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讀後的心有所惑十個字

2025-06-18 02:35:21 字數 1338 閱讀 4382

1樓:燁世兵權之軍督

《資治通鑑》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著作,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和閱讀學習。這部書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北宋時代,在中唐以來長期混戰之後,實現了國家統一,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經濟,繁榮了學術文化;同時,內政多弊,御戎不力,「積貧積弱」,局勢不穩。

這是乙個有生氣的時代,又是乙個很苦悶的時代,是個前進的時代,又是個軟弱的時代。當時,君主將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慮如何生活,尋找出路。於是,有主張以「柔道」治天下,說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有立志改革,而實行變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鋌而走險,起義造反的。

掌握文化知識的人們,特別是歷史學家,如歐陽修、司馬光、範祖禹等,往往面對現實而回顧歷史,企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借鑑歷史,為了有助於治國安邦,更好地解決現實矛盾。其中,司馬光主編《通鑑》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它是由「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而得名。

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50字

2樓:匿名使用者

寫讀後感要注意。

首先要設定乙個境界 把你讀的文章引出來 後面加一句 讀了之後深受感觸等話語。

再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

然後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寫出來 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個文章的觀點最後公升化主題。

簡單說就是四個步驟:引,議,聯,結。

希望對你有幫助。

資治通鑑故事讀後感50字

3樓:清茶半盞

bai讀《資治通鑑·商鞅。

變法》du讀了這個故事zhi,知道了商鞅dao變法的起因回和過程。

秦國位答於中原的西部。西元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即位,他是乙個比較有做為的國君。

為了改變國家的落後面貌,決定採納商鞅的意見,實行變法。變法中改革舊制度,推行新法令。新法令推行十年後,秦國變成了最富強的國家。商鞅變法為秦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歷史事實證明,無論任何社會制度和國家,變則強,不變則亡。

資治通鑑第一章三家分普的讀後感

4樓:劍道新人

三家分晉是指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春秋晚期,晉國被晉國韓氏、晉國趙氏、晉國魏氏、晉國智氏、晉國範氏、中行氏六卿專權。西元前490年,趙氏擊敗範氏和中行氏。西元前458年,範氏和中行氏的土地盡為韓、趙、魏、智氏四家瓜分。

西元前457年,韓、趙、魏聯合擊敗智氏,平分其地,分別建立韓、趙、魏三個政權。

西元前406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侯國,正式承認了他們諸侯的地位。《資治通鑑》記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史學界以此作為東周時期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

有關《資治通鑑》的問題,一個有關《資治通鑑》的問題

禮教規定只能立嫡長子 正妻的長子。非正妻的兒子叫庶子 為繼承人。其他兒子即使更賢明也不能被立。這是為了減少可能的繼承人個數,防止繼承人互相內鬥廝殺。微子 季札都是賢明的兒子,但是他們堅守禮教,沒有登上君位。於是商亡於微子的弟弟紂王 紂是嫡長子,微子更年長但是庶出 吳國一度落到王僚的手上,兩代後又在夫...

《資治通鑑》的故事,《資治通鑑》裡的歷史小故事有哪些?

宋神宗熙甯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 1071年 他判西京御史臺,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 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 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 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 959年 共記載了16個朝代1362...

出自資治通鑑的成語有哪些

1 桃李滿天下 資治通鑑 唐紀 武后久視元年 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2 鳩集鳳池 資治通鑑 唐紀則天后聖歷二年 內史王及善雖無學術,然清正難奪,有大臣之節。胡三省注 朝野僉載 曰 王及善才行庸猥,風神鈍濁,為內史時,人號為 鳩.3 身先士卒 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 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資治通鑑 隋紀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