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酸鹼指示劑在酸度變化過程中,顏色始終在變,只不過人的眼睛能較明顯感受到的話,只是在一定的酸度(ph)範圍內,這個範圍就叫變色範圍。
酸鹼指示劑的變色範圍是什麼意思?
2樓:豌豆射手
指示劑的變色範圍:
當ph值處於這個值範圍內時,會處於乙個轉變過程中,此時的顏色就是兩種顏色的混合了。如題的話,則當ph小於時,即酸性時,顯示紅色,當ph值介於時,為紅+黃=橙色,當ph值大於8時,則顯示黃色。
又比如無色酚酞,當ph小於8時,顯色劑顯示無色,當ph為8左右時,某個小範圍內,顯示的是淺紅色,此時再滴極少量的鹼,使得ph大於8時,就顯示紅色。
酸鹼指示劑(acid-base indicator):
或稱ph指示劑、氫離子濃度指示劑,是用來測試ph值的化學試劑。它們本身是弱酸或弱鹼,並含有色素,在滴入溶液時色素會與h+氫離子或oh−氫氧離子結合,轉化成相應的酸式或鹼式,從而顯示不同的色澤。由於ph指示劑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能產生可逆的色澤變化,所以可在中和分析中,指示反應終點,並可測定被試液的ph值。
ph指示劑的質量主要控制在ph變色範圍的靈敏度。
酸鹼指示劑的分類:
1 、硝基酚類 這是一類酸性顯著的指示劑,如對-硝基酚等。
2、 酚酞類 有酚酞、百里酚酞和α-萘酚酞等,它們都是有機弱酸。
3、 磺代酚酞類 有酚紅、甲酚紅、溴酚藍、百里酚藍等,它們都是有機弱酸。
4 、偶氮化合物類 有甲基橙、中性紅等,它們都是兩性指示劑,既可作酸式離解,也可作鹼式離解。
3樓:汐雨煙
酸鹼指示劑的變色範圍就是當ph值處於這個值範圍內時,會處於乙個轉變過程中,此時的顏色就是兩種顏色的混合了。
舉例:無色酚酞,當ph小於8時,顯色劑顯示無色,當ph為8左右時,某個小範圍內,顯示的是淺紅色,此時再滴極少量的鹼,使得ph大於8時,就顯示紅色。
酸鹼指示劑的原理:
酸鹼指示劑既然都是一些有機弱酸或有機弱鹼,那麼在不同的酸鹼性溶液中,它們的電離程度就不同,於是會顯示不同的顏色。ph試紙則是由多種指示劑混合液製成的,通常情況下ph試紙就顯金黃色,ph≈5,可見在製作時,已將指示劑混合液調至弱酸性,並不是中性,這是為了減弱空氣中co2對測定的影響。此外,中和反應時,使用酸鹼指示劑只能用2~3滴,也是因為酸鹼指示劑都是有機酸或有機鹼,用多了會增大誤差的。
酸鹼指示劑的用量要求
4樓:手機使用者
鹼指示劑應該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1.雙色指示劑的變色範圍不受其用量的影響,但因指示劑本身就是酸或鹼,指示劑的變色要消耗一定的滴定劑,從而增大測定的誤差。對於單色指示劑而言,用量過多,會使用變色範圍向ph值減小的方向發生移動,也會增大滴定的誤差。
例如:用滴定,phsp=, 突躍範圍為,滴定體積若為50ml,滴入2-3滴酚酞,大約在ph=9時出現紅色;若滴入10-15滴酚酞,則在ph=8時出現紅色。顯然後者的滴定誤差要大得多。
指示劑用量過多,還會影響變色的敏銳性。例如:以甲基橙為指示劑,用hcl滴定naoh溶液,終點為橙色,若甲基橙用量過多則終點敏銳性就較差。
2. 溫度和溶劑。
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指示劑電離常數和水的質子自遞常數發生變化,因而指示劑的變色範圍亦隨之改變,對鹼性指示劑的影響較酸性指示劑更為明顯。不同的溶劑具有不同的介電常數和酸鹼性,因而也會影響指示劑的電離常數和變色範圍。
3. 指示劑的選擇。
指示劑選擇不當,加之肉眼對變色點辨認困難,都會給測定結果帶來誤差。
因此,在多種指示劑中,選擇指示劑的依據是:要選擇一種變色範圍恰好在滴定曲線的突躍範圍之內,或者至少要佔滴定曲線突躍範圍一部分的指示劑。這樣當滴定正好在滴定曲線突躍範圍之內結束時,其最大誤差不過,這是容量分析容許的。
影響酸鹼指示劑變色範圍的因素有哪些?
1.指示劑的用量,對於雙色指示劑用量多少對色調變化有影響,用量太多或太少都使色調變化不鮮明。對於單色指示劑用量多少對色調變化影響不大,但影響變色範圍和終點。指示劑本身都是弱酸或弱鹼,也會參與酸鹼反應。3.中性電解 溶液中中性電解質的存在增加了溶液的離子強度,使指示劑的表觀離解常數改變,將影響指示劑的...
幾種常用指示劑的變色範圍及變成什麼顏色
高中化學常用的酸鹼指示劑有甲基橙 石蕊和酚酞。甲基橙的變色範圍為3點1 4點4,小於3點1為紅色,在3點1到4點4之間為橙色,大於4點4為黃色。石蕊溶液變色範圍為5到8。小於5為紅色,位於5到8之間為紫色,大於8為藍色。酚酞試液變色範圍為8點2到10。小於8點2為無色,位於8點2到10之間為淺紅色,...
西安的年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降雨量大約是幾毫米
西安屬於暖溫帶半溼潤的季 風氣候區,雨量適中,四季分明。無霜期平均為219 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 0.5 1.3 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6.3 27 年平均氣溫13.6 極端最高氣溫45.2 1934年 極端最低氣溫 20.6 1995年1月11日 近年來氣候呈暖化趨勢。2003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