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娛樂我再行
豆腐作烹調配料而引申出來的歇後語:
鹹菜拌豆腐---有言(鹽)在先;
鹹菜煮豆腐---不用多言(鹽);
豆腐乾煮肉---有分數(有葷也有素,是說心中有底);
豆腐乳煮菜---哪敢多言(鹽);
黃豆煮豆腐---都是自己人;
毛豆子燒豆腐---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塊地生的;
清水煮豆腐---淡而無味;
四兩豆腐半斤鹽---賢惠(鹹味)。
歇後語的由來:歇後語是我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謎面,後半截是解釋、說明,象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在必須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能夠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因此稱它為歇後語。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
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咱們這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
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直到這天還繼續為人們所使用。
2樓:樂天容州
清水煮豆腐歇後語是淡而無味。這是用清水煮豆腐這種乏味的菜餚來比喻一些平淡無奇、沒有特色的事物或人物。
3樓:用心幫助他人
清水煮豆腐---淡而無味;
四兩豆腐半斤鹽---賢惠(鹹味)。
清水煮豆腐歇後語的下一句是什麼?
4樓:給我七世等待
清水煮豆腐的歇後語的下一句是:淡而無味。這個歇後語是指,沒有調料的手茄豆腐煮出畢旁察來沒有啟餘味道,比喻東西沒有滋味,沒有意思。
5樓:職場春暖花開
清水煮豆腐一清二白。
關於豆腐的歇後語
6樓:玖扚
1、吃了豆腐渣 ——散了心。
2、張飛吃豆腐 ——小菜一碟;不費力;不費勁。
3、狗吃豆腐 ——揀著軟的下嘴;閒不住;銜不住。
4、豆腐拌乳腐 ——越拌越糊塗;越辯越糊塗。
5、臭豆腐浪澆麻油 ——外香裡臭。
6、鐵絲穿豆腐 宴巨集—— 提不得。
7、豆腐渣掉進井裡 ——一鬆到。
8、馬尾巴拴豆腐 ——提不起來。
9、韭菜拌豆腐 ——一青御祥擾二白;一清二白。
10、石卵子燒豆腐鎮旦 ——軟硬不均勻。
11、雞腳爪燴豆腐 ——油水不大。
12、回湯豆腐乾 ——硬不起來。
13、豆腐店裡的老母豬 ——一肚子豆渣。
14、太湖裡翻脫豆腐船 ——湯裡來,水裡去。
15、麻繩穿豆腐 ——提不得。
16、豆腐做牆角 ——根基太軟。
17、快火熬豆腐 ——乙個勁地咕嘟。
18、殺豬作豆腐 ——稱不得裡手。
19、雞爪爪燴豆腐 ——沒大油水;油水不大。
20、鹹肉燒豆腐 ——有鹽在先;有言在先。
關於豆腐的歇後語
7樓:一見鍾秦
1、鹹菜拌豆腐——有言(鹽)在先。
2、鹹菜煮豆腐——不用多言(鹽)。
3、豆腐乾煮肉——有分數(有友塵葷也有素,是說心中有底)。
4、豆腐乳煮菜——哪敢多言(鹽)。好胡禪。
5、黃豆煮豆腐做山——都是自己人。
6、毛豆子燒豆腐——都是自己人。
7、清水煮豆腐——淡而無味。
8、四兩豆腐半斤鹽——賢惠(鹹味)。
歇後語挑雪填井是什麼意思,都有啥歇後語
挑雪填井 挑著雪去填井,比喻勞而無功。挑雪填井是一個成語,拼音是ti o xu ti n j ng。出處 唐 顧況 行路難三首 宋 釋正受 嘉泰普燈錄 多少痴禪和尚挑雪去填井。用法 作謂語 定語 指勞而無功。擴充套件資料 1 歇後語 挑雪填井 白費力 枉費心 2 歇後語的分類 有各種分法。何況還有不...
什麼是歇後語啊,什麼是歇後語
內容來自使用者 李鵬亞 什麼叫歇後語 篇一 什麼叫歇後語?什麼是歇後語?歇後語,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智慧與趣味語言,也是民間愛用的一種語法。它集詼諧幽默於一體,讀了之後往往能令人會心地一笑。歇後語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歇後語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得最的語言文化之一,是廣大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
社交處世的歇後語,什麼是歇後語
1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2 泥菩薩過江 自身難保 3 蠶豆開花 黑心 4 孔夫子搬家 淨是書 輸 5 打破砂鍋 問到底 6 和尚打傘 無法無天 7 虎落平陽 被犬欺 8 畫蛇添足 多此一舉 9 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 10 井底青蛙 目光短淺 11 大海撈針 沒處尋 12 竹籃打水 一場空 13 開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