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街上的人,都討厭本土道教,而喜歡佛教

2025-07-07 01:50:11 字數 5983 閱讀 9750

1樓:莫文靈雲南

1、佛教早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學,早已本土化了。

2、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擁有真正的大乘佛教。印度佛教早就滅亡了,現在流行的那是印度教。東南亞佛教只是小乘佛教。

3、所以無論喜歡道教還是佛教,都是喜歡本土文化的表現。

阿彌陀佛!

2樓:悲慈結識有緣人

道教和佛教的境界不同,人們的根基善根具足。

3樓:松子額額

道教門坎高,一般人入玄門就pass了。影響國人思想的還是道教文化,中國式佛教是漢化後的產物,吸收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道教文化,為此導致國內人很多時候佛道不分也是正常的,不是信仰佛教而是本土文化造就更多人的共識加上佛教營銷手段比較好的緣故……

我以前的癔病,突然覺得自己有使命!於是在街上問人為什麼道教我們中國的本土教沒有以前那麼昌盛了

4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是教人追求長生不死與道合真的宗教,從修煉技術上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學的。只是後來佛教傳入了中國,道教一些人開始了與佛教鬥爭,說白了還是爭信徒。道教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內涵。

我們應該去學習和傳承,但是同樣應該本著不濫傳、不誤傳的理念,不能像佛教那樣什麼人都叫,結果人是多了,什麼人都有敗壞道門的名稱就不好了。我中土道教以神通入道,道法神通很容易涉及因果,不可亂用,所以古代高道收徒都是要經過很多年的考察才教授道法的。不像和尚,剃個光頭就是僧了。

我們不跟和尚比,我們應該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傳道的,只有真正能理解大道的人才可以將更真實的智慧傳播給信徒,才能更有益於眾生向道學道。學道的目的是為了證悟宇宙間的真理,達到自身永恆不滅,逍遙於天地之間。

而不是為了讓人無大腦的去膜拜泥捏土堆的神像而已。更不是為了讓自己所信仰的東西讓大眾認同,然後得到一種滿足感,那不是傳道而是迷信。說了這麼多,你想發揚道教嗎?

那先提公升自身的水平吧,至少你應該得到道門的傳承,可以靈驗的使用道法。如果連這點水平都沒有,那還是安份守己吧。

5樓:網友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現代人說:修身自救行善積功德,信心恆心佛法轉世人。。。

建議去「法家氣功全球資訊網」看看,或許會有些眉目吧!

宗教的意義是喚醒失落的靈魂;提公升和改造,回到其原始本星系去。

6樓:十色光之歌

道教臭老道。

儒教酸孔儒。

佛教苦行僧。

佛教是外來教派而道教才是中國的本土教派為什麼現在佛教要遠遠的強去道教

7樓:逍遙兇狼

我們,都應該去痛恨乙個人,武則天,就是她在我國最強盛的時候,大力的推廣佛教,從三國至隋朝這段時間佛教也有發展,但是遠遠比不上道教,是武則天用佛教代替了道教成為了當時的國教,使至道教在後面的發展一步一步的衰退了,到了明朝更是出了乙個大漢奸,吳承恩,把佛教高高的捧上雲端,把道教踐踏到底,把眾多在人民心中高高在上的精神寄託打下了雲端,到了近代因為一些原因使道教出現了一些斷層,連國際道教研究會議都參加不了,雖然現在又出現了細小的薪火之連,但時不我待,有點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意思了。曾經的華夏第一教!

8樓:留下美夢

道教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只修今生 不修來世 講度一人而度天下 為統治者所不喜。

佛教是今生修不成就修來世 廣開方便之門 逆來順受 為統治者所喜。

9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講究一切順其自然,不爭,無為而治。其實佛教是個很有「侵略性」的宗教,從他「搶人」上就能看出來(例如:文殊,普賢,燃燈等等),這是他每到乙個地方都會做的事,即同化。

所以佛教寺廟隨處可見。看上去比道教強勢的多,但!「佛」是要「禮」的,而「道」自在人心。

10樓:網友

佛教盛於道教,在於中國佛教初傳時佛講今世修行,道講今世修仙;道教將來不易控制,不受統治階級喜歡。

11樓:安定從容

用一位前人說過的話是,佛教在盛世中會出現和輝煌,道教只在天地大亂的時候出來,如戰爭,瘟疫等。

12樓:佛經_僧伽吒經

其一。各宗教的聖人在創教時都是為一切眾生而立的。不應該有地域限制。

其二。各宗教是否繁榮。是要看是否有真正的大修行人出現。

而不是看誰的地盤大。人氣多。錢勢大。

這個不是衡量宗教是否繁榮的標準。所以世界各大宗教到底誰比誰繁榮。還真不一定呢。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13樓:來去自如

中國就是乙個道教和佛教結合的,比較特別的。像泰國,他們就是隻有佛教信仰的。

14樓:坂上之雲的畫室

因為中國的本土宗教是道教,許多外來的少數民族政權,如:鮮卑、元、清都是崇尚佛教,因為佛教也是外來的。而現在社會又繼承了很多清的歷史文化。

15樓:矣俟

總有人喜歡把外來文化的糟粕當成寶貝,有思想的人不會盲從。

16樓:不會唱歌的神巫

道教信仰一般要求文化素質較高,比如要會書符唸咒,要懂中醫,要懂天文星相,要會占卜等等。而佛教信仰只要能念念經即可,一般的村夫愚婦都可以信。

17樓:小隨便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所以世人很少見到真正有修為的道士。

18樓:默ス默

道教好像沒有五千多年吧,佛教到現在也不過兩千餘年。其次,佛教之所以強盛,是因為過去皇家大力推行支援,而且佛教的思想比較親民,講究平等,講究解脫,適合大眾。

19樓:高夢嫻

因為佛教的融和力很強包容心很大。

佛也說過:「世間一切善法皆為佛法」

相反道教在世間不常見到,你看寺院到處都是,相反道觀不好找。

中國幾千年祖先文明仁義禮智信,大乘根基很牢靠。一見大乘佛法就如同量身定做的一樣,都歡喜信受。

道教最終目標也只是公升四禪天,不是了意究竟。中華的祖先智慧很高知道那個能究竟解脫。

20樓:網友

現在的寺廟 你沒有進去看明白,許多的寺廟裡是 佛道 共參的。除了大的 寺廟裡 是單獨的佛門寺院或者是 道觀。

21樓:嘟嘟_貝貝

道教講修自身,也就是佛教講的小乘,而佛教講的是大乘,大乘講渡眾生。

22樓:周悅華

任何教派的發展,於信眾對教義的理解,有很大關係,這也叫緣分的深淺,這也是教與教的差別,值得大多數人理解的,信眾自然就多,現象也就紛繁,如此類推。

23樓:拜神不如

唐朝,武則天信仰佛教,又因唐朝的盛世局面推動佛教在全國的推廣。而後又有三教歸流,所以佛教遠廣於道教。

為什麼大多數國人都不信本土道教卻信舶來的佛教????

24樓:網友

佛教的倫理觀念和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一致!符合中國人的思想所以在中國發揚廣大。

25樓:摩登伽缽吉諦

佛教主張方便法門度人。

而道家主張自然無為。

26樓:蕭蕭俠迷

自古有句俗話: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第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佛教它實在是教育,它不是宗教,這一點一定要明瞭,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跟我們中國的儒家一樣,是孔老夫子的教育,過去中國人對於教育非常重視,自古以來我們即曉得教育的重要,禮記學記篇所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政治要能上軌道,人民要能過真正安和樂利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教育。

綜觀道教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南北朝時期,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援,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乙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後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開始,用道教麻痺人民陶醉自己,藉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

明代中期,帝王迷通道教,妄圖成仙,道教受到重視,並干預政治,參加**內部的權力爭奪,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

或許是這些原因而造成的吧```

27樓:網友

為什麼國人不點油燈,都用外來的電燈?

為什麼國人不說文言,都用外來的標點符號?還寫阿拉伯數字?

為什麼國人不用算盤,都用外來的電腦?

為什麼國人不擁護皇帝,卻選擇了西方的馬列主義?

為什麼國人不用皇曆紀年法,卻用西元2006來紀年?

上面的問題你知道為什麼了,你的問題自己也就能有點眉目了。

28樓:網友

其實道家文化也是絕對不可輕視的文化。

29樓:綱珈藍木

道理很簡單 信不信什麼教並不決定於國產和進口只取決於其教義的思想與提倡的觀點。

看你用了四個問號說明你是個愛國的人 這很好別忘了 今天九一八 攜手共進 振興中華。

30樓:寒門女子

其實我國文化是以儒家為主,佛道兩家為輔的,三者相互滲透融合。

所以我國佛教巨集大精深,發展了許多流派,但卻與發源於印度本土的原始佛教有了很多的差別,其實本質上已經是我國的一種宗教。

頂樓上gonzalo,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31樓:網友

因為佛教更有人緣。

乙個事物是否可以廣為流傳就看它是否可以符合當地當時人們的興趣業力了。能符合就會被大眾接受,不然就只有被冷落了。關鍵還是它自己的傳播方法是否巧妙,是否可以符合大眾口味。

為什麼本土道教沒有興盛,反而是佛教興盛 來自

32樓:潛川如斯

就我的理解,因為有三年幫助建造道觀的經驗,與道長經常溝通,歸納一下,有如下幾個原因:

1、道教「清淨無為」的思想所導致。道教強調「清淨無為」的精神,使得道教修士孤身自傲,不理俗事,也沒有「振興道教」的號召與責任感,使得傳教人士稀少;

2、道教的指導思想決定了道教的組織性不強,也導致了道教的凝聚力不強,缺乏好的組織和好的團隊,即使是千年道教傳承的地方(如武當山、龍虎山等),也是稀稀拉拉的,不成氣候。

3、道教缺乏領軍人物。這個領軍人物不僅僅是道法精深,還要號召力強,「圈粉」魅力大;細數佛教界,人才濟濟,而道教則寥寥無幾,令人扼腕嘆息。

4、道教紀律性不強,要求不嚴,對於假道士或打著道教旗幟坑蒙拐騙的現象聽之認之,且律己不嚴,譬如全真教不像全真教,正一教已和江湖**無疑。佛教則強調「以戒為師」,屢有高僧現世,儘管假和尚也不少,但佛教始終保持並維護了它的合法地位;

5、道教中堅力量不夠,也沒有積極主動的去佔領陣地。截止於2014年,全國道觀僅8000多座,道士5萬餘人;同比之下,佛教寺院35000多座,僧人40餘萬。

6、與**配合不夠,反而淪為被企業、旅遊機構等團體綁架的「人質」,甚至出現「職業道士」壟斷道觀的現象。

33樓:諸子國學

歷史上,道教為什麼不如佛教興盛?是因為盛世和尚亂世道嗎。

34樓:煩惱即菩提

道教講隱退。佛教除了出世,還要講入世。

自古佛道相爭,為什麼道教爭不過佛教?

35樓:匿名使用者

你有所不知,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上,道教在相當一部分時間裡是佔據優勢的。而到了清朝開始,佛道都開始走下坡路,道教尤為嚴重, 清朝的皇帝是信佛的,更抑制了道教,所以到清末後,大部分的道教故事史實都消失了,佛教佔據了大部分,並不是爭不過,而是被歷史掩蓋了。在中國歷史上,有數次滅佛運動,都是在和道教的對抗中,被擊敗的後果,分為朝代來說吧,清朝皇帝幾乎都是姓佛教和薩滿教的,明代的除了乙個皇帝信佛外,別的要麼不信,信都是通道的,元朝,道教全真派就是國教,宋代的話佛教略微佔多點,唐代的話,李世民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代,所以道教也是國教,別的都是佛道混雜,重要的朝代大多是道教的, 不要被近幾百年的現象所矇蔽,猶豫近幾百年佛教佔據主導後,對一些歷史也進行了修改,另外丹藥之說不等同於道教,道教是東漢末年興起的。

另外全真教其實是儒釋道三教合一,供奉老子釋迦摩尼和孔子三個人的,所以現在一些道觀裡有觀世音也不是什麼怪事。

為什麼會因為討厭人而討厭所有與他有關的人

愛屋及烏來的反面理解。人 源也算是群居bai的物種,物以類聚,人以du群分,一個人的朋友圈zhi和交際範圍,dao一般都是和自己性格比較相似或期望自己想成為的目標性格的人。已經討厭某個人,會通過與他有關的人知道他的資訊或近況,不管你是否刻意,很難避免。心裡已經討厭,就會潛意識裡拒絕知道他的訊息和被他...

為什麼古代道教的人都自稱什麼子什麼子的

學釋離宮修定 學道坎府求玄 子為坎卦之正位。道家是崇尚水德的,故道號多用子字。古人表字 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人名除了正式的姓名外,大士大夫和文人中還盛行表字。例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到了東晉,自陶淵明寫 五柳先生傳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自稱號為 五柳先生 開始,文人學士便紛紛相繼模仿,除名 ...

我為什麼會討厭容易暴露情感的人而喜歡冷漠的人

這是恐懼心理 你並不是討厭別人暴露感情,而是害怕自己被拉進去,也暴露感情。臉上經常掛笑不代表你快樂,因為那是擠出來的笑,不是發自內心的愉悅 你的冷漠是種習慣,是在受了傷害之後的保持冷靜自我療傷的狀態,但是這個狀態形成了習慣,以至於得到保留,無法擺脫了,變成了你的性格一部分了 你曾經受的傷害是什麼,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