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發展 實現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7

2025-07-11 21:10:20 字數 2745 閱讀 2422

如何加快發展 實現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樓:智者總要千慮

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出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毫不動搖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精神。

如何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部署要求

2樓:匿名使用者

1、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必須加快經濟建設,夯實發展的基礎。

經濟建設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們所有問題的關鍵。要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增強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後勁。

2、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發展協調性。

要堅決執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決策部署,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降低能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3、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必須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改善和保障民生。

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深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救助水平,著力推進扶貧開發,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全面推行醫療保險統籌,全速推進民生工程建設,繼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保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4、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必須加快思想文化建設,提高人民文化素質。

要努力促進文化繁榮,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支援廣電、報業、出版等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力爭年內實現「農家書屋」行政村全覆蓋。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弘揚良好思想道德風尚,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提高人民文化素質。

5、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必須加快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要發揚更加廣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要實施「民主決策」,把決定權交給大家,營造政通人和的政治環境;要「開門立法」,傾聽百姓聲音問計於民,讓更多群眾的智慧在社會發展中閃光;要「依法行政」,讓權力在陽光下暴曬,確保權力依法正確行使;要「公正司法」,給群眾法律的溫暖,增強公民法治意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巨集偉目標,實現江西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承栽著4500萬江西人

3樓:萇勤

(1)①江西全面小康實現程度與全國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2分)②江西全面小康實現程度與全國相比,差距正在逐步縮小。(2分)(2)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是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巨集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的小康社會。

2分)第一問比較有難度,難在第2個結論,要對圖表中資料進行仔細比較甚至計算才行。

第二問就是解釋全面小康的含義。

結合十八大內容,談談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4樓:康秦瑀

黨的十八大全面回顧、總結過去五年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明確今後乙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和巨集偉藍圖,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沿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指導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全鎮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切實推動社會的平安建設。

針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標。這兩個指標同步提出,重若千鈞,內涵豐富。乙個是經濟總量指標,乙個是人民生活指標,指標設定以2010年為基期,這兩個指標的指導性、方向性更加鮮明,尤其是將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標寫入黨代會報告,分量更重,彰顯出今後我們黨更注重百姓實際生活幸福度。

這說明我們不是一味追求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而是下決心更加重視居民收入的提高。這也意味著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掛鉤,廣大百姓可以充分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財富收益。

按照十八大精神的指引,真正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全面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和到建黨100週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5樓:焦小珂

第乙個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處理好**和市場的關係,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

第二個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高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還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第三個是講的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生產方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

第四個推動城鄉一體化,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讓廣大農民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第五個,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現在我們可能要走出去了,技術、資本等等方面。

提出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艱鉅而緊迫 是什麼時候

黨的十 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 建成 小康社會。早在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就提出,從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 黨的十七大報告又進...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 協調性 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 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基本要求是 堅持把經...

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高一政治題

1 要堅持把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十二五 時期,正是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結構重構的關鍵時期 因此,經濟結構調整必須向更深更廣的領域進軍,我們要進一步優化消費 投資 出口三大需求的配置比例,並以擴大內需作為調整結構的首要任務,而要真正啟動內需,關鍵在於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這就需要調整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