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讀古詩的讀後感
1樓:匿名使用者
《行路難》讀後感。
李白的詩,多是含有浪漫主義的詩風。可這篇行路難,卻是描寫了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遭遇挫折後的抑鬱不平之感。
這篇詩,乃是詩人在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寫的一組詩(共三首)中的第一首。詩的前四句寫出了朋友對李白的深厚友情,不惜花下重金,為李白餞行。而之後卻是寫人生路上的艱辛與無奈,整首詩形成了鮮明而又強烈的比對。
我覺得這首詩,不光是寫事,更是一種道理。或許「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就是這首詩的真實寫照吧!朋友是永遠的,他為了自己不會去吝惜那一點點的錢財,這樣的人才是好朋友吧!
當走出被友情,親情包圍的圓圈,迎來的只是凜冽的苦風而已,這些風風雨雨或許是道路上的磨礪,但也會是阻礙成長的困惑。當沒有了朋友的勸告,當只能用自己的感覺去做事的時候,這又是多麼的無奈……
偉大的詩人李白,所描述的並不只是「行路」,那更是做人!在羽毛尚未豐滿的時候,脫離友愛,親情的懷抱,後面的日子是多麼的艱苦啊!
也許,在那時,詩人所期望的不是榮華富貴,而只是一句關心的話語吧……當挫折和困難來襲,萬千寶物都不如一句問候,一雙拉起自己的雙手,因為那不光是「情」更是鼓勵和對激進啊!
其實,這也是要告訴人們,無論去做什麼,都要做好一種準備,準備好去迎接千辛萬苦,與道路上的風風雨雨!離開了家,挫折與困難似乎變成了家常便飯!沒有家的溫暖,就要學會自己去面對,面對一切,學會收起自己的眼淚。
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
苦難磨礪人生,在困難面前,任何求助都是沒有作用的,只能靠自己,揚起風帆,與困難抗爭,認為這道關卡太難,那是因為自己還很弱。「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不要畏懼,家人會給你力量;不要害怕,相信自己的努力!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只要努力,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無論未來的路有多長,多崎嶇,只要揚起自己的帆,船總會憑自己的努力衝破波濤,駛向彼岸!!!
2樓:匿名使用者
山中與幽人對。
抄酌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報琴來。
開篇就講酒,我似是與杯中之物有不解之緣,雖然酒量不大,卻喜歡淺嘗低酌,細細品味其中的那份快意,一杯堂前酒,千里快哉風,如是而已。李白寫詩向來大氣蓬勃,讓人讀著格外快意,這首詩寫得是李白與一位友人開懷縱飲的情景。那揮之即去,召之即來的聲口,看出彼此間的融洽無間,莫逆於心的友誼,而詩人的灑脫豪邁也畢覽無餘,我醉欲眠一句,應是取典陶淵明之事。
據《宋書陶潛傳》載,陶淵明與人飲酒,若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君可去』可見其性情之真率。)。在對於酒的態度,李與陶是一脈傳承的,而中國文人也普遍繼承了這種傳承,作為乙個文人,不僅要誠於人,更要誠於酒,廣而言之,詩品即酒品。
所以從這個論點出發,我品詩似品酒,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於是每天喝點,便在這醉夢之間,胡亂塗抹,唯求痛快二字,而不求甚解,正是我的原則,時值立夏,以此文自序。
讀後感:一首古詩
3樓:歷史的香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讀了這首詩,我眼前彷彿出現了在烈日暴曬下的農民們,不怕勞累、不怕炎熱,流著滿頭大汗辛勤鋤草、耕地,汗珠兒一串彎銀串滴進了禾下的泥土裡的茄磨情景。
有誰知道這盤中的每一粒公尺飯,都飽含著農民的勞苦,每一粒公尺都來之不易啊!我想,大家誦讀完這首詩,必定會對糧食的來之不易發出由衷的感慨。農民伯伯為了讓大家吃上顫鬧斗香噴噴的白公尺飯,自己在烈日當空的正午下田給禾苗除草,這是多麼感人的舉動啊!
讀名著寫讀後感,讀一篇名著寫讀後感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後感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 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 悔恨,也不會因為陸路無為而羞愧 臨終之際,他能夠說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 麗的事業 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這是在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這本書裡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話...
不用攙扶!讀後感,讀不用攙扶有感(寫一篇讀後感
自信 自強 暑假裡,我讀了 不用攙扶 這篇文章,感觸頗深。文章主要寫了 世界傑出的小提琴家帕爾曼 指揮家梅塔和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舉行了一場 會。當一曲終了,帕爾曼用手杖支撐著自己試圖站起來,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失敗,第四次他才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是啊!帕爾曼不用攙扶,用自身的能力頑強地站了起來,我...
寫讀後感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寫一篇讀後感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我讀了英國作家笛福的作品 魯濱孫漂流記 深受啟發。魯濱孫漂流記 主要講的是主人公魯濱孫從小就有出海遠行的夢想,他對什麼都不在乎,一心只想去航海。一次航海中,魯濱孫的船在海上遭遇暴風雨的襲擊,全船上下所有人無一倖免,只有魯濱孫漂流到一個杳無人煙的孤島上。他把船上有用的東西全都搬了下來,並且用自己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