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多次反覆修改文章的小故事。 10

2025-06-19 03:15:25 字數 4262 閱讀 9996

名人多次反覆修改文章的小故事。

1樓:網友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宰相後,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揚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蘇省南京市),路過於京口(令江蘇省鎮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綠野,皓月當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鐘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乙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

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乙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名人反覆修改作文的故事

2樓:網友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乙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

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麼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

有一次,賈島騎著毛驢在長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時正是深秋時分,金風一吹,落葉飄飄,那景色十分迷人。南島一高興,吟出一句"落葉滿長安"來。

但一琢磨,這是下一句,還得有個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來了,一邊騎驢往前走,一邊念念叨叨。對面有個**過來,不住地鳴鑼開道。

那鑼敲得山響,賈島愣是沒聽見。那**不是別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職務來說就是長安市市長。他叫劉棲楚,見賈島闖了過來,非常生氣。

賈島忽然來了靈感,大叫一聲:「秋風生渭水。」劉棲楚嚇了一跳,以為他是個瘋子,叫人把他抓了起來,關了一夜。

賈島雖然吃了不少苦頭,卻吟成了一首詩《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處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猱橈未返,訊息海雲端。」

賈島吃了一回虧,還是不長記性。沒過多久,他又一次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那就是「僧推月下門」"。

可他又覺著推不太合適,不如敲好。嘴裡就推敲推敲地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大官韓愈的儀仗隊裡。

韓愈比劉棲楚有涵養,他問賈島為什麼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詩,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哈哈大笑,對賈島說:

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賈島聽了連連點頭。

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各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了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3樓:網友

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古今中外的名人在寫作時關於反覆修改文章的小典故?

4樓:_木魚

韓愈。賈島的推敲。二字。。。

有關作家修改作品多次的事例!

5樓:

1.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但他又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僧敲月下門」的「敲」應換成「推」。可他又覺著「推」不太合適,不如「敲」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

嘴裡就推敲推敲地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大官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裡。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

我看還是用『敲』好,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乙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

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2.鄭谷住在袁州,齊己於是帶著自己的詩作前去拜見他。詩作中有一首《早梅詩》寫道:

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笑著說:「數枝不能表現出早意來,不如用一枝好。

齊己驚訝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裝,舉手加額長跪而拜。從此,文人間把鄭谷看作齊己的一字之師。

3.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曾反覆推敲過 ,先後選用了「到」、「過」、「入」、「滿」等,最後選頂為「綠」。「綠」字描述了江南綠草茸茸、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太多了~

要知道,從來不修改自己文章的作家,這是不存在滴~

比如本人,每篇**,小修天天有,大修最起碼兩三遍吧:)

名人多次修改文章的事蹟,有人知道嗎?

7樓:網友

在文學史上傳為佳話,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21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已經為許多人的寫作實踐所證明,許多大家的名作都經過了反覆的修改。左思嘔心瀝血,10年寫成《三都賦》,使洛陽為之紙貴。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作過多次修改,涉及內容變動達上千處,包括典故、比喻的運用、結構的調整、部分描寫的刪除、外語原文及音譯等等。正是有了對《圍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這部作品總體上日趨精緻,最終導致了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學經典的誕生。在沒有電腦的年代,要修改文稿是多麼困難的事,但托爾斯泰、巴爾扎克等把那些多卷本的長篇修改了多遍以至十數遍,絲毫不亞於構思起草時對作品的生命投入。

沒有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是不可能做到這樣的,也難怪他們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的大文豪。

8樓:睢鳩鑲昳

海明威《老人與海》的初稿很厚,經過作家多次反覆的修改才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非常精練卻寓意深刻的傳世佳作。

9樓:今亦虹

曹雪芹一生未完成《紅樓夢》

關於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

10樓:網友

五年級的語文樹上有這樣的故事,你可以去看看,不過是人教版的啊。

名人修改作品事例

11樓:深院鎖清秋

莫泊桑年輕的時候,就對作文入了迷。他如飢似渴地讀了許多文學名著,冥思苦索地寫了許多篇文章。但是這些作品,無論思想內容、語言文字,還是藝術風格、構思技巧等等,都是平平常常的,沒有甚麼特色。

他心裡十分焦急,於是,他想到去拜老師。

一天,莫泊桑拿自己寫好的幾篇文章,來到當時法國著名**家福樓拜家,請求福樓拜給予指導。他苦惱地說:「老師,我已經讀了很多書,為什麼一到寫文章時,總還是感到寫人、記事、狀物不夠形象,不夠生動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主要原因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福樓拜直截了當地說。

那——怎樣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問。

這就是要吃苦、勤練——天天都有馬車從你家門前經過,你就站在門口,仔細觀察那馬車,把每天看到的情況,都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而且要長期記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就照老師的話去做。他整整兩天站在大門口看。

古今中外作家多次修改寫出好文章的例子,3—4個。急!!!!!!!!!!!!!!!!

12樓:花開如海

紅樓夢,巴黎聖母院,戰爭與和平,阿q正傳。

林曉峰因上錯菜向客人多次道歉,如何評價他的服務態度?

生命本就是一場漂泊的漫旅,遇見誰都是一場美麗的開始。在我們的社會敏廳生活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拼搏,努力奮鬥,努力的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每個人的生活都很不容易,因此,我們都應該要認真的對待我們的生活,同時也要認真對待我們的工作。林曉峰因上錯菜向客人多次道歉,我認為他的服務態度非常...

孩子反覆積食好多次了,現在脾胃虛弱,怎麼調理呢

孩子脾胃虛弱家長在平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護好脾胃的基本,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和用餐方式。最好培養孩子獨立進食的好習慣,吃飯的時候要讓孩子專心吃飯,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2 要養成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如果能讓孩子自己睡覺,養成獨立睡眠的好習慣,會非常有好處的。孩子睡覺的時候要注意...

有哪些作家的什麼作品曾多次修改過

1 曹雪芹在 抄艱難困苦的境遇中,嘔心瀝bai血,披閱du十載,增刪zhi五次 創作了不朽的現實主義dao鉅著 紅樓夢 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其中 綠 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富於表現力。洪邁 容齋續筆捲八 雲 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