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緣堂隨筆與緣緣堂再筆的區別

2025-05-12 17:10:34 字數 1893 閱讀 8050

1樓:子車景明路媼

緣緣堂隨筆》和《緣緣堂再筆》是兩本不同的書,區別如下:

1. 出版年份不同:《緣緣堂隨筆》是1931年1月開明書店出版,而《緣緣堂再筆》是1937年含者開明書店出版。

2. 表達情感不同:《緣緣堂隨筆》是一本以小見大,寓理於情的生活散文集,通過對平凡生活的細碎描述表達豐富的人生意味,在情感自然流露中闡述哲學道緩鍵理。

緣緣堂再筆》是作者對一些輕微瑣屑的事物的描寫,是子愷對於生活經歷的一些所見所談哪薯想,充分展現了作者散文「灑脫」的風貌。

以上就是兩本書的區別,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樓:孔孔喵

出版年份不同、表達情感不同。

1、出版年份不同:《緣緣堂隨筆》是1931年1月開明書店出版,《纖戚灶緣緣堂再筆毀扮》是1937年開明書店出版。

2、表達情感不同:《緣緣堂隨筆》是一本以小見大,寓理於情的生活散文集,通過對平凡生活的細碎描述表達豐富的人生意味,在情感自然流露中闡述哲學道理。《緣緣堂再筆》是作者對一些輕微仔滾瑣屑的事物的描寫,是子愷對於生活經歷的一些所見所想,充分展現了作者散文「灑脫」的風貌。

緣緣堂隨筆的主要內容

3樓:網友

主要內容:

當即請弘一法師給寫「緣緣堂」橫額。后豐子愷幾經遷移,於1933年在故鄉石門灣老屋的後面,建造了「緣緣堂」。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繪畫史和文學史上一位著名的鄉土漫畫家和散文家,1898年誕生在浙江桐鄉縣的石門灣,並在那裡生活了十七個春秋,故鄉的一草一木風尚習俗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書中富有濃郁鄉土風情的漫畫,雋永疏明語淡意深的散文,再輔以江南水鄉特有的自然風貌、民俗鄉情的攝影**,讓酷愛水鄉文學的朋友讀之心絃撥動,倍感親切。

緣緣堂隨筆好句賞析

4樓:手機使用者

我的父親中了舉人之後,科舉就廢,他無事在家,每天吃酒、看書。他不要吃羊牛豬肉。

而歡喜用魚蝦之類。而對於蟹,尤其歡喜。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親平日的晚酌規定吃。

乙隻蟹,一碗隔壁豆腐店裡買來的開鍋熱豆腐乾。他的晚酌,時間總在黃昏。八仙桌上一盞。

洋油燈,一把紫砂酒壺,乙隻盛熱豆腐乾的碎器蓋碗,一把水煙筒,一本書,桌子角上乙隻。

端坐的老貓,這印象在我腦中非常深,到現在還可以清楚地浮現出來。我在旁邊看,有時他。

給我乙隻蟹腳或半塊豆腐乾。然我歡喜蟹腳。蟹的味道真好,我們五六個姊妹兄弟,都歡喜。

吃,也是為了父親歡喜吃的原故。只有母親與我們相反,歡喜吃肉,而不歡喜又不會吃蟹,吃的時候常常被蟹螯上刺刺開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乾淨,父親常常說她是外行。父。

親說:吃蟹是風雅的事,吃法也要內行才懂得。先折蟹腳,後開蟹鬥……腳上的拳頭(即關。

節)裡的肉怎樣可以吃乾淨,臍裡的肉怎樣可以剔出……腳爪可以當作剔肉的針……蟹上的。

骨可以拼成乙隻很好的蝴蝶……父親吃蟹真是內行,吃得非常乾淨。所以陳媽媽說:「老爺。

吃下來的蟹殼,真是蟹殼。」

緣緣堂隨筆的目錄:

5樓:乃牛自豪

一、憶兒時。

二、私塾生活。

三、寄宿舍生活的回憶。

四、我的母親。

五、學畫回憶。

六、懷李叔同先生。

七、我與弘一法師。

八、從孩子得到的啟示。

九、華瞻的日記。

十、給我的孩子們。

十。一、兒戲。

十。二、送阿寶出**時代。

十。三、漸。

十。四、春。

十。五、雲霓。

十。六、秋。

十。七、初冬浴日漫感。

十。八、生機。

十。九、隨感十五則。

二。十、窮小孩的蹺蹺板。

二。十。一、肉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