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資訊傳遞的方式

2025-05-06 20:20:09 字數 2575 閱讀 6929

1樓:匿名使用者

漂流瓶和烽火和驛差。

從古至今資訊傳遞方式的演變(按出現的先後順序)

2樓:山東省飛飛

遠古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資訊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 靠驛差長途跋涉。

資訊傳遞速度慢、資訊形式單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

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裡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

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併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裡,再快要日行300裡,最快要求日馳500裡;步行人員日行50裡;逆水行船時,河行40裡,江行50裡,其它60裡;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裡。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裡他把驛騎比做流星。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訊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裡。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訊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資訊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現代 電報、**。

速度快、資訊單一文字。

當代 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資訊量大、資訊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

3樓:許多老鼠

資訊傳遞需要載體,載體在不同個體中傳遞,這就是資訊的傳遞。

動物之間傳遞資訊各種各樣,有接觸、聲音、資訊素等等,但我覺得你問的應該是人類文明出現之後的情況,否則沒有多大意義。

遠古的時候人類相互傳遞資訊靠簡單的語言,這時候的語言聲調變化很單調,表達的資訊很少;晚些時候人們開始用各種天然顏料作畫交流,還有結繩記事互相傳遞資訊;當真正的語言出現以後,人們在各種介質(比如石頭、竹片、木片、羊皮、織物等等)上書寫;戰爭中也可以用烽火來傳遞訊息;當電出現以後,人們用**電報傳遞資訊;當計算機技術出現後,人們利用數位化形式傳遞資訊,未來資訊傳遞方式將更加多樣化,我國十三五期間將實現量子通訊實用化和商業化,遙遠的未來引力波也可以用來傳遞資訊。

4樓:再見溫柔的晚安

擊鼓(遠古)-郵驛(西周)- 烽火(商) -孔明燈(三國)-旗語(14-15世紀) -信鴿(不詳)-風箏(春秋)-書信(有文字開始)-電報1837 -**1875 -衛星** -計算機網路。

5樓:網友

春秋:風煙臺【烽火狼煙】 (春秋》)

戰國:快馬【八百里加急】(《戰國策》)

西漢:鴿子【飛鴿傳書】(但最早有記載的是《山海經》)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和美國:電報。

1876年的美國:**。

20世紀:電腦。

從古至今資訊傳遞方式的演變(按出現的先後順序)

6樓:娛樂解說課

擊鼓(遠古)-郵驛(西周)- 烽火(商) -孔明燈(三國)-旗語(14-15世紀) -信鴿(不詳)-風箏(春秋)-書信(有文字開始)-電報1837 -**1875 -衛星** -計算機網路。

資訊傳遞是指人們通過聲音、文字、影象或者動作相互溝通訊息的意思。資訊傳遞研究的是什麼人,向誰說什麼,用什麼方式說,通過什麼途徑說,達到什麼目的。

資訊傳遞程式中有三個基本環節。第乙個環節是傳達人,必須把資訊譯出,成為接受人所能懂得的語言或影象等。第二個環節是接受人(消費者)要把資訊轉化為自己所能理解的解釋,稱為「譯進」。

第三個環節是接受人(消費者)對資訊的反應,要再傳遞給傳達人(銷售經理),稱為反饋。

7樓:網友

最開始的,(春秋) 記載。風煙臺。 主要事快速傳達,戰事訊息。

戰國冊,記載,在戰場上快速向前後方傳遞訊息。為 快馬。。記有稱(八百里加急)

後來因為這樣的長途馬受不了。所以,在漢書裡有記。千里馬故行千里。但長途不停必精疲力盡。

所以在,各個關卡增加,驛亭。``以便換馬。後來明朝時候。又有人以愛養鳥。知有一鳥識途 名。

鴿。後來取名為信鴿。 然後,在現代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就開始有了,電報。後來又有了**。

在後來又有了手機。衛星等等的。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式有哪些,古人傳遞資訊的方式有哪些

遠古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資訊傳遞速度慢 不精確。古代靠驛差長途跋涉 資訊傳遞速度慢 資訊形式單一。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大約有以下幾種 1 羽檄 插有羽毛的書信多用於戰事緊急。2 雞毛信 一般用於民間。3 羽書 用於徵調軍隊。4 信鴿傳書 所說的飛鴿傳書 5 快馬傳書。6 傳竹筒 官家,民間都用,類似現...

古代的傳遞資訊方式,急的,古代人傳遞資訊的方式有哪些?

鐘鼓 煙火 鴿子 旗語 狼煙 一個是信件,由郵差來發放,騎馬到每個驛站,再換馬,最後把信送到 還有就是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將信綁在信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 還有些比較不正規的就是傳言,說書等等,人們相互傳言將資訊傳播 或者說書的先生將某些事編成書詞,...

現代資訊傳遞的方式和故事,現代和古代資訊傳遞方式的故事!

資訊傳遞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按照流向的不同,可以有單向傳遞 反饋傳遞和雙向傳遞三種方式。單向傳遞是傳遞者到接收者的單方向傳遞,如組織內部下達各種簡報,上報各種報表,報紙上公佈各種行政法規和行政命令等。反饋傳遞是選由接收者向傳遞者提出要求,再由傳遞者將資訊傳給接收者的方式,如下級行政機關根據上級機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