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佛教之人有幾個能真正修心

2025-07-04 02:34:54 字數 1977 閱讀 1510

1樓:冥想音主站

佛教之人都是在真正修心。修佛本來無世間利益可圖,能夠皈依三寶,修行佛法都是真正修佛心法。只是有的人業重,需要先逐步消除業習;有的人障礙大,會走彎路,需不斷更正;有的人上根利智,直趨本心,見佛本性。

每個修行人的根性都不一樣,不可以用真正修心與否,來分別做判斷,這不是平等心的智慧。

2樓:林泉語默

是佛又何必問慈悲,阿彌陀佛。

修心的佛家用語

3樓:老狼博士

1全部佛教四法印。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盤超越概念。(涅盤寂靜)

推薦一本當代佛書,正見-佛陀的證悟 這本書是李連杰寫的前言,講的就是四法印,四法印真諦就是根本佛法。

4樓:大威德世尊

禪宗: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四十二章經》,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

5樓:網友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6樓:網友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修行之人,貴乎修心,修身,修口?

7樓:匿名使用者

修行之人,貴乎修心,修身,修口。是指時常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造業。【身口意三業】

指身、語、意三者的造作,謂之三業:一、身業:身業出之於身體的一切動作,此有二種,一者身表業,二者無表業。

二、語業:語業出之於口上的造作。三、意業:

意業出於第六識的思維,這是思心所的作用。如 《成唯識論》 謂思心所是:「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

故意業又名思業。思之自性,只是造作,故能以其造作的力用,與心識相應,驅使心識起善、惡無記等造作。以上說的心識,指的是第六意識,及包括其相應心所。

意業】意業,即意所起之業也,有善有惡。若貪慾、嗔恚、邪見,即意惡業也;若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即意善業也。

在佛門中,意業尤為重要。

8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 順其自然 平常心 實修佛法。

佛家講究修心到底「心」是指什麼求大神幫助

9樓:乾秋梵雅

就是要有一顆平靜的心,才可以解除很多不好的慾念求採納。

「修心」和「真心」是佛教嗎

10樓:網友

1全部用這兩個字形容似乎還不能完全確定。因為在其他宗教裡似乎也會出現。即便是出現也不能證明這個人的修行如何?

儘量不要輕易的相信人。因為人總會出錯。當今修行是依法不依人,依靠經書還有大德,相對出錯的幾率小很多。

釋素全大和尚您好!怎麼修心? 阿彌陀佛

11樓:網友

阿彌陀佛,修心者心不離自性。若有人出口傷你,你若辯解生煩惱即是離自性。當下時刻保持清靜無染,雖作造做,初修者雖未得契悟。

但可稱作修心。修心也必須從最淺開始,一直到深入。在世間人稱心態好。

事實要比這個詞彙更深入,乃至一念無染著,念念清靜。隨時可參悟六祖大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或者參看壇經。

能詳細介紹幾個關於佛教的小故事嗎

這裡有很多,慢慢看!關於佛教的小故事 50 佛教經典小故事之平常心 你說得有道理 可能很多故事是編的,但是,這屬於善意的謊言,或方便說法,與佛家的不打妄語是一致的,圓融的說法。介紹幾本關於佛教故事的書 百喻經 都是一些有哲理的小故事 釋迦摩尼傳 講釋迦摩尼佛的一生 還有電影 達摩祖師傳 六祖惠能傳 ...

我能和信佛教的人相遇嗎,如果能我想問您幾個問題

佛教起源於釋迦牟尼對人生的思考,釋迦牟尼出身於貴胄之家,享盡榮華富貴之後,開始追求解脫,他的解脫方式很奇怪 拋棄妻子 獨居修行 不承擔社會責任。他的目的是心靈的絕對自由,並且能夠不朽。很多人讚賞釋迦牟尼,說他拋棄世間的榮華富貴,追求人生的真諦,非常崇高,值得效仿。其實追求不朽就是最大的執念,為了這個...

中國當今有哪些知名企業家信佛教的?請各位幫忙提供資訊,謝謝了

上海多德企業組合老總楊金榮今年38歲,曾經留學日本多年。他說他10年悟出一句話叫 動人的樸素。雖然 一吟 沒有 雙淚 流,卻也感慨頗多。青島雙星集團的老總汪海 信佛 在雙星集團總部院內,有座18米高的彌勒佛,引來不少喝彩,引來不少好奇,也引來不少非議 當然,也讓汪海一不小心成了 國際風雲人物 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