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所有傳統文化節日的來歷(詳細)

2025-07-27 11:56:44 字數 2545 閱讀 9881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來歷 習俗和文化蘊涵。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節始於宋代,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中國最主要的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命名**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以「月」為內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等。中秋節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圓潤,被人們看成是閤家團圓的象徵,因此,又被人們叫做「團圓節」。

中秋節來歷。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1、春節的來歷。

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稱元辰,元日、元朔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宋人吳自牧所著《夢粱錄》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孟冬之月為正月。「正」,本來當念成正大光明的「正」,為什麼現在人們習慣地將「正」唸作「徵」呢?這便是從秦始皇稱帝時開始的。

因為秦始皇姓嬴名政,「政」和「正」兩音相同,為了避諱,就下令全國將正月的「正」讀作「徵」。從此人們不再叫「正月」,而念成「徵月」。以後念熟了,一直沿傳後世。

到漢武帝時,司馬遷以夏曆為基礎編寫《太陽曆》,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第乙個月為正月。自漢朝到清未,一直採用夏朝的歷法。所以,人們至今還把陰曆稱作夏曆,也稱它為農曆或舊曆。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廢除夏曆,中國開始採用公曆,每年以公曆1月1日為新年元旦,這樣,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人們就只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不再別稱元旦了。

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並選擇乙個說明來歷

2樓:帶莪琓→旭

國慶節1949年12月2日,**人民**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中共**、***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週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

1999年10月1日,國慶50週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3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週年、1999年國慶50週年的兩次。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乙個獨立國家的標誌,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我國的節日傳統文化有哪些,急!!!!!!!!!!!!!!!!!!!!!!!!

3樓:愛法

農曆12月30 除夕。

正月初一 春節。

農曆 1月15 元宵節(吃元宵 猜燈謎)

清明節(掃墓)

端午節(紀念屈原)

七夕(牛郎織女)

中秋節(嫦娥奔月 月餅)

重陽節(老年人的節日哈)

4樓:網友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

中秋節,為推翻元朝。

5樓:網友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

中秋節,

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的來歷啊

6樓:西門石橋

逐個問吧。不要太貪心了。

中華傳統文化節日的來歷習俗?

7樓:井白竹

跟著老師學習傳統文化習俗,瞭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

8樓:匿名使用者

各地的不同呈現形式,以體現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

求傳統文化的日記春節,傳統文化節日日記50字

開頭寫清楚春節一共有哪些習俗,再詳細寫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過春節裡的活動 傳統文化節日日記50字 我們中國歷史悠久來,文化源遠流長,自有著許多的傳統文bai化,du不管是春節時候的餃子zhi,還是端午節的粽子 dao,還是中秋節的月餅,都有著特殊的意義,這正代表著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其中粽子是因為屈原...

墨戎苗寨的傳統文化節日裡,最熱鬧的是什麼節日

要說墨戎苗寨最熱鬧的節日那肯定是趕年場了,時間就在農曆正月,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隊去趕場,相當於我們的春節。趕秋節,是苗族民間在秋收前或立秋前舉行的娛樂 互市 男女青年交往與慶祝豐收即將到來等為內容的大型民間節日活動。在立秋日那天,當地群眾停下手中的農活,穿上節日的盛裝,結伴成群...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意思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 孝 義 情。孝 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哪些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就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髓。還有如 天人合一 和為貴 四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