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等風來
崇禎三年,即西元1630年,明朝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薊遼督師袁崇煥被以通敵罪凌遲處死,年僅46歲。
袁崇煥死後,崇禎帝的人生路越走越窄,最終在煤山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殉國,276年的大明王朝走進了歷史的墳墓。
很多人說,崇禎帝不該是亡國之君,卻做了很多亡國之君做的錯事,其中之一就是誤殺袁崇煥。很多人都惋惜地說:如果袁崇煥不死,大明王朝就不會那麼早滅亡。
現在,咱就來假設一下:袁崇煥如果沒有被崇禎處死,而是繼續鎮守在抗清第一線,明朝真的不會滅亡嗎?
有人說,崇禎帝是史上最苦的亡國皇帝之一,因為他面臨的形勢實在是太複雜了。
明朝當時有兩大敵人,一是關外的後金;二是關內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後金之腔頃於明朝的威脅是戰術性的,至少以當時的國力對比來看,後金還沒有滅亡神圓巧明朝的綜合實力;而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國內到處遊蕩,消耗著明朝大量的政治資源、經濟資源、軍事資源,是明朝最危險的戰略性敵人。
當然,說後金只對明朝構成戰術性威脅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薊遼前線能守得住,否則,再次上演瓦刺軍兵圍北京城的歷史,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那麼,誰能守住薊遼呢?首選就是袁崇煥。
袁崇煥不但軍事能力強,而且有相當的政治敏銳度。比如努爾哈赤死後,袁崇煥派人弔唁,實則打探後金的內部情況。皇太極繼位後,袁崇煥的態度也是與後金議和,此舉非常有必要,因為明朝雖然整體實力強於後金,但明朝還要分心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因此在跟後金遊鍵的較量中,其實是處於劣勢的。
袁崇煥如果依然在薊遼前線坐鎮,以他的能力是足以對付後金的。袁崇煥與皇太極議和成功後,皇太極把注意力放在了朝鮮半島,跨過鴨綠江打朝鮮去了,明朝北線防禦體系的壓力頓時減輕了不少。
皇太極征服朝鮮後,先是給袁崇煥寫信,信裡先講了後金為何出兵朝鮮,然後把袁崇煥罵了一頓,說:「爾詭言修好,仍遣哨卒偵視,修葺城堡。我國將帥,實以此致疑。
夫講信修睦,必藉物以成禮,我豈貪而利此,使爾國力不支?可減其半,歲時餽答,當如前議,則兩國之福也。」
這是典型的敲詐,但也是皇太極對袁崇煥的一種無奈回應。袁崇煥根本不吃皇太極這一套,仍然築城作為回應,氣得皇太極破口大罵,卻又無可奈何。
2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會。袁崇煥死不死和明朝滅亡沒有關係,明朝滅亡是因為李自成軍隊,袁崇煥在邊境抵抗清軍來不及救助明朝。
3樓:網友
還是會滅亡,袁崇煥救不了大明。1.最開始三方夾攻後金,後金處境堪憂。後金進褲鋒攻朝鮮和蒙古的時候,枝豎袁崇煥都沒有動作,失去了兩個強大的盟友。
2.遼東大饑荒時期,不去抓住機會進攻,卻賣糧食給後金控制下的蒙古。這些糧食最後流入了後金。
3.明朝內猛純大部腐敗,使得民不聊生,軍隊待遇也差,長期不發軍餉。國庫空虛。
4樓:陽光的
會的,當時的明朝已經是強弩之末,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袁世拆返崇煥繼續受到重用可能會延緩滅搜飢亡但是滅亡是一御戚定的。
明朝袁崇煥不死,袁崇煥不死明朝會滅亡嗎。
袁崇煥是進士出身,後被派往東北守邊,說實話,對於他到底有多少軍事才能,還真的不好說,畢竟他手底下掌握的已經是明朝最後能拿得出手來的軍隊了,幾乎稱得上是舉全國之力供養的一隻精銳部隊,用這樣的軍隊又是守城,想打出歷史上的那些著名戰役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就像歷史上那樣,直到明朝滅亡清軍也沒有攻破山海關...
袁崇煥不死明朝會滅亡嗎,想請教下!!袁崇煥的死和明朝滅亡有必然聯絡嗎??
會的,因為此時的明朝氣數已盡,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外有皇太極虎視眈眈。就像當年明月先生所說袁崇煥並不是一個能改變歷史的人,詳解可以參照當年明月的 明朝那些事兒 第7部望採納 會的,明朝的積蓄被嘉靖萬曆敗的精光了,崇禎時期國庫已經沒錢了 會,原因是張獻忠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已經有不可抵擋的形勢 袁崇...
如果袁崇煥不死,明朝就能抗住清軍嗎?
就算袁崇煥不死,明朝晚年國內的局勢也十分緊張,朝廷衰敗,宦官當權,長年戰亂讓各路農民起義軍紛紛舉旗起義,希望可以推翻明王朝,袁崇煥的死只是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而已。不會的,因為當時的明朝實力已經很差了,再加上不斷有起義軍在和朝廷作戰,明朝政權已經是風雨飄搖,即使袁崇煥不死,明朝也抵擋不了強大的清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