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讓孩子更有責任感並向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2025-05-01 16:10:07 字數 4159 閱讀 4312

1樓:易有太一

首先,身教言傳是根本。孩子對於父母長輩的學習和模仿,所依託的是父母長輩平時的言行舉止,其他刻意的施教行為其實只能起到一些輔助作用。所以《老子》說「聖人行不言之教」。

至於責任感的培養,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負責的程度必須做到適可而止,過猶不及。負責太過則成為包辦以致溺愛,反而導致孩子的依賴性,不利於孩子責任感的養成。

人生,總是寫滿了走來與離去,聆聽歲月,輕捻那些遺落在指尖的光陰,回望那些印在流年裡的深深淺淺的生命的痕跡。讓好在回憶中依舊溫潤。讓心在歲月中靜好如初。

念起,便是生命中最美的風景。

2樓:不想放期

1.相信孩子,學會放手。

人被信任,其實他內心就有責任,如果不被信任,他的內心是沒有責任的。所以我們很多父母不停的嘮叨以及不停的催促,其實背後的本質邏輯是缺乏信任。讓孩子讀取到你對他的信任,孩子就會獲得巨大的力量。

久而久之,孩子不會清楚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2.給予表揚和鼓勵, 激發榮譽感。

孩子在小時候,如果經常受到來自外界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成就感也會得到很大的滿足,這樣會產生乙個正反饋機制,從而使得他們想做得更好。

3.從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

當孩子嘗試去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時候,他們也會發現自己身上的價值和潛能,這也是自我認可的乙個過程,能夠誘導他們想要做得更多更好,從而激發孩子去承擔更多的角色和任務。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將事情拆分成很多小的部分,讓孩子從小事情做起,每次只讓孩子完成相應的部分。正所謂完成大於完美,先讓孩子去做,然後再教他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完美。

4.讓孩子從小建立一種觀念: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

其次,我們需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多元化的社會需要不同種類的職業,職業沒有貴賤之分,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而已。每個職業都有價值,都有發展的廣闊空間和無盡的創新機會,只要用心,心懷工匠精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5.我們還要端正孩子的勞動態度,要主動積極、任勞任怨,我們更需要去培養孩子的勞動精神,勤勞、肯吃苦,奮鬥、講奉獻,同時要在勞動中錘鍊孩子的勞動品質,認真負責、吃苦耐勞。

6.接下來,還需要賦予孩子 從個人責任到家庭責任,從崗位責任到單位責任,從社會責任到民族責任,建立責任感。

7.最後,還可以通過讓孩子瞭解父母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艱辛。可適當地讓孩子瞭解一些父母的憂慮和難處,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共同參與,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所以,在適當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讓孩子體驗父母的工作,從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3樓:我是乙隻皮皮鴨

舉個例項,芳芳是班裡的第一名,有一次數學考了89分,回家之後被媽媽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認為他應該90分以上的。雖然對孩子的高要求非常正確,不可否認,潛意識裡會扼殺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心裡很不是滋味,造成負性激勵。

父母的退讓,孩子的榮耀。

記得很小的時候,跟爸爸掰手腕,總是掰不過他,使出了渾身解數,卻也沒有用,就是很氣。現在想起來卻也覺得再正常不過了,成年人總是要比孩子有力量,不管是在力氣方面還是在見識方面,所以這兩者的較量本來就是蟲臂拒轍。最終的結果哪怕是父母勝利,也並不是很光彩。

父母若要是考慮得周全一點,可以從奧數、圍棋等孩子擅長的方面去互動,讓孩子贏得榮耀感。千萬不能為了比賽的高低作為目的和孩子比賽。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心智和感情非常不成熟,這種的做法會讓孩子感到挫敗感,更有嚴重的成為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父母的嚴格,孩子的約束。

在有些家庭條件比較不錯的家庭,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一臺鋼琴,父親很快買了回來,不想吃家裡的麵條,馬上出去下餐廳……孩子從一生下來就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應得的。

還沒有成年的孩子在自我約束方面還不是很強,此時父母們再對孩子聽之任之,表面上是給了孩子更多自己做決定的機會,本質上卻讓孩子感到一種疏忽感,讓孩子認為父母對自己「不在乎」。

這就需要父母適當的嚴格和管教,讓孩子無形之中擁有一種被關照,被保護的感覺,孩子也會養成向父母請教的習慣,雙向回應,對家庭關係又有利。

4樓:小鹿兒童身心健康教育

首先,家長要做好榜樣。平時要表現出責任感,在表達對某些事物的評判時也要有正確的價值觀。

其次,可以通過一些書本、影視等作品,在潛移默化中傳遞正確地價值觀。

5樓:帳號已登出

第。一、父母要做好榜樣,做乙個有責任感的人,對孩子的養育責任、對婚姻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

第。二、給孩子盡責任的機會,如孩子自己的事兒讓他自己做,整理自己的玩具、床鋪、作業本、學習等。

第。三、培養孩子在家庭裡做力所能及家務,如吃完飯後刷碗、擦桌子,擇菜等,讓孩子對家庭有責任。

第。四、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以及遵守規則的能力。

第。五、父母要有正確的養育方式,用權威式的養育方式養育孩子。

第。六、培養孩子的愛心,允許孩子犯錯。

6樓:原來虎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陪伴孩子終生最重要的老師。

俗話說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乙個縮影,想要孩子有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第一項就是要自己先做到。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時父母因為心疼孩子,總是喜歡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這樣子只會讓孩子更依賴父母,覺得只要有父母在就行。

所以從小教導孩子自食其力很重要。例如小時候自己穿衣疊被子,讀書了整理房間書桌,從小事入手更容易養成好習慣。

在價值觀方面,可以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人。從交朋友開始,發現孩子的價值觀,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及時糾正。金錢方面,每月交給孩子定量的錢,要求孩子用錢記賬,這是乙個不錯的方法。

7樓:三六沖九

家長是孩子的人生第一位導師,給孩子做好榜樣,為人處事給孩子帶來正能量。

8樓:ok明敏明明哦你

以身作則,從小事上養成習慣,自己造成的後果,不要替他解決,可以輔助他解決,主要是要明白做任何事都要負責任。

9樓:龍雲秋月

古代先哲說得好:「言傳身教。」所以,父母要先自身做好,給孩子樹立乙個好的榜樣。

10樓:網友

正確的價值觀說的太泛,你要把價值觀量化!

就樓主第乙個問題來說什麼時候要有責任感,量化之後就好解決了,因為有了主攻方向,對症下藥!其一。

其二,小孩都是跟父母身體力學的,所以做父母的要給孩子做好表率,自然的!

11樓:夢想啟航一點通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要想孩子好要做到自制,要自己說到做到,要多教孩子一些古文古詩傳達正確的價值觀!

12樓:鮑逸

首先父母的三觀要正,才能帶好孩子。

父母該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和品質?

13樓:柏股鎖

家庭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是教給孩子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和品質:

1. 價值觀和道德觀:父母應該向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 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衛生習慣、尊重他人等,這悉埋做些習慣將對他們的一生產生積極影響。

3. 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孩子主動學習,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獨立應對未來的挑戰。

4. 溝通技巧:教育孩子學會有效溝通,包括傾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解決衝突等。良好的溝通技巧有助於他們在人際關係中取得成功。

5. 情緒管理:教育孩子學會識別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及同理他人的情緒。這有助於他們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6. 社會責任感:教育孩子關心社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鼓勵他們參與社群活動、志願服務等,培養他們的公民意識和團隊精神。

7. 批判性思維: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理性分析問題,做出明智的決液此策。

8. 培養自尊和自信:父母應該通過積極的鼓勵和支援,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這將使孩子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更有信心應對,有助於他們的成長和發展。

9. 獨立性:教育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將使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更加自信和從容。

10. 人際關係:教會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如合作、分享、尊重等。良好的人際關係將有助於他們在職場和社會中取得成功。

11. 學會解決問題和適應變化: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面對變化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

家庭教育是乙個持續的過程,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不斷睜衡調整和完善教育方法,以促進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長。

異地生活,如何讓老公更有家庭責任感

我以前跟我老公也是異地生活,久了沒在一起,突然覺得好陌生,感情淡了,現在每天生活在一起,一切又回到最初時,還是建議結婚後能不異地,還是儘量避免,親,祝家庭幸福 大多數的男人有了孩子之後就會變得很有責任感啊,你沒事的時候要經常讓孩子和他爸爸通 啊,哪怕孩子不會說話只是依依呀呀的,也能讓他感受到責任。兩...

異地生活,如何讓老公更有家庭責任感

異地生活會讓雙方都產有危機感,畢竟不在身邊,靠 聯絡的只是個人情況,實際發生的你卻不能看見,所以不管對方說什麼你也只能相信,慢慢的這種危機就會惡化,所以兩個人最好在乙個城市生活,你們兩個還是在一起商量一下吧。異地生活不容易。有時間多多聯絡。多多關心他。多多理解他。你能找他去嗎。要個孩子唄。嘿嘿。這樣...

如何培養社會責任感,怎樣培養社會責任感?

如何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這需要從以下做起 1 認清責任,樹立起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 2 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步養成負責任的習慣 3 學會在不同的責任面前進行選擇,分清責任的主次和輕重緩急,統籌兼顧 4 自覺遵紀守法,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社會秩序,營造一個和諧文明的社會氛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