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元的取樣數為65535 24位元的取樣數為多少

2025-07-22 12:40:05 字數 3426 閱讀 1103

位元深度和取樣頻率設定多少才是最佳的音效?(圖)

1樓:虞慶富為

這兩個引數都是數值越大越好,不過如果引數超過你的硬體能力,其效果反而下降。你可以從最大值往最小值調,看看哪個是你的硬體所能承受的最佳數值。

2樓:網友

理論上,取樣頻率和量化位元數(位元深度)越高,音質越好。目前很多專業音訊裝置開始支援24bit,192khz取樣,也就是常說的24/192,它可以更大程度上保持原始音訊訊號。但是,越高的取樣率和量化位元數意味著更更大的資料量。

未壓縮的音訊,位元率為取樣率×量化位元數×聲道數。

在使用中,我們往往根據需求選擇。cd採用的是16位元,;目前民用裝置常採用48khz。為了追求更好的音質,可以使用更高的取樣頻率和量化位元數,但也會帶來更多負荷,如cpu計算量、記憶體佔用。

以上為原創。

設聲音訊號的取樣頻率為32khz,量化位元數為16bit,則數位化後該聲音訊號的數位元速率為多少?

3樓:匿名使用者

數位化後該聲音訊號的數位元速率=32×16=512(b/s)如果答案滿意,請五星評價,謝謝!

什麼叫取樣率?什麼叫位元率?兩者關係如何?

4樓:網友

取樣率選44hz 位元率選16kbps壓出來的檔案大備納猜小跟選取樣率選8hz 位元率選16kbps壓出來的檔案大小一樣。兩者的音質也相差無幾」

嚴重懷疑你的聽覺有問題~~

取樣率類似於動態影像的幀數,比如電影的取樣率是24赫茲,pal制式的取樣率是25赫茲,ntsc制式的取樣率是30赫茲。當我們把取樣到的乙個個靜止畫面再以取樣率同樣的速度回放時,看到的就是連續的畫面。同樣的道理,把以取樣率記錄的cd以同樣的速率**時茄侍,就能聽到連續的聲音。

顯然,這個取樣率越高,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影象就越連貫。當然,人的聽覺和視覺器官能分辨的取樣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於取樣的聲音,絕大部分人已經覺察不到其中的分別了。

而聲音的位數就相當於畫面的顏色數,表示每個取樣的資料量,當然資料量越大,回放的聲音越準確,不至於把開水壺的叫聲和火車的鳴笛混淆。同樣的道理,對於畫面來說就是更清晰和準確仿型,不至於把血和西紅柿醬混淆。不過受人的器官的機能限制,16位的聲音和24位的畫面基本已經是普通人類的極限了,更高位數就只能靠儀器才能分辨出來了。

比如**就是3khz取樣的7位聲音,而cd是取樣的16位聲音,所以cd就比**更清楚。

當你理解了以上這兩個概念,位元率就很容易理解了。以**為例,每秒3000次取樣,每個取樣是7位元,那麼**的位元率是21000。而cd是每秒44100次取樣,兩個聲道,每個取樣是16位元,所以cd的位元率是44100*2*16=1411200,也就是說cd每秒的資料量大約是172kb,而一張cd的容量是74分等於4440秒,就是763680kb=745mb。

等等,一張cd的容量應該是640mb,那就是說前邊的取樣率和16位精度這兩個資料中至少有乙個不準確。

沒關係啦,具體的資料你去找資料吧,反正概念就是這樣的。

5樓:12345愛幫

取樣頻率,也稱為取樣速度或者取樣率,定義了每秒從連續訊號中提取並組成離散訊號的取樣個數,它用赫茲(hz)來表示。取樣頻率的倒數是取樣週期或者叫作取樣時間,它是取樣之間的時間間隔。通俗的講取樣頻率是指計算機每秒鐘採集多少個聲音樣本,是描述聲音檔案的音質、音調,衡量音效卡、聲音檔案的質量標準。

位元率是指每秒傳送的位元(bit)數。單位為 bps(bit per second),位元率越高,傳送資料速度越快。聲音中的位元率是指將模擬聲音訊號轉換成數字聲音訊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位資料叢燃量,是間接衡量音訊質量的乙個指標。

通道編碼中,k符號大小的信源資料塊通過編碼對映為n符號大小的碼字,則k/攔稿n成為位元速率,其中假設編碼前後的符號表沒有變化簡鄭孝。

取樣率和位元率越大,音質就越好。

位元深度和取樣頻率設定多少才是最佳的音效?(圖)``

6樓:匿名使用者

,16bit已夠用了,截圖中96k,24bit可以不用更改。 網上有許多關於音訊取樣率與位元深度的文章,可以搜尋看看,以下可參考。 所有的聲音都以聲波的基本形式存在。

聲波由兩個主要成分組成:頻率和振幅。頻率即每秒鐘聲波振動的次數,以hz(赫茲)表示,決定聲音的音高和音色;振幅表示聲音的音量。

聲音的這兩個特效能夠用來描繪出任何聲音的音量、音高和音色。 將聲音記錄成數字音訊格式,需要將話筒拾取的聲波轉變成電訊號。這種電訊號以正負電壓來表示聲波振幅的高低。

將輸入的電訊號進行選取樣本值,並將這些樣本值轉化為由組成的二進位數碼。把每秒從乙個模擬訊號中選取多少樣本值定義為取樣頻率。取樣頻率(取樣點)越高,得到的資料越精確,傳遞和記錄的資訊就越精確。

一般,對於所選的取樣頻率必須至少是要記錄訊號中所含最高頻率的2倍。假如對乙個1000hz的聲音進行取樣,每秒至少要有2000個取樣值被記錄。由於大部分人聽不到高於16khz的訊號,所以取樣頻率一般為。

此外,不對高於取樣頻率1/2的頻率成份進行處理,如果這樣的訊號進入轉換過程,高頻將會產生失真訊號,造成混疊雜訊(濾波器派上用場)。 位元深度表示數字取樣過程中的振幅劃分,即把隨時間連續變化的模擬訊號的即時電壓變換成離散的,由1和0組成的二進位數,以位元表示,即乙個取樣值由幾位數來表示,它決定了資訊包的大小或是每個取樣數字的位數。當資訊包較大,表示輸入訊號的數字越多,訊號的傳輸就越精確。

一般,用於音訊的二進位數字長為16位元。 我的看法,由於軟硬體及音訊處理技術問題,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討論聲音取樣效果,也就是吹吹牛皮,對大多數人來說,**音訊時,是靠均衡器等外掛程式來提高**質量,你就是取樣再高,恐怕也沒有實際效果。當然,對於一些發燒友級玩家,還是有些作用的。

7樓:一切皆有不可能

位元深度越高越好,取樣頻率越高越好。

請問取樣率和位元率的區別

8樓:網友

一、主體不同。

1、取樣率:取樣速度或者取樣率,定義了每秒從連續訊號中提取並組成離散訊號的取樣個數。

2、位元率:指每秒傳送的位元(bit)數。

二、特點不同。

1、取樣率:取樣頻率越高,即取樣的間隔時間越短,則在單位時間內計算機得到的樣本資料就越多,對訊號波形的表示也越精確。

2、位元率:指將模擬聲音訊號轉換成數字聲音訊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位資料量,是間接衡量音訊質量的乙個指標。

三、取樣方式不同。

1、取樣率:取樣頻率與原始訊號頻率之間有一定的關係,根據奈奎斯特理論,只有取樣頻率高於原始訊號最高頻率的兩倍時,才能把數碼訊號表示的訊號還原成為原來訊號。

9樓:網友

取樣率是指將聲音(模擬訊號)轉換成***(數碼訊號)時的取樣頻率,也就是單位時間內取樣多少點。乙個取樣點資料有8(甚至更多)個位元。

位元率是指資料的傳輸速率,每秒多少位元,也可以說是***用多少資料來儲存單位時間內的聲音訊號。與壓縮比有關。

10進位數和16進位數之間的轉換

使用ltoa或itoa函式。include include voidmain voidchar buffer inti longll unsigned longul ul itoa i,buffer, 轉換成進位字元。printf string ofinteger dradix s i,buffer...

已知點A在數軸上對應數為a,點B對應的數為b,且aB 4 0,回答正確另外懸賞50限時10分鐘

a 2 b 4 0 a 2 0 b 4 0 a 2 b 4 1 求線段ab的長 ab ab 4 2 6 2 設點p在數軸上對應的數為x,當 pa pb 8時,求x的值 x 2 x 4 8 x 2 x 4 8 2x 6 x 3 x 3 3 若點p在數軸上,點m,n分別是pa,pb的x中點,當點p在a的...

比25少20的數是比16多25的數是36比少20比20多10。甲數是

3 比25少20 的數是 20 比16多25 的數是 20 4 36比 45 少20 22 比20多10 5 甲數是120,乙數是甲數的40 乙數是 48 丙數比甲數多40 丙數是 168 6 一塊3平方米的菜地,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佔整塊地的 12.5 7 一個長方形,如果它的長增加50 寬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