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如何應對石油經濟危機

2025-07-14 19:40:11 字數 3365 閱讀 3184

1樓:

1973年,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運用石油**來對支援以色列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削減石油產量。結果是石油**暴漲,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到了1978年,伊朗發生政治局勢的變換,造成了石油生產的不穩定,生產一度從每天600多萬桶降到了70萬桶。

這樣,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出現了。

石油危機的出現,大大影響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尤其是日本。第一次石油危機, 就馬上使日本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蕭條,導致了外匯的大量外流。

俄羅斯為什麼早不賣石油?

2樓:草晞澤輝

誰說他不賣,蘇聯的經濟模式並非我們所認為的是史達林時期的計劃經濟體制,更不是市場經濟體制,而是以軍事生產為主要消耗產業的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蘇聯早在70-80年代就已經挺不住了,要不是石油危機是蘇聯緩了口氣,那末蘇聯早就完蛋了。你想象得到國家收入的一半以上都用來製造**嗎?

連民用的肥皂、暖瓶都成了社會稀缺品。戈巴契夫面對人吃驚的蘇聯經濟他難道不想賣嗎?只是石油危機後油價大幅**,蘇聯一下子外匯**少了很多,蘇聯被迫進行經濟改革,最後失敗而告終。

又進行體制改革,最後變成16 個獨立的國家。戈巴契夫黯然**。

3樓:網友

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為了擺脫經濟危機一直把石油、天然氣作為主要的出口產品換取美元。

4樓:嵇瓊嵐

可能當時科技還沒現在發達還沒勘探到,又或者當時石油沒現在值錢,甚至有可能當時石油需求國都跟美國一夥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想賣吧!

5樓:網友

前蘇聯一窮二白??拜託~當時蘇聯是乙個很強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最鼎盛的時候佔有世界gdp的14%。

而現在俄羅斯肯向外輸出石油,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油價暴漲,輸出石油有利可圖啊~

6樓:網友

也是啊!那時候用汽油的東西也少,所以,不值錢。也說的過去!

7樓:匿名使用者

典型的,無知,誰說俄羅斯不行了,如果有空的話,看一下,普京大傳,俄羅斯比中國富到那裡去了,不要看報紙上說,俄羅斯這不行,那不行,要買石油,人家富的流油,中國的新聞報道,從來是不公正的,

8樓:網友

在出現石油危機的時候丟擲來,這也是向世人展示實力的一種方式.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效.前蘇聯現在的俄羅斯它具備了可以成為重新的超級大國所有的一切條件和實力,不光是石油.

9樓:網友

俄羅斯窮?

說俄羅斯窮就像說中國富一樣可笑。

10樓:一神人

我這麼理解的。

儲備很重要。

前蘇聯是重工業軍事國家,它完全要考慮開戰後,的**緊缺問題,所以不賣。

現在世界是經濟競賽階段,離全面開戰還有很長的時間。所以俄羅斯才開始賣,終究就目前來講發展經濟很重要。不過還一定會考慮自己的儲備問題。

應該是這意思。

蘇聯從經濟困難到崩潰用了幾年 是波日涅夫開始的嗎

11樓:網友

經濟頹勢是戈巴契夫時期才開始。困難這個詞很難把握,蘇聯是**和石油這兩大硬通貨的主要出口國,還有**出口做保障,只有糧食因為經濟改革出現困難,應該不能理解為經濟困難。而且蘇聯經濟並未崩潰過,有史可查。

僅僅是因為蘇聯解體了,俄羅斯才陷入經濟危機的。蘇聯一直到解體前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德國通通往後排,能說經濟崩潰嗎?

12樓:隨中校友

樓主您好。蘇聯的鼎盛是在勃總時期,衰敗是戈巴改革。

經濟危機期間中國和蘇聯的發展情況如何?

13樓:網友

肯定火熱,中國需要資源,俄羅斯有煤炭、天然氣、石油、先進軍事裝備。俄羅斯需要中國廉價的服裝、生活用品。

14樓:網友

什麼時間的經濟危機呀?

各國如何應對二戰前的經濟危機?

15樓:加菲8日

首先是以鄰為壑,轉嫁危機,結果,進一步惡化危機,而且,國際關係進一步惡化。 然後,羅斯福上臺後,推行「新政」,歐洲有些國家借鑑了一下。 同時,德國、日本法西斯勢力藉此迅速發展,從此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想知道這其中的關係的話,在找我聊聊吧……(嘻嘻) 另外,義大利的法西斯是1922年建立起來的,與這一次的經濟危機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16樓:四腳蛇

美國羅斯福新政,以工代鎮,英國和日本加緊對殖民地的掠奪,日本還和德國結盟,擴軍備戰發動了二戰。

美國70年代經濟危機的影響(對美國,中國,蘇聯等)

17樓:永夜中的極光

美國上世紀70年代經濟危機具體是1973年。

美國在美蘇爭霸第二階段中處於劣勢,經濟的上的矛盾劇增,同時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在內外因的作用下導致1973「以美元為主導的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徹底瓦解 .

美國陷入經濟停滯與衰退,同時蔓延到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從而引發了大面積的經濟危機。

中國應該是沒有的,那時候還是某個革命的期間。

至於蘇聯,我覺得是沒有的。

蘇聯是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並沒有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有聯絡,也就是閉門自己搞自己的計劃而已。

1929年的經濟危機也沒有對蘇聯造成影響,而且蘇聯的計劃經濟的優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羅斯福行政的一點靈感,也就是國家干預經濟。

18樓:陸小荷

美國:經濟進入滯漲階段;中國:幾乎沒有影響,因為中國還沒有對外開發;蘇聯:加速其解體。

19樓:網友

導致在美蘇爭霸中蘇聯對北約國家佔壓倒性優勢,這一時期是蘇聯鼎盛時期,其坦克裝甲車量總數是北約國家的三倍,質量也優於西方國家,中程飛彈與美國不相上下,擁有與美國匹敵的遠洋海軍和裝備大量登陸艦艇的海**隊。其外交政策在歐洲,中亞,非洲和東亞都表現得咄咄逼人。

1929-1933經濟危機 為什麼不影響蘇聯 那時中國處於怎樣的形勢?

20樓:秋心蕩無聲齊魯

蘇聯是計劃經濟,國家管理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原因是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蘇聯的公有制不會引發這種經濟危機。而且當時蘇聯與資本主義經濟聯絡少,影響不到。

中國當時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時期。但是官僚資本主義也在此時產生。

21樓:**座蘭國忠

經濟危機席捲資本主義世界,英法美德日深受其害,人民困苦不堪,但是蘇聯當時社會主義,經濟飛速發展,工業革命完成,社會主義建設成果顯著。

中國也是社會主義剛剛起步,學習蘇聯,經濟緩慢發展。

2025年經濟危機英國是如何應對的

英國bai在面對二戰前的經濟危機時情du 況相對德國日本緩和一zhi些。原因有二,dao 一是專此前英國經濟長期處於屬停滯或緩慢發展狀態,剩餘資本主要投放到國外 二是英國在危機後加強了 保護,使英國工業的相對市場份額有所擴大。從1929年的最高點到1932年的最低點,英國工業生產僅下降了32 遠低於...

2019經濟危機,2009經濟危機

肯定會漲價,原因是,幾年國內冬天普遍乾旱,俗語說得好,瑞雪兆豐年,我的老家只是象徵性的下了些小雪,明年的糧食肯定減產,所以現在還是儲存一些不要賣的好或者大量收購一些 可以去天津看看 天津各行各業都將很缺人才,競爭非常小,機會比較多,工作不難找的。尤其是濱海新區,未來的浦東新區 潛力大,世界五百強都落...

凱恩斯如何解釋經濟危機

根據凱恩斯總需求決定理論,已有的收入 消費傾向 貨幣需求 貨幣供給回 預期收益和資答本品 是影響總需求從而影響國民收入量的因素。在社會經濟條件既定的情況下,已有的收入 貨幣供給數量以及資本的供給 可以視為常量,因而國民收入則主要取決於人們的消費傾向 對貨幣的流動偏好以及投資者對投資未來收益的預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