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

2025-06-01 13:25:08 字數 1626 閱讀 2070

1樓:生活的曉達人

1、通友攔過家長了解。家長是比較瞭解自己的孩子的,所以老師也可以和家長多交流交流,看看學生到底是個怎樣的學生,不過這個過程可能費時費力,老師要保持積極的態度,家長也要好好配合。

2、瞭解學生的健康與性格。老師對於孩子的健康也要了解一些的,尤其是一些有特殊的疾病的孩子,更是要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體育課上出現意外,明告談或者是運動會上出現意外。還有孩子的性格也要了解,以做好具體工作的安排。

3、瞭解學生的學習習慣。這個老師就要具體地和學生進行交流了。實際上學生的學習習慣對於他的成績來講有很大的影響的。

老師最好是矯正一些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把他們的壞毛病全給糾正過來。

4、瞭解學生的未來規劃。乙個好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是有規劃的,尤其是到了高中後。所以老師也要了解學生的未來的規劃,看他的理想是什麼,想要考的學校,以及對金錢等的態度,也可以進行一些指導的。

5、多安排一些家長會,讓家長在交流的過程,也可以瞭解到自己的學生是個什麼樣的人的。也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同時激碰參加這樣的交談交流,慢慢地讓學生自己也能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

6、具體事情具體瞭解,因為學校會發生太多太多的事情了,可以從具體的事情來看這個學生對於事情的態度,以及處理的方法等等也能瞭解到這個學生的特點的。而實際上,如果老師留意多了,就習慣瞭解了。

2樓:悠啦學姐

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方法如搏碼下。首先需要老師深入到學生當中,和學生搞好關基岩哪系,通過了解和棗高走訪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他們內心中的想法。

滿足學生心理需求要注意的幾點

3樓:愛情調味劑

1.教師不可以急著趕內容趕進度。一旦教師急著趕課,必將沒有時間無暇顧及學生的心理需求。

下面是學習完和倍問題後我急著趕差倍問題一課的板書,學生學習時的精彩板書發言我都未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真是失敗的一課,發出來引以為戒:

那種在課上滔滔不絕的講個不停的老師,其實眼中根本就沒有學生。既然他不肯聽學生的想法,學生當然也不會真的用心去聽他的想法。

2.教師教學設計避免過分瑣碎,教師只要抓住核心問題,想好在重難點那裡等著學生就好了。教師的教學設計只是一種預設,在神培培提問或巡視時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

教師的設計越繁瑣,教師越執著於自己的預案,課堂生成的可能性就越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就越得不到滿足。

3.要展示學生不同的解法,追問時要讓孩子體面地坐下。

展示學生解法時有時過程較為複雜需要板書,此時提問意義不大,生未看到算式聽懂的可能性不大,將來返回頭再講時間浪費太嚴重。此時教師可直接拿生本將其內容板書(教師可以對格式寫法做一些改動,使其更易看懂和講解),其他生解答教師先看其是否具有代表性決定是否板書,比如一些典型錯解也可板書,所有解答呈現後,首先檢驗哪個正確,然後首請提出正解的學生講解,這是一種尊重,講解完後學生可以對不明白的地方進行提問,必要時教師進行追問,但態度務必和藹可親,若答不上來,可找其他生幫助,但最終一定要感謝這位同學的講解,即使他講的是錯誤的不完善的,也要讓他體面地回到座位坐下。

本節我就沒有欣賞楊雨萱和倍問題的線段圖,沒有欣賞智傑差倍問題的線段圖。

從不舉手的子綺鼓起勇氣了乙個和倍問題,卻因為我追問4的來歷和意義時不恰當的方式導致她沮喪地坐了下去,於此我一直耿耿於懷,故寫了 《中弊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心理學》遊唯 ,感謝喬子綺同學讓我明白了這一點。

你是怎樣調整心理狀態的

如果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好的話,要及時的調整,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其實自己很棒,自己很優秀,沒有什麼困難是解決不了的,時間都會讓它過去的,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去選擇睡覺,或者是購物,或者是大吃一頓,這樣子的心情就會豁然開朗。每當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我都會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感受...

人的正常心理是怎樣的,正常人的心理狀態應該是什麼樣的?

你好,1 有充分的安全感,即不會感到有某種危險對自己造成威脅 2 充分了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做恰當的估計,即人們常說的有 自知之明 3 生活目標和理想切合實際,而非有過高的或缺乏明確的生活目標 4 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即知行結合,而不是空想與自我封閉 5 能保持個性的完整和諧,悅納自己,有好的個...

12歲小學生的心理困惑,怎樣瞭解12歲小學生女孩的心理

我常在自己迷茫的時候想想未來,自己以後成家立業,自己怎麼樣為國家做出貢獻,自己是多麼的高興 生活往往不在於是否有過成就,只要你認為你的生活有意義,那你就會快樂,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當別人快樂是,你就快樂,也就是說你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別人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這不僅僅是指學校內學的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