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李樂濤
一般鐵板之內的都是a+。(同樓上一樣a,b代表的是折彎的長度,t就是板厚)
例如用的鐵板折180mm*180mm的直角,那麼你下的料長就是180mm+180mm再減去也就是4mm就好了,也就是356mm。
鈑金折彎計算中板厚與係數如何選擇
2樓:匿名使用者
l=l1+l2+∏/2*(r+xo*t) 不知到你的彎曲半徑是多少?xo中性層內移係數,按材料及相對彎曲半徑查取。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折彎係數選就差不多的 照這樣子算下料應該是30+10+
鈑金折彎係數如何換算,舉例說明嗎
4樓:網友
折彎計算要分三種,扣除法、補償法、和k因子。如用板厚,則總長=外邊總長-2*板厚*折彎數。板厚一般有個係數表那也是經驗表你可以找找。
5樓:網友
鈑金件的流程沒有什麼,就是板材劃線--剪板下料--衝裁折彎。給你乙個鈑金折彎係數計算表供參考。鈑金折彎係數計算表 板厚 折彎角度 扣除係數 板厚 折彎。
6樓:小度家居助手
回答彎折係數計算公式如下:l=係數×t)×(/90)l: 鈑金長度(developed length)r: 折彎處的內側半徑(inner radius)t: 材料厚度。
折彎角度。
提問板厚5公釐折90度扣多少,用多大的槽,長公尺您在嗎?
鈑金折彎的係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7樓:網友
proe折彎係數計算公式:
proe在進行鈑金的折彎和展平時,會自動計算材料被拉伸或壓縮的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l=係數×t)×(/90)
l: 鈑金長度(developed length)
r: 折彎處的內側半徑(inner radius)
t: 材料厚度。
折彎角度。
y係數: 由折彎中線(neurtal bend line)的位置決定的乙個常數,其預設值為所謂的「折彎中線」)。可在config中設定其預設值initial_bend_factor
在鈑金設計實際中,常用的鈑金展平計算公式是以k係數為主要依據的,範圍是0~1,表示材料在折彎時被拉伸的抵抗程度。與y係數的關係如下。
y係數=(π/2)×k係數。
8樓:六嗲
板材彎曲時其中心線長度不變,但外側材料被拉伸,內側材料被圧縮,所以計算時都按中心線長度計算。故此折彎係數為板厚的0,5
例如:δ 10的乙個外徑φ1010mm園筒,其镸為: (1010一10)π=1000π=3141,6mm
8的乙個內徑φ1010mm園筒,其镸為:(1010十8)π=1018π=3198mm
9樓:伊秋露
尺寸按中心層計算,長度與折邊上模r角有關,檢查實際折邊後的零件尺寸,是有規律的,再修改下下料尺寸,以後就按這經驗就可以了。 我平常是按工作經驗推算,例;相交直角的二個外形尺寸 1,二個外包尺寸相加,減2個厚度尺寸。 2,二個內包尺寸相加。
3,乙個外包尺寸和乙個內包尺寸相加,減1個厚度尺寸。 ×尺寸按中心層計算,長度與折邊上模r角有關,檢查實際折邊後的零件尺寸,是有規律的,再修改下下料尺寸,以後就按這經驗就可以了。 」中性層是準確的,但不同的做法or模具的槽寬不一樣r就不一樣,中性層沒法算,一般就是不同的板厚在同一槽寬試折,同一板厚不同槽寬再試折,就得同乙個經驗資料,不過不同一批的材料往往有差別 ××外側尺寸相加減去板厚值 l=a+
10樓:hi漫海
1.折彎係數計算。
以下方程用來決定使用折彎係數數值時的總平展長度。
lt= a + b + ba
11樓:網友
這個嘛,只能是個大概,每個折彎機折出來的都不一樣,每個公司都有一套折彎係數,那就是自己試出來的,用一塊100x100的料,在中間折乙個90度,量取它兩邊的最大值之和在減去100,這就是折彎係數,每種材、每個厚度用同樣的方法。每個下模不一樣,他的折彎係數也一樣。
12樓:網友
鈑金工藝引數。
90°鈑金扣除 非90°鈑金扣除。
序號 厚度 鈑金扣除 材料 用k因子。
1 鐵板。2 不鏽鋼34
56拔眼底孔。
序號 規格 底孔 序號 規格 底孔。
1 m3 φ 3 m5 φ
2 m4 φ 4 m6 φ
壓鉚螺柱。序號 規格 底孔 序號 規格 底孔。
1 m3*高 φ 3 m5*高 φ
2 m4*高 φ 4 m6*高 φ
壓鉚螺母。序號 規格 底孔 序號 規格 底孔。
1 m3 φ 3 m5 φ
2 m4 φ 4 m6 φ
攻絲牙底孔。
序號 規格 底孔 序號 規格 底孔。
1 m2 φ 4 m5 φ
2 m3 φ 5 m6 φ
3 m4 φ 6 m8 φ
13樓:網友
看你湘西的 我幫幫你 我應經加你qq別忘記回覆我啊。
14樓:網友
這個問題太難了,我也不是很清楚,可以問一下專業人員。
鈑金折彎計算方法
15樓:匿名使用者
要是鐵板的話,折彎係數是一道彎就從l值裡減去兩個折彎係數,就是k=1,8
要是鋁板的話,折彎係數是一道彎就從l值裡減去兩個折彎係數,就是k=1,6在pro/e鈑金模組中,計算折彎部分的長度公式是:
dl=(pi/2*ri+y_factor*t)*a/90式中:dl 板材的中性層長度。
ri 折彎內徑。
y_factor y軸比例因子。
t 板材厚度。
a 折彎部分相對的圓心角。
以下是推導過程:
其中,k為中性層係數(即內壁到中性層距離與板厚的比值)dl=2*pi(ri+k*t)*a/360=(pi*ri+pi*k*t)*a/180= (pi/2*ri+pi/2*k*t)*a/90令pi/2*k=y_factor
則 dl=(pi/2*ri+y_factor*t)*a/90我個人認為,其中的k因子對我們計算長度有直接意義,所以在設定折彎許可的時候,設定k因子就可以了。k值針對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值。普通鋼板k值為,實際取,誤差極小。
折彎件如何計算尺寸
16樓:人設不能崩無限
計算方式分為兩種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一, r角相對壁厚很小的情況下 按照折彎扣除算 比如1個厚度扣除每個公司的一般根據具體經驗定) 2個厚度扣除等。
二,r角很大時,以中位線(即內外兩條線的中心線)作為尺寸。
17樓:w別y雲j間
k因子計算方法:
k因子是指鈑金內側邊到中性層距離和鈑金厚度的比值,通常板料在彎曲過程中通常外層會受到拉應力而伸長,內層則受到壓應力而縮短,在內層和外層之間有一長度保持不變的纖維層,稱為中性層。根據中性層的定義,彎曲件的坯料長度應等於中性層的長度,由於彎曲時坯料的體積保持不變,所以在變形較大時,中性層會發生內移,這也就是不能僅僅用截面中性層計算長度的原因。假如中性層位置以p表示(見圖1),則可以表示為。
式中,r為零件的內彎曲半徑/mm;t為材料厚度/mm;k為中性層位移係數。
圖1 中性層的位置。
圖2 鈑金彎曲示意圖。
式中,l為零件總長度/mm;α為彎曲中心角/(°)l1和l2分別為零件彎曲部分起點和終點以外的直端長度/mm。
按照上面的公式,就能算出精確的折彎長度尺寸,可以看出,只要確定了引數k,即可計算出l,引數k則取決於鈑金厚度t和內彎曲角r的大小。它們之間存在對應關係,一般r/t分別為,,,1,2,3,4,5,≥6時,k因子對應為,,,般零件的加工,r/t數值都在1附近,根據上述對應關係中k因子計算的鈑金折彎長度還是很準確的。對於r/t≥6的情況,鈑金折彎時板料基本不會再發生變形,那麼中性層也就等於中心層了,k因子也相應地變成了,計算也相對容易很多,唯一影響的就是折彎過程中的回彈問題,這種繁瑣的計算最適合計算機來完成,隨後出現的各種三維軟體如autocad,solidworks,nx,pro/e,catia等也引入了鈑金模組,而k因子就成為了這些軟體的首選引數,合理選擇k因子大大降低了工藝設計過程中的工作量。
18樓:閃現跳大eq二連
這個你最好用軟bai件做。solidworks就可以了du裡面設計zhi到折彎係數的很麻煩,但是一dao般的版情況不用太精確可以權手工算的。
兩個邊長之和加上(
因為金屬有延展性 所以實際的結果比這個數要小一點的。
只能粗略計算。
一塊折彎的鈑金,要計算它的尺寸,是用板厚的中心線長度嗎?請教高手!
19樓:工卉
比如上圖:用25mm寬的底模折彎,尺寸為:
折彎係數不是算出來的,它與下模槽寬有關(也就是折彎成型的裡口半徑)。現在一般直角折彎對15#以下冷作硬化板來說,其裡口折彎半徑一般不應大於倍料厚,折彎係數是每個直角加1/3~個料厚。
現在很多下模生產廠家都把v型槽的加工退刀槽去掉了形成直接尖角,目的也是追求折彎的清角。
計算公式如下:(條件:裡口半徑≤倍料厚,當料厚≤4mm時)
係數=(α/90)×t/3 式中:α-扳折角(即從0度起來的角);t--料厚。
算時直接按裡口尺寸相加,然後每個角加乙個係數。對於較軟的料,比如鋁板,1/3可以加大到。
20樓:江風
這個看書哦,不定是中心線,精度不高可以用中心線算。
21樓:它山石
理論計演算法:1,圓角很小(r《的彎曲件法。
l=l1+l2+kδ ,式中k——介於之間,軟料取下限,硬料取上限。多角彎曲時:l=l1+l2+..ln+k1δ(n-1),式中 l1,l2...ln——各直邊的內線長度(公釐),n——直邊的數量。k1——在雙角彎曲時,介於之間;在多角彎曲時為對於塑性更大的材料可減至。
鈑金折彎係數表和怎麼算的?
22樓:網友
如果是直角我一般是用扣除法,其餘角度用折彎係數。
23樓:網友
長度 = 料內 + 料內 + 補償量(係數計算得出)
折彎圓弧如何計算,鈑金折彎圓弧如何加工
折彎角度 180 例如 每刀進2mm。折彎刀數 弧長 2mm 30.37 2 15折彎刀數15 折彎角度 180 180 176 任意一條圓弧可以找出它所在的圓裡的圓心,方法如下 1 首先,在圓弧上任意取3點a c c 2 連線ab bc形成兩條直線 3 用尺子分別找出ab bc兩條直線的中點d e...
鈑金中折彎係數的具體公式怎麼算,鈑金折彎的係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尺寸按中心層計算,長度與折邊上模r角有關,檢查實際折邊後的零件尺寸,是有規律的,再修改下下料尺寸,以後就按這經驗就可以了。我平常是按工作經驗推算,例 相交直角的二個外形尺寸 1,二個外包尺寸相加,減2個厚度尺寸。2,二個內包尺寸相加。3,一個外包尺寸和一個內包尺寸相加,減1個厚度尺寸。尺寸按中心層計...
鈑金折彎的工藝圖怎麼看,鈑金折彎圖紙怎麼看
第一看圖右下角的視角,是第1視角還是第3視角,折彎方向根據視角而定。假如是折彎新手,請注意下列幾點 一 分清是第1視角還是第3視角,通常圖框裡有符號代表。國內常用通常是第1視角,按投影規律 第3視角是哪面看的就放哪邊 也就是左邊看過去的影像就放左邊 正好相反。二 不可以漏掉區域性檢視或是剖面圖,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