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開始於哪一年
1樓:吱吱愛教育
新中國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開始於1953年,是第乙個五年計劃實施的年份,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專案、生產力分佈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係等作出規劃和建設,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第乙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誌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解放初期,全國面臨著土地改革和鎮壓反革命的繁重任務;年輕的共和國面臨外敵入侵,要全民奮起抗美援朝;為了清除舊社會的遺毒,開展了社會改革。高等學校除了參與全國的重要活動以外,學校裡還開展了思想改造運動和涉及絕大多數學校的院系調整。
中國最初為什麼選擇計劃經濟體制?
2樓:網友
新巧激中國之所以最初選擇和建立的是傳統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一是對社會主義理論認識上的制約,把計劃經濟看成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把單世基一的計劃調節看作經濟執行的唯一機制;
二是由於缺乏經驗,照搬了蘇聯模式。
客觀的因素主要來自三方面:
一是社會所有制結構單一化的影響;
二是建國初期由穩定物價的鬥爭而帶來的商業和財政金融管理。
集中統一化的影響;
三是發展戰略。
和經濟自身環境的影響。
上述主觀因素並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決定當初選擇的更主要的孝返襪是客觀因素。正是因為以上背景因素,計劃經濟就成為新中國唯一的選擇。
為建設新中國 黨和**制定了國民經濟的什麼計劃
3樓:輪迴的記憶
一五計劃,即第乙個五年計劃,是指從1953年至1957年,新中國仿照蘇聯工業化模式實施的,第乙個為期五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新中國的第乙個五年計劃是根據黨的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提出的,其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單位為中心,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地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建立對於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到1957年底,第乙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國民經濟面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4樓:我是佩玉將將
我國制定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乙個五年計劃是指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逐步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計劃,在優先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原則下,對各種經濟成分的安排採取統籌兼顧的政策。
決定建國初期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最主要原因是
5樓:
答案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正是因為新中國剛建立時生產力水平很低,國民經濟是一片「爛攤子」,因此,凳慶只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集中國家的猜指力量,才能更好地穗粗配從事經濟恢復和政權鞏固工作。
新中國成立初期是指什麼時間段,新中國指的是那段時間建國初期指的是哪段時間
新中國於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100週年便是2049年10月1日。1949 1953 從建國到三大運動的結束算是初期。當然也有說56年三大改造後算的。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六年 可是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中國指的是那段時間 建國初期指的是哪段時間 新中國就是1949年10月1日建國,10月1日後開...
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以前都是說中國有「四萬萬同胞四萬萬同胞
4億 籠統的說法,就像是中國現在有14億多的人,卻說成14億萬。說成四萬萬是為了更好聽點,更加的文學化,還有一前的人喜歡這麼叫 你寫成數字,則為 400000000即4億人 其實以後類似的問題也可以這樣推 四億嘛,以前中國沒有 億 這個量詞概念 中國以前為什麼叫四萬萬同胞 因為在 時期中國總人口大約...
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以來建立的國防力量卻能成為捍衛國家主權的鋼鐵
國防的力量取決科技的 但先進的裝備能戰勝一個個血肉之軀,卻無法戰勝人類不朽的精神。任何敵人不能剝奪的只有堅強的信念,唯鋼鐵般的雙手和意志,使用什麼 都無所謂。神州莽莽,幻境粉陳,探幽發微,度心正反。如果說鋼鐵長城是國防力量,不如說是不屈的精神和不撓的毅力,這是構成國家強與弱的必要因素。新中國在黨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