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之下的介紹,六尺是多少公尺

2025-07-06 14:25:05 字數 1525 閱讀 3123

六尺事多高

1樓:吳國偉

六尺是公尺左右。

身高六尺」,是古代人的說法。 按現代的長度換算是:六尺=2公尺,但是,古代的「一尺」沒有現代的一尺長。

古代的「一尺」,是指成年男子從腕關節到拐關節的長度,約相當於現在的24cm左右, 因此,古代比較高大的男人,叫「八尺男兒」,大約就是現在的180cm左右,而「六尺男兒」,相當於現在的150cm左右,不算是很高大的。

測量身高:

人們普遍認為體重變化快,因而常用體重的增減作為評定健康的客觀標準。其實,用身高增長來評定生長發育、健康狀況和疲勞程度其準確性也不亞於體重。

兒童青少年時期,每年測量1~2次(最好每季度測量一次)身高是及時掌握生長發育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身高增長正常,說明生長發育良好;身高增長緩慢、基本不長、甚至停止增長就要分析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針對性補救。

中老年人經常測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評定衰老程度。身高隨年齡增長而降低,正常人以20~30歲為最高峰,從40歲開始,年齡每增加10歲,身高就降低1~2釐公尺。男性老年人的身高平均要降低,女性平均要降低。

國外有人報告說,從40歲到90歲,人體身高可下降7~9釐公尺,甚至出現明顯的駝背。人體這一生理變化,俗稱「老縮」。

2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要看她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可能是因為她不相信你對她的感情哦,認為男生都是見乙個愛乙個的唄!可能她對你們之間所謂的愛情缺少安全感哦!

六尺是多少公尺

3樓:

摘要。您好,解答如下答:六尺=2公尺進率是:1公尺=3尺,所以6尺=2公尺。

六尺是多少公尺。

您好,解答如下答:六尺=2公尺進率是:1公尺=3尺,所以6尺=2公尺。

親,做法解析:您好,公尺和尺,1公尺=3尺,現在人們對公尺和一尺的實際換算為1公尺=尺,為了方便計算過程,所以在很多情況下規定成了1公尺=3尺。

六尺有餘是多高

4樓:社會暢聊人生

在現代6尺=200釐公尺=2公尺,身高六尺即身高2公尺。

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釐公尺,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釐公尺。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釐公尺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

例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釐公尺。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釐公尺算,他的身高在公尺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

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是現在的24釐公尺,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公尺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公尺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公尺左右。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公尺),英國有「英呎」。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有時我們把像尺的東西也叫做「尺」例如:

鐵~(古代俠客用來比斗的**)、戒~(宗教場所或教育機構用來體罰學員使之更加虔誠刻苦的器械)。

古代的六尺六有多高,身高六尺是多少?

1 在商代,商尺約合今16 17釐米。六尺六約合今105 112.2釐米。2 在漢代,漢尺約合今24 24.5釐米。六尺六約合今158.4 161.7釐米。3 在隋代,隋尺約合今30釐米。六尺六約合今198釐米。4 在唐代,唐尺約合今29 30釐米。六尺六約合今191.4 198釐米。5 在宋代,宋...

六尺巷的故事,六尺巷的故事簡介

據史料記載 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葉氏鄰,葉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詩於後寄歸,雲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葉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這裡的張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學士桐城人張英 清代名臣張廷玉的父親 清代康熙年間,張英...

六尺巷的故事,六尺巷的故事簡介

教授為你講述六尺巷的故事,難怪會流傳千古!說起 六尺巷 的由來,還有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清代桐城人張英 張廷玉父子從政於康熙 雍正 乾隆,可謂三朝為官,人稱父子雙宰相,六尺巷 說的就是老宰相張英的故事。張英是清代名臣 文學家,康熙二年中舉人,六年中進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編修,後升任侍讀學士。十六年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