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返青期才發現播種密度過大,麥地裡密不透風,還需採取什麼措施嗎?

2025-04-30 12:00:02 字數 5873 閱讀 2353

1樓:葡萄甜心巧克力

其實小麥播種的時候在我們國家大部分農民,播種密度,用種量都要比推薦的用量要大一些。比如沿淮地區,由於種植習慣的養成很多小麥適期播種用種量都在35至50斤一畝地。

這樣後期一旦雨水合適,氣溫適宜就會造成播種密度過大,小麥畝苗數過多,群體密度高的甚至達到100~120萬每畝,而正常產量或高產田塊小麥群體應該在40-45萬畝,因此差異特別大。

從返青開始到起身之前,時間歷時約乙個月,屬於小麥苗期階段的最後乙個時期,稱「小麥返青期」,小麥在這個時期的生長主要是生念虛滾根、長葉和分櫱。

此時的農事管理主要是促使小麥晚弱苗公升級、控制旺苗徒長、調節群體大小和決定成穗率高低的重要時期,也是小麥病蟲害防治的關鍵階段。如果此時小麥群體過大,到後期很容易就會造成小麥倒伏或者無法高產。

如果此時小麥群體過大,到後期很容易就會造成小麥倒伏或者無法高產。

1、容易滋生病蟲害。尤其是像小麥紋枯病,仔餘該病由於群體密度大導致田間鬱閉,通風條件差就會容易滋生病菌。小麥蚜蟲也會由於密度過大,食料條件豐富,大量繁殖。

2、容易造成後期小麥倒伏。一是紋枯病嚴重的話後期就會出現侵染莖稈出現倒伏了;二是群體過多小麥吸收養分不足,莖幹柔韌性不足,而田間鬱閉密不透風,遇大風天氣就會容易倒伏。

3、造成產量損失。一是群體過多自然單個群體吸收的氮磷鉀等營養不足,群體之間譽銷爭肥爭光,後期無法出現大穗頭,只能是很多小穗且灌漿不飽滿。

因此小麥返青後,田間密不透風就要及時抓住返青期的田間管理措施,通過返青期農事操作比如中耕鎮壓,調節控旺,氮肥後移等技術壓低小麥群體密度。

早春麥田鎮壓是一項控旺轉壯的過程,是提墒節水的重要農藝措施。因此,對長勢過旺麥田一定要在返青至起身期多次鎮壓,以抑制地上部生長,控旺轉壯防倒伏。

鎮壓選擇晴天中午前後進行,注意地溼不壓,有露水或土壤結冰時不壓,多次鎮壓方向保持一致。

除此之外,中耕鎮壓還可以防旱保墒,預防凍害,特別是粘土地更重要,下田多中耕,早中耕起到提溫保墒效果,對因整地質量差,小麥根系被前茬作物根茬和暗坷垃架空的麥田,通過鎮壓粉碎坷垃,彌補裂縫,增加土壤緊實度,使小麥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提高小麥抗逆性。

2樓:自己起名字

有的人會噴灑藥劑來控制他們的生長。如果你不嫌辛苦的話,可以嘗試一下人工的間接隔苗。

農業知識,小麥種晚了應釆取什麼補救措施?

3樓:我叫蕭笑

小麥播種過晚會導致分蘗不夠,可以採取下面的措施補救。

1、澆水。給予小麥充足的水分,有助於小麥分櫱增多(適量就有,不是越多越好),不過關於澆水的問題,澆水我個人意見沒有早晚之分,地裡乾旱就早澆,地裡墒情還不錯,就晚澆,並不是說有乙個確切的時間,比如,某個區域,在冬天的時候雨雪都非常少,地裡的小麥經過乙個冬季後,因乾旱導致發黃發蔫,分櫱少,你說這個時候,還要等別人說可以澆的時候再澆,那不就耽誤事了。

2、追肥。小麥分櫱少,就好比人在生長過程中,發育不均衡一樣,這個時候就會補充應有的營養,缺鈣補鈣,卻鋅補鋅,同樣的,小麥也是一樣,在生長中,氮磷鉀是離不開的,其他的微量元素也比較重要,所以,分櫱少,追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小麥是喜氮作物,一般追肥時使用尿素即可,當然,新增其他元素就更好了。

3、一噴三防。

也就是說在生長過程中相比正常的麥株在抵抗病蟲害方面要弱一些,所以這個時候的病蟲害防治,一定要多加註意,然後在補充一些葉面肥,給予小麥更多的營養,促進其分櫱,達到正常的生長狀況,保證其最終的產量。以上3點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幫助,其實小麥因播種晚出現了分櫱較少的情況後,也不要慌,後期精心管理,產量一樣能跟得上,就看朋友們是否勤快了。

4樓:匿名使用者

1、澆水。

給予小麥充足的水分,有助於小麥分櫱增多(適量就有,不是越多越好),不過關於澆水的問題,澆水我個人意見沒有早晚之分,地裡乾旱就早澆,地裡墒情還不錯,就晚澆,並不是說有乙個確切的時間,比如,某個區域,在冬天的時候雨雪都非常少,地裡的小麥經過乙個冬季後,因乾旱導致發黃發蔫,分櫱少,你說這個時候,還要等別人說可以澆的時候再澆,那不就耽誤事了。

2、追肥。小麥分櫱少,就好比人在生長過程中,發育不均衡一樣,這個時候就會補充應有的營養,缺鈣補鈣,卻鋅補鋅,同樣的,小麥也是一樣,在生長中,氮磷鉀是離不開的,其他的微量元素也比較重要,所以,分櫱少,追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小麥是喜氮作物,一般追肥時使用尿素即可,當然,新增其他元素就更好了。

農業知識,小麥種晚了應釆取什麼補救措施?

5樓:

摘要。1、澆水。

給予小麥充足的水分,有助於小麥分櫱增多(適量就有,不是越多越好),不過關於澆水的問題,有不少朋友留言問小幫手,到底是晚澆好還是早澆好,其實,澆水我個人意見沒有早晚之分,地裡乾旱就早澆,地裡墒情還不錯,就晚澆,並不是說有乙個確切的時間,比如,某個區域,在冬天的時候雨雪都非常少,地裡的小麥經過乙個冬季後,因乾旱導致發黃發蔫,分櫱少,你說這個時候,還要等別人說可以澆的時候再澆,那不就耽誤事了。

2、追肥。小麥分櫱少,就好比人在生長過程中,發育不均衡一樣,這個時候就會補充應有的營養,卻鈣補鈣,卻鋅補鋅,同樣的,小麥也是一樣,在生長中,氮磷鉀是離不開的,其他的微量元素也比較重要,所以,分櫱少,追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小麥是喜氮作物,一般追肥時使用尿素即可,當然,新增其他元素就更好了。

農業知識,小麥種晚了應釆取什麼補救措施?

1、澆水給予小麥充足的水分,有助於小麥分櫱增多(適量就有,不是越多越好),不過關於澆水的問題,有不少朋友留言問小幫手,到底是晚澆好還是早澆好,其實,澆水我個人意見沒有早晚之分,地裡乾旱就早澆,地裡墒情還不錯,就晚澆,並不是咐皮拆說有乙個確切的時間,比如,某個區域,在冬天的時候雨雪都非常少,地裡的小麥經過乙個冬季後,因乾旱導致發黃發蔫,分櫱少,你說這個時候,還要等別人說可以澆的時候再澆,那不就耽誤事了。2、追肥小麥分櫱衡棗少,就握首好比人在生長過程中,發育不均衡一樣,這個時候就會補充應有的營養,卻鈣補鈣,卻鋅補鋅,同樣的,小麥也是一樣,在生長中,氮磷鉀是離不開的,其他的微量元素也比較重要,所以,分櫱少,追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小麥是喜氮作物,一般追肥時使用尿素即可,當然,新增其他元素就更好了。

3、一噴三防什麼是小麥一噴三防?都是用哪些藥劑?關於這個事,衝灶小幫手上篇文章中已詳細說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查辯帶看,小麥分散灶扮櫱少,也就是說在生長過程中相比正常的麥株在抵抗病蟲害父母要弱一些,所以這個時候的病蟲害防治,一定要多加註意,然後在補充一些葉面肥,給予小麥更多的營養,促進其分櫱,達到正常的生長狀況,保證其最終的產量。

小麥種植很普遍,秋播小麥種子有什麼方法處理?

6樓:李佳楠那男

可以用防蟲處理、防病處理、防旱處理、微肥處理、生長調節劑這五種方法,通常採用的方法就是把種子泡在這些溶液裡。

7樓:pan小

1、抗旱處理法。在50千克清水中加入3千克粉碎的過磷酸鈣,用木棒攪動,然後靜置,將澄清液傾於另一容器中,即為6%的過磷酸鈣浸出液,再加入50克硼酸攪勻,即為磷硼混合液。按種子風乾重量的10%噴灑磷硼混合液,邊噴灑邊翻動種子,要求每粒種子都均勻地泡到溶液。

2、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法。用福樂定浸種每千克小麥種子取1毫公升原液加2千克水稀釋混勻,浸沒種子8~24小時,取出種子陰乾以便播種。此法浸種可增強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增強小麥生長勢和生命力。

8樓:行樂

首先就是需要先對於種子進行乙個處理,最應該做的就是進行消毒處理,這樣在種植小麥種子的時候也能夠更快的發芽,而且能夠快速的生長。

9樓:會飛的大牛牛

按種子風乾重量的10%噴灑磷硼混合溶液,邊噴灑邊翻動種子,要求每粒種子均勻浸泡在溶液中。用這種方法處理種子後,植物的吸水保水能力增強,有利於保護植物原生質體,表現出耐旱性。

10樓:戶冰鑲

小麥種子播前處理。

做好種子包衣、藥劑拌種,可以防治或推遲小麥根腐病、莖基腐病、紋枯病等病害的發病時間,減輕秋苗發病,壓低越冬菌源,同時控制苗期地下害蟲危害。提倡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預防苗期病蟲害。沒有用種衣劑包衣的種子要用藥劑拌種。

11樓:辛格

可以選擇防蟲處理法,這樣播出去的小麥不會受到害蟲的侵害,而且也會提高產量。

12樓:教育知識之家

防蟲處理法。對小麥地下害蟲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可採用1605乳劑拌種,悶4~6小時;或用辛硫磷乳劑拌種,堆悶4小時以上。同時還可滅蚜蟲,灰飛蝨,兼治黃矮病,叢矮病。

冬小麥順種上,春天種什麼不影響秋播

13樓:

冬小麥順種上,春天種什麼不影響秋播。

冬小麥因天旱,天澇種㎴上。春天可以種很多作物,春天就是播種的季節。今年秋天,秋雨連棉,現在正是種小麥最佳時間,但田地裡幾乎成了湖泊,㎴要說機械化作用,人都進不了地,對冬小麥播種帶來很大困難。

頌純辯這種自然現象人是無能為力,但心可放寬可把它當作褲指給地休耕,開春種本直邊會有大野缺豐收。

小麥返青早晚跟麥種有關係嗎?

14樓:豪萬稼農業

小麥返青老祥早晚的時間與麥種有一定的關係,不同的麥種其返青時間也會有所差異。但是返青的時間還受到生長環境、氣候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一般來說,早熟型小麥侍盯搏品種返青時間則敬比晚熟型小麥品種要早。早熟型小麥品種的生長期較短,而晚熟型小麥品種的生長期較長,因此返青的時間也會晚一些。

此外,返青時間還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小麥返青的時間會較早;而在乾旱和低溫的條件下,小麥返青時間則會較晚。

因此,在種植小麥時,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種植品種的特點來合理安排小麥的生長和發育,以獲得最佳的產量和質量。

15樓:柳浪聞鶯

小麥返青早晚跟麥種有關係。

但跟氣溫比往年偏高關係更大。

今年陝西南部、山東西南部、河南大部、安徽西北部冬小麥已返青,總體接近常年,陝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等地偏早3至7天。

小麥種植技術

該作物在酸和微鹼磨碼爛性土壤上都能較好地生長,但最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為至。

耕作與整地。

旱地該作物的整地要立足於逐年加深耕層,結合增施有機肥料,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複種形式進行整地。即前作收穫較早者,如春玉公尺、高粱、菸草等,收穫應首先淺耕滅茬,然後深翻炕土,使殘茬爛並接納秋雨,雨後淺耙,減少蒸發;另一類如甘薯,棉花等,收穫時間緊迫,如果用常規之法,勢必貽誤播期,這是西南區該作物低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模洞在前作後期行間鬆土保墒,種麥時再耕細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種等連續作業,保證該作物適時播種。

高產技術。1、注意選擇高肥水地塊。高產優質該作物品種要求土壤養分必須全面、充足,才能滿足其高產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擇地力高、水澆條件好的地塊,要增施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

2、注意適期晚播,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的基本苗。要防瞎漏止播量過大,造成後期管理被動。

3、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節肥。推廣的優質該作物品種,有的不抗倒伏,特別對於群體過大的麥田,在返青至拔節前須進行一次化控處理,可噴施多效唑或麥業豐。要重施起身拔節肥,控制多餘下落穗的形成,促進穗大粒多。

4、注意澆好灌漿水,麥黃水,噴施葉面肥,防止早衰。澆好灌漿水,對於增粒重、預防乾熱風有重要作用。天氣乾旱,運用麥黃水,有利於下茬套種,防止早衰。

在5月上中旬,結合防治病蟲害,噴2至3次葉面肥,如至磷酸二氫鉀,能減輕乾熱風危害,增產效果明顯。

5、注意防治病蟲害。一般說優質該作物更易遭受病蟲害,如該作物紋古病、白粉病,蚜蟲比常規品種發生早且重。應根據**預報,及早防治。

6、在該作物剛破口、抽穗揚花前約達60%至70%的時候噴施一次該作物寶,啟用該作物內生物酶活性,促進協調生長,增強功能葉光合作用,明顯減少空秕率,提高結實率及千粒重,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

小麥返青後,導致小麥長勢弱的誘因都有哪些?

天氣氣溫逐漸緩和和公升高也正是小麥變綠的高峰期。這段時間對小麥的水和肥料的管理和施肥要及時適當地放入適量。威廉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 天 至於以後,可以施用小麥灰綠肥,在施用好的同時,或者先施用後澆,村裡小江有以下陳述。從麥田地塊看土壤情況,施肥前或施肥後要澆水。小麥株生長比較旺盛,整個地塊水分比較好,葉...

水稻返青期施肥時該注意哪些問題?

返青肥。顧名思義就是促進秧苗返青 新發根系的肥料。水稻的返青期會因為秧苗素質 田面水分 溫度等原因而有所區別。在氣溫度左右時移栽的健康秧苗大概天就能返青,對於一些壯苗可能當天就能返青 如果移栽時氣溫較低,可能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返青 如果移栽時田面缺水,移栽後也沒有補充扶苗水,秧苗返青的速度也會很慢。...

小麥拔節期是什麼時候?拔節期如何促進小麥成長?

小麥拔節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也就是當小麥基部節間冒出地面2cm左右時進入拔節期。小麥拔節期至抽穗前是生長速度較快的時期,為提高穗量和結實率,可根據小麥的生長情小麥 清明掛紙錢 立夏麥呲牙 正好一個月。芒種見麥茬 又是一個月,這小麥一個月就是一個節點。從返青到掛紙錢是一個月,從掛紙錢到吡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