等關係外,還要考慮到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它對其它原子有排斥的作用,從而使得分子或是原子團具有不同的空間結構。如平面型、三角錐形等等。

至於分子軌道理論要點有以下三點:第一,原子形成分子後,電子就不再侷限於個別原子的原子軌道,而是從屬於整個分子的分子軌道。所以分子軌道強調分子的整體性,換句話說在形成分子之後我們考慮它們時就不能乙個原子乙個原子來孤立考慮,電子也要在其形成的分子軌道中來考慮,不能再用什麼原子外層電子排布希麼的來看了。

第二,分子軌道中電子的分佈也和原子中的電子分佈一樣,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最多乙個分子軌道兩個電子)、能量最低原理(按照排布之後能量要最低,大學會學到反鍵軌道知識等等,那時就知道為什麼要能量最低)和洪特規則(乙個軌道的電子要自旋相反,這和軌道的自旋量子數有關,結構化學中會學到)。在分子軌道中電子可以配對,也可以不配對(分子形成之後會有自旋的單電子存在,它們是不配對的,所有會有順磁和反磁的分子)。第三,分子軌道可以近似地通過原子軌道的線性組合而得到比如s軌道和s軌道組成σ分子軌道。

分子軌道的數目等於組合前各原子軌道數目之和。

中學化學,金屬鎂的全部性質。

鎂屬於元素週期表上的iia族鹼土金屬元素。具有銀白色光澤,略有延展性。鎂的密度小,離子化傾向大。在空氣中,鎂的表面會生成一層很薄的氧化膜,使空氣很難與它反應。鎂和醇 水反應能夠生成氫氣。粉末或帶狀的鎂在空氣中燃燒時會發出強烈的白光。在氮氣中進行高溫加熱,鎂會生成氮化鎂 mgn 鎂也可以和鹵素發生強烈...

A I分別表示中學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係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物 生成物沒有列出)

1 fe 2 fecl2al 2o3 3 8al 3fe3o 44al2o 3 9fe4fe oh 2 o2 2h 2o 4fe oh 3試題分析 由g是一種 兩性氧化物 可知為al2o 3,由圖可知j為naalo 2,al2o 3電解後得到al和o 2,i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可知,i為al,h為o2...

哪些離子在溶液中有顏色,中學化學 在水溶液中顯示顏色的金屬離子有什麼?各顯什麼顏色?

銅離子 藍色 亞鐵離子 淺綠色 錳離子 淺粉色 高錳酸根離子 紫紅色 鎘離子 藍綠色 1 銅離子 銅離子是由銅原子失去最外層的兩個電子得到的,顯正2價,書寫為cu 通常顯藍色,銅離子cu 在水溶液中實際上是以水合離子 cu ho 的形式存在的,水合銅離子呈藍色,所以我們常見的銅鹽溶液大多呈藍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