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宣城
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侷限,其思維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認識乙個事物、理解乙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因此,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儘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
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如在教平均數應用題時,我利用鉛筆做教具,重溫「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個同樣大的小木塊擺出三堆,第一堆1塊,第二堆2塊,第三堆6塊,問:
每堆一樣多嗎?哪堆多?哪堆少?
學生都能正確回答。這時,我又把這三堆木塊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塊,告訴學生「3」這個新得到的數,是這三堆木塊的「平均數」。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學生仔細看,用心想:
平均數」是怎樣得到的。學生看我把原來的三堆合併起來,變成一堆,再把這堆木塊分做3份,每堆正好3塊。這個演示過程,既揭示了「平均數」的概念,又有意識地滲透「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然後,又把木塊按原來的樣子1塊,2塊、6塊地擺好,讓學生觀察,平均數「3」與原來的數比較大小。學生說,平均數3比原來大的數小,比原來小的數大,這樣,學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數」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
如何比較好的匯入周長這個概念,小學數學教學
2樓:網友
要匯入周長這個概念,首先要學生理解好「周」的意思。要注意從封閉圖形和不封閉圖形兩種情況的區別理解好「周」的意思;在理解「長」的意思,然後再把周和長聯絡起來就可以得出周長的概念了。再次過程中要通過圖形和實物進行直觀教學。
一句話就是從字義、詞義結合圖形匯入。
3樓:網友
你可以利用教室的黑板或課桌,這些東西比較直觀,然後先問同學們每條邊的長度,比如說課桌,有幾條邊,因為長方形對邊相等,所以可以知道四條邊的長度,四條邊不就是周長嗎。不知道這樣是不是能行。
4樓:網友
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上面的主題圖。
5樓:網友
可以說我們圍繞乙個花園走了多長的距離?
小學數學教學《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
6樓:網友
什麼是周長》是孩子學習周長的第一課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通過直觀的材料以及身邊的材料讓學生認識周長,使學生初步感知周長的含義,主要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的周長及計算做好鋪墊。在設計《什麼是周長》這一課時,課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體驗、交流、反思等活動中理解這節課的知識,從而能夠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在設計時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讓學生通過「找」「描」「摸」「量」進行探索、感受和理解「什麼是周長」。
惟有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什麼是周長」,經歷一種生活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長」的含義。
小學生數學學習要經歷哪幾個過程 結合周長這一課的教學例項
7樓:啥名字好呢呢呢
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中,可以分為概念教學、計算教學、應用教學等。而在所有的教學領域,都離不開概念的教學。數學概念,就是數學物件的本質屬性及其特徵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
在概念教學中,概念本質的理解與揭示非常重要,這對學生概念的學習與應用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當前有部分教師要麼不重視概念的形成、要麼把概念的形成弄得繁榮複雜、模糊不清,這些都給學生對於概念的本質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小學數學優質課《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8樓:啊往事知多少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計算的基礎。本節課在小學數學「空間圖形」的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周長」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這是由於在實際生活體驗中,學生見到、摸到、用到的圖形的形狀、大小比較多,而感受和關注周長的時候比較少。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這樣的設計很符合學生的接受心理。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和具體圖形和物體,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並能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數學思考: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問題:在學習活動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現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與態度: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一) 看一看,描一描。
1.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是樹葉飄落的季節。
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些美麗的葉子**!多漂亮的葉子呀!可愛的螞蟻看到它,高興極了!
它說它會畫樹葉,一筆就能畫成美麗的樹葉!看!(出示課件)仔細觀察兩隻小螞蟻是怎麼畫的?
誰畫的好?師:這樣由一點開始,再回到起點的一圈,在數學中叫做一週。這外面的邊叫做邊線。
師: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圈,乙個美麗的葉片圖案就出現了。現在誰再來說說,螞蟻是怎麼畫的?
生: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週,最後又回到起點。
師:小螞蟻也能做老師,它教我們畫出漂亮的葉子,你們學會了嗎?
請你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來。開始吧!
2.好!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開始的,又到**結束。)
你們知道樹葉邊線的一週的長度在數學上叫什麼嗎?這一週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樹葉的周長。(板書課題:
周長)4.再來看(出示圖),你能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一筆描出來。
剛才同學們沿著圖形的邊線描了一週,這一週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急!小學數學概念
正比例的意義 知識要點 1 正比例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 也就是商 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成正比例關係 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 正比例關係可以用以下關係式表示 正比...
幼兒概念學習的特點是什麼,幼兒思維的特點是什麼
1 概念學習的操作化 2 概念學習的個性化 3 概念學習的情緒化 幼兒思維的特點是什麼?幼兒階段的思維有四個特點 1 2 3歲 以 自我中心認知解除 這個階段幼兒不再以為自己是整個客觀世界的中心與主體,其它物體也不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2 3 4歲 直接行動思維 思維依靠動作 這種思維方式有兩個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進行分層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bai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du 材施教,實事zhi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dao 情況的回具體措施來完善常答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係,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