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材料製備過程中表面活性劑起什麼作用

2025-05-01 03:05:11 字數 1205 閱讀 9518

1樓:戚菊有裳

給你點我畢業**的東西,建議你多看看文獻。

利用表面活性劑作分子模板合成了m41s系列的介孔材料,包括mcm-41(六方相)、mcm-48(立方相)和mcm-50(層狀機構)。該類介孔材料具有規則的介孔孔道(2-50

nm),比表面積可達到1000

m2/g,1992年mobil公司的研究者kresge,beck等[1,6]首次一步合成出具有規則孔道結構和窄孔徑分佈的新型中孔分子篩m41s系列材料,並提出了液晶模板機理。他們認為具有雙親水亂猜基團的表面活性劑,在水中達到臨界濃度時形成棒狀膠束,並規則排列成「液晶」結構,其憎水基向裡,帶電的親水基頭部伸向水中,當矽源物質加入時,通過靜電作用,矽酸根離子可以和表面活性劑離子結合,並附著在有機表面活性劑膠束的表面,形成在有機圓柱體表面的無機牆,兩者在溶液中同時沉澱下來,產物經水洗、乾燥、煅燒,雀陪橘除去有機物質,只留下骨架狀規則排列的矽酸鹽網路,從而形成介孔材料。

huo和stucky[18,19]認為三維有序的結構體系是有機和無機物種分子級的協同合作共組形成的,有機膠束加速無機物種的縮聚過程,而無機物種的縮聚反應對膠束形成類液晶相結構有序體又具有促進作用。他們提出了協同作用機理:在矽源加入之前,單個表面活性劑分子與球狀或棒狀膠束處於動態平衡之中,矽源加入後首先在液相中反應形成帶電荷的可溶性矽物種,此物種通過與表面活性劑膠束表面的同性離子發生交換而吸附在膠束表面,同時也和液相中表面活性劑分子作用形成新的無機-有機複合物,吸附的有矽物種的膠束和複合分子在離子鍵、氫鍵和分子間色散力的作用下,通過多重熱力學平衡最後形成具有穩定結構的介孔材料。

monnier等[20]在液晶模板模型基礎上提出了「電荷密度匹配機理」,主張有機、無機離子在介面處的電荷匹配。他們認為在mcm-41材料的合成過程中,溶液中首先形成的是由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陰離子矽源通過靜電吸引作用而成的層狀相,當矽源物種開始在介面沉積、聚集收縮時,無機相的負電荷密度下降。為了保證與表面活性劑之間的電荷密度平衡,帶正電表面活性劑親水端的有效頃團佔據面積增加,以達到電荷密度相匹配,層狀結構發生彎曲,層狀介孔結構轉變為六方相介孔結構,

2樓:鄞微蘭止巳

搜一下:介孔材料製備過程中表面活性劑起什麼作用。

可作為表面活性劑疏水基團的是()

3樓:胡老師談科技

a.直搜帆鏈世握雹烴基。

b.羧基。c.羥基。

d.磺酸基。

e.氨基。正皮緩確答案:a

問個弱弱的問題,製備鍋爐軟水過程中,什麼是反衝洗水

鍋爐軟化水裝置原理 由於水的硬度主要由鈣 鎂形成及表示,故一般採用陽離子交換樹脂 軟水器 將水中的ca2 mg2 形成水垢的主要成份 置換出來,隨著樹脂內ca2 mg2 的增加,樹脂去除ca2 mg2 的效能逐漸降低。當樹脂吸收一定量的鈣鎂離子之後,就必須進行再生,再生過程就是用鹽箱中的食鹽水沖洗樹...

基因組DNA製備過程中提取緩衝液有哪些成分,作用是什麼

ste 破壞細胞膜 核膜,分散好的真核生物組織 細胞在含sds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質 sds 可使組織蛋白與dna分子分離 edta 能抑制細胞中dnase的活性,使dna分子完整地以可溶形式存在於溶液中 酚 抽提除去蛋白質 氯仿 除去dna溶液中微量酚的汙染 異戊醇 可減少蛋白質變性操作...

在製備1溴丁烷的整歌實驗過程中提高產率的關鍵是什麼

催化劑 du環境 你在zhi說詳細點,包括你現dao在多大。回。是屬於什麼知識層面。本實驗主反應為可答逆反應,提高產率的措施是讓hbr過量,並用nabr和h2so4代替hbr 邊生成hbr 邊參與反應,這樣可提高hbr的利用率 h2so4還起到催化脫水作用。反應中,為防止反應物醇被蒸出,採用了迴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