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壬竹青冷詩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神散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知瞎數)、《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搭首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
脫脫。脫脫(1314年~1355年)
亦作托克托,蒙古族,字大用,蔑裡乞氏。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
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24史是什麼
2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二十四史」凱毀是中國古代24部紀傳體史書的統稱,按照各史所記朝代的先後排列,分別為:《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共計3217卷(《漢書》《後漢書》《魏書》和兩耐鉛《唐書》有復卷,實際為3300卷),約4700萬字(以中華書局點校本統計)。
記述的範圍,自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到明末崇禎皇帝止,涵蓋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內容。
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紀傳體昌孫好史書,在中華文明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紀、列傳、表、志等形式,縱橫交錯,脈絡貫通,記載了各個朝代的歷史概貌;同時又以中國曆代王朝的興亡更替為框架,反映了中國錯綜複雜的歷史程序,使中國和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近四千年連貫、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和民族。這是中華民族引以為榮並值得進一步發揚光大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
24史是哪些
3樓:天府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周書》、《北齊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指舊時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明代有二十一史之目,清乾隆四年又增《明史》《舊唐書》《舊五代史》,合稱為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之所以被稱為正史,既與這些史書在中國史部書籍中的地位有關,也與歷代皇朝宣揚正統觀念有密切聯絡。
二十四史最後一史寫的是哪個朝代24史的最後一部描寫的是什麼朝代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 史記 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 史記 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 正史 二十四史中 宋史 及以後的正史才是當時的 主導的,前面的二十史幾乎都是私人編纂的,像前四史等。史記 漢書 和東漢劉珍等編撰的 東觀漢記 范曄的 後漢書 ...
布蘭史塔克綠先知是怎麼回事,布蘭史塔克頭髮為什麼那麼順滑
布蘭史塔克成為了三眼烏鴉,綠先知。至於結局最後如何,沒有出完,不知道馬丁老爺子會寫出啥來。後年收官,tv版結局也就知道了。布蘭史塔克頭髮為什麼那麼順滑?原著中提到的布蘭史塔克並不是頭髮順滑的,不過電視劇裡的確是,估計做過焗油等的效果,現在要頭髮看上去漂亮很容易的,只要你髮質不是很差,去髮廊都好容易實...
24歲還長大牙是怎麼回事,我24歲了,怎麼還長最裡面的那個大牙齒
這是在長智齒,屬於正常情況。在醫學上,智齒又叫第三磨牙,學名第三大臼齒,俗稱智慧齒,立事牙。智齒是從前往後數的第八顆牙,是人類三十二顆恆牙當中,最後長出的恆牙,位於上下左右牙弓的最後方。因為在智齒長出時大多會在十六到二十四歲左右,在人的智慧成長後,所以又有智慧齒之稱,簡稱智齒。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