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到明朝古代絲綢之路路線的發展演變特點

2025-07-05 19:15:12 字數 1483 閱讀 2882

西漢唐朝明朝海上絲綢之路最遠到哪?

1樓:網友

西漢。達到已程不國(斯里蘭卡)

唐朝海上絲綢之路:

南海絲路:海上絲綢之路的西向航線。係指從中國東南沿海出發,經南海,印度洋至西亞,非洲的**航線。

東海絲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向航線。係指自中國東北沿海,經渤海或黃海,東海到達朝鮮,再渡朝鮮海峽,最終抵達日本的**航線。

太平洋絲路:地理大發現以後,歐洲人的東來,形成的亞洲與美洲間的**行。係指自中國福建至菲律賓,再橫渡太平洋抵達美洲的**航線。

明朝海上絲綢之路。

明代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已擴充套件至全球:(1)向西航行的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1年間):這是明朝**組織的大規模航海活動,曾到達亞洲、非洲39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南緯8o55"的麻林地(今坦尚尼亞的基爾瓦。

基西瓦尼)。但李約瑟認為明代已有大帆船到過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而進入大西洋水域。這對後來達。

伽馬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開闢歐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線,以及對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都具有先導作用。向東航行的「廣州—拉丁美洲航線」(1575年):由廣州啟航,經澳門出海,向東南航行至菲律賓馬尼拉港。

繼而,穿聖貝納迪諾海峽基進入太平洋,東行到達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爾科(acapulco)和秘魯的利馬港(lima)。

2樓:網友

西漢:斯里蘭卡。

唐朝:西亞,日本。

明朝:紅海沿岸與非洲東部,拉丁美洲。

絲綢之路漢朝,唐朝,明朝的代表人物,出使次數,出使地點,急!!!

3樓:問題少女武漢

漢朝開闢絲綢之路的初衷是在漢武帝時期,為了拉攏西域各國,進一步孤立匈奴。採取的措施是通過和親和通商等手段,客觀上也輸出了當時相對先進的漢文化,讓西域各國對漢朝漸漸產生歸屬感和依賴感,主要是經濟和政治上。唐朝的絲綢之路起於唐太宗,到了唐高宗時期到達鼎盛。

當時唐朝初立,就發生了東突厥陳兵渭水,威脅長安的危機。唐朝認識到國立不足,難以單獨對抗東突厥。於是表面上對東突厥示弱,向西域諸國示好通商,開始了唐朝的西域商路。

到了高宗時期,東西突厥基本被平定,太宗高宗將大唐國力推向頂峰,並被西域諸國認可為天可汗。於是在經濟和政治上都達到了漢朝曾經在絲綢之路上的地位和影響,直到玄宗時期發生的安史之亂,玄宗為了抵禦叛亂,下令撤回駐紮於絲路的西域都護府兵馬,保衛**,絲綢之路才開始漸漸衰弱。

絲綢之路在唐朝、北宋、明朝發展的狀況

4樓:沉浪莢

唐海,陸皆繁盛。宋海路繁盛。明鄭和之後衰落。

絲綢之路時,漢朝、唐朝、明朝各實行了什麼對外政策?並各舉一例說明。

5樓:踏破中條山

(1)漢朝:開放(張騫出使西域)

2)唐朝:對外開放(玄奘西行,鑑真東渡)(3)明朝:

明成祖時——開放(鄭和下西洋)

以後——海禁,閉關鎖國。

古代絲綢之路帶來的東西,古代中國在絲綢之路傳輸哪些物品

而葡萄 核桃 胡蘿蔔 胡椒 胡豆 波菜 又稱為波斯菜 黃瓜 漢時稱胡瓜 版 石榴等的傳播為東亞人的日權常飲食增添了更多的選擇。西域特產的葡萄酒經過歷史的發展融入到中國的傳統酒文化當中。商隊從中國主要運出鐵器 金器 銀器 鏡子和其他豪華製品。運往中國的是稀有動物和鳥類 植物 皮貨 藥材 香料 珠寶首飾...

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

以中國起點,東通日本,朝鮮半島,西經東南亞,印度洋地區,直至西亞和東北非。五代十國時侯開始有的,廣東的海上運輸路線。海上絲綢之路 陶瓷之路 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 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點是福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

唐朝和漢朝的海陸絲綢之路路線是怎樣的

唐朝陸上絲綢之路 東面的起點是的首都長安 今西安 或東漢的首都洛陽,經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 今蘭州 然後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 張掖 酒泉 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漢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兩道的分岔點就在樓蘭。北道西行,經渠犁 今庫爾勒 龜茲 今庫車 姑墨 今阿克蘇 至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