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仿寫山水《湖心亭看雪》 50字

2025-06-17 19:00:12 字數 3596 閱讀 6391

1樓:匿名使用者

1.說明在作者的心中明代始終沒有滅亡,不忘故國之情永在。 2.

霧凇(sōng)沆碭(hàng dàng),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 5.

襯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虛此行,深夜賞雪,收穫頗大,印象極深 不好意思,3和4不知道哈。

關於 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的一些問題 (急)

2樓:網友

1.《湖心亭看雪》中,時日更定 的 定 是 什麼意思? 定:完了,結束。

2.「痴」於課文第一段哪句話相呼應?寫出作者什麼性格?

獨往湖心亭看雪 孤高自傲、醉心山水。

3.點明作者偶遇知音驚喜的句子是:餘強(qiǎng)飲三大白而別。

3樓:楑妤

1.過了。

2.餘獨往湖心亭看雪。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譯,要一句原文一句翻譯的答案,一句對一句的

4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1、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

崇禎五年(西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3、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4、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面上)冰花一片瀰漫,天和雲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

5、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6、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乙個小孩正把酒爐(裡的酒)燒得滾沸。

7、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

8、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後和他們道別。

9、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10、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伕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痴,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痴的人啊!」

出處:《陶庵夢憶》——西元1632年·張岱。

湖心亭看雪評論50字以上

5樓:小qiong說生活

此文記敘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體現了作者的故國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並寄託了人生渺茫的慨嘆。

全文筆墨精煉,文筆清秀,表現力強,不足兩百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

此篇是張岱小品散文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篇。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稱字字珠璣。此文篇幅雖小,意境卻闊大,表達的情緒也異常幽遠,從此也可以見出小品文的審美意趣。

文章開頭簡單地交代時間與地點,接著便切入描寫的物件雪大雪三日,自有許多可以值得寫的景緻,作者卻未像施耐庵在《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那樣極盡渲染之能,只用了「湖中人鳥聲俱絕」七個字加以概括、烘托,簡潔得近乎吝嗇。

用字雖少,卻有廣闊的審美想象空間。加之從雪後之景起筆,寧靜、空明的景緻傳達出清涼、孤寂的意緒。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內心的情感也一定不會熱烈、歡快到**去。

這種自然氛圍和內心情緒,奠定了全文純淨、明潔的色彩和清冷孤寂的基調。

晚遊六橋待月記和湖心亭看雪的不同

6樓:文似花海

《湖心亭看雪》抒發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晚遊六橋待月記》表達了作者與常人不同的獨到審美情趣,從而表現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

能充分展現語言藝術魅力的文言文

7樓:上上上上上風

《項脊軒志》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堦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赤壁賦》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後赤壁賦》。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讒①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

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

還有《祭十二郎文》,《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湖心亭看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蘭亭集序》,《長門賦》以及紅樓詩詞《芙蓉女兒誄》,《枉凝眉》等等,常讀常新,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感觸,也許這才是文言文的魅力所在吧。

以區區數詞展現的境界,在每一角度都能生髮出不同的體悟,文章若有不足,敬請斧正。突然想起一句詩,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好像有些偏題了,嘻嘻。

8樓:心清如水

1、雨果寫完《悲慘世界》之後,將書稿投寄給一位出版商。稿子寄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迴音,於是他在紙上畫了乙個很大的「?」寄給了出版商。

隔幾天,出版商回信了,雨果拆開一看,上面也是乙個字沒有,只畫了乙個「!「他知道有希望了。果然,他的《悲慘世界》不久就出版了,並獲得了成功。

2、魔術師在演出前叮囑兒子說:「表演時,當我說要請乙個孩子上臺時,你就立刻上來,但千萬不要讓觀眾知道我認識你。」「好吧!

兒子答應了。演出開始了。魔術師話音剛落,他的兒子立即跑到臺上,協助他演出。

演出獲得巨大成功。魔術師一邊頻頻對著臺下謝幕,一邊十分得意地對著觀眾說:「諸位先生,女士們!

你們都親眼看到了,在這個從觀眾席跑上來的陌生孩子的協助下,我完成了演出。」接著,他轉身對孩子說:「小孩,你說是不是呀?!

9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的語言簡潔,通常用短短幾句話就能抒發出所要表達的意思!文言文一般的是一字一意,而現代文都是片語!學習文言文最好是多看文言文,多看翻譯,有一定的基礎後試著自己去翻譯文言文!

10樓:網友

能充分展現語言藝術魅力的文言文,西晉李密的《陳情表》應當入選。

它是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該文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讀諸葛亮《出師表》不流淚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

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寫賞雪,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多餘嗎,為什麼

不多餘.通過他的話表現了作者自己的與眾不同,也表現了對自己高尚情趣的讚賞 不多餘。這是闢出另一種境界,讓人有一種喜逢知己的感覺。側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心亭看雪 一文中作者寫賞雪,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多餘嗎?為什麼?不多餘,因為寫金陵人可以體現作者對故國的思念,同時,也寫出了 巧...

《湖心亭看雪》中是從哪幾個角度寫西湖雪景的

從三個角度描寫西湖雪景的,分別是 1 未遊西湖時,從聽覺角度概寫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3 遊西湖時 後具體描寫近景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 舟中人兩三粒而已。1 簡介 這一篇小品,融敘事 寫景 抒情於一爐,以精煉的筆墨,記敘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

用文言文寫畢業感受,畢業用文言文怎麼說

畢業用文言文怎麼說 出師。古代學滿叫作出師,古代正經的學校沒有畢業一說,屬於活到老學到老,直到考中功名。如說萬世師表的孔夫子,他的學生大多是終生追隨的。當然也可以放棄科舉而開設私塾,從學堂學習完成叫做出師。出師一詞最先出現是諸葛亮在 出師表 中應用作題目名。原文是 古者國有危難,君簡賢能而任之。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