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踿甿
1139年夏,金兀朮撕毀紹興和議,傾巢而出,再度發動大規模的對宋戰爭。在東、西兩線軍取得對金大捷的形勢下,岳飛揮師從長江中游挺進,實施銳不可當的反擊,他一直準備著的施展收復中原抱負的時機到來了。但因宋高宗的猜忌,便與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策劃,將岳飛從抗金前線用12道金牌召回,並在風波亭以莫須有的罪行將其殺害。
民間老百姓愛吃油條,就由油炸秦檜夫婦而來。
岳飛刺字的故事情節內容簡介
2樓:匿名使用者
精忠報國 ——岳母刺字的故事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湯陰縣岳家莊的一戶農民家裡,生了乙個小男孩。他的父母想:給孩子起個什麼名字好呢?
恰在這時,一群大雁從天空而過,父母高興地說:"好,就叫岳飛。願吾兒像這群大雁,飛得又高又遠。
這名字就定下來了。
岳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把岳家衝得一貧如洗,生活十分艱難。
岳飛雖然從小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親的嚴教,性格倔強,為人剛直。
一次,岳飛有幾個結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岳飛。岳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沒有答應,並且勸他們說:"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幹!
眾兄弟再三勸說,岳飛也沒動心。
岳母從外面回來,岳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說:"孩子,你做得對,人窮志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
一天,岳母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岳飛解開上衣,請母親下針。岳母問:"你怕痛嗎?
岳飛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岳母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
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後來,岳飛以"精忠報國"為座右銘,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一名抗金名將。
3樓:硬幣小耗
內容簡介:
岳飛不受楊麼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後還有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岳飛,倘若一時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會毀於一旦。於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
補充:出處:錢彩《精忠說岳》
拓展:該書敘述岳母刺字時,先在岳飛脊背上,用毛筆書寫,再用繡花針刺就,然後塗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體而詳細。
但有些學者認為,紋身刺字是一門特技,有嚴格的操作程式和技巧,絕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婦女,不可能具有這種技藝,顯然是作者按照元、明有些傳記中有岳飛背上刺字的記敘,加以想象發揮,藝術加工構造的。因此,岳飛脊背上有否刺字?
所刺何字?是誰之手刺的?尚是個難解之謎。
人物介紹:岳飛母親,姚太夫人,古代四大賢母之一,教子精忠報國。她作為母教典範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精忠報國,被傳為佳話,世尊賢母。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讚譽。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著有《嶽忠武王文集》。
4樓:網友
厲害了,簡直跟我們老師一樣!!!
岳飛與岳雲的故事,秦檜和岳飛的故事
民族英雄,岳飛 1103年2月15日 1142年1月27日 南宋名將,座駕 白龍馬,兵器 瀝泉槍,經典之戰 朱仙鎮大捷 民族英雄 軍事家 抗金名將。字鵬舉,諡武穆,後改諡忠武。河北 今河南 相州 湯陰永和鄉孝悌里人 今 安陽市 湯陰縣城東30裡的菜園鎮程崗村 岳飛出生於北宋相州湯陰 今河南湯陰縣 的...
岳飛報國的故事400,關於岳飛的愛國小故事
關於岳飛的愛國小故事 岳飛是南宋名將。岳飛小時候家裡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上寫字教導他,還鼓勵他好好鍛鍊身體。後來岳飛勤奮好學,並煉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在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又鼓勵他報效國家,在他要去從軍之前,他的母親在他背上刺了 精忠報國 四個大字。孝順的岳飛不敢忘記...
岳飛抗金的故事,岳飛抗金的故事20字
1140年,金兵又大舉進攻南宋。岳飛等將領分路出擊,岳飛負責中原一線,他一面派人到河北一帶聯絡當地的民間抗金組織,一面親率大軍進擊,收復了河南許多州縣,駐軍郾城,兩軍激戰。郾城大戰中,金投入精銳騎兵15000人。兀朮以頭戴鐵盔身穿鐵甲的3000 鐵塔兵 打前鋒,以號稱 柺子馬 的騎兵居左右,列隊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