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句賞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句

2021-05-21 12:13:19 字數 6009 閱讀 6169

1樓:娛入謎途

這是一首賀新娘的詩,,出自《詩經·周南·桃夭》。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豔的桃花,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該詩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片斷。

夭夭是指桃樹含苞欲放的樣子,灼灼是指花開鮮明的樣子。

桃樹正在含苞待放啊,那桃花多麼鮮豔明麗。

這首詩是新娘子出嫁時唱的喜慶歌曲,用桃花來讚歎新娘之美,又含有祝福婚後生活紅火幸福的意思,說新娘會給婆家帶來幸運。

賞析:《桃夭》是《詩經·國風·周南》裡的一篇,是賀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慶的日子裡,伴娘送新娘出門,大家簇擁著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紅燦燦的桃花比興新娘的美麗容貌,娶到這樣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順美滿呢!果實累累的桃樹比喻新娘將會為男家多生貴子(舊觀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興旺。枝葉茂密的桃樹比興新娘子將使一家如枝葉層出,永遠昌盛。

通篇以紅燦燦的桃花、豐滿鮮美的桃實、青蔥茂盛的桃葉來比對新婚夫婦美好的青春,祝福他們的愛情象桃花般絢麗,桃樹般長青。此詩運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結構相同,只更換少數字句,這樣反覆詠贊,音韻繚繞;優美的樂句與新娘的美貌、愛情的歡樂交融在一起,十分貼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慶氣氛。

2樓:匿名使用者

桃之夭夭:翠綠繁茂的桃樹啊

灼灼其華:花兒開得紅燦燦

這是一首賀新娘的詩。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豔的桃花,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該詩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片斷。

3樓:黑風寨寨主

譯文:桃樹蓓蕾綴滿枝杈,鮮豔明麗一樹桃花。

《桃夭》三章,章四句。是一首賀婚詩。詩中以嫩紅的桃花,碩大的桃實,密綠成蔭的桃葉比興美滿的婚姻,表達對女子出嫁的純真美好的祝願。

關於它的大義,《詩序》曰:「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則男女以正,婚姻以時,國無鰥民也。

」孔穎達解釋道:「后妃內修其化,贊助君子,致使天下有禮,婚娶不失其時,故曰『致也』。由后妃不妒忌,則令天下男女以正,年不過限,婚姻以時。

行不逾月,故令周南之國皆無鰥獨之民焉,皆后妃之所致也。此雖文王化使之然,亦由后妃內賢之致。」清方玉潤《詩經原始》曰:

「此亦詠新婚詩。與《關雎》同為房中樂。如後世催妝坐宴等詞。

特《關雎》從男求女一面說,此從女歸男一面說,互相掩映,同為美俗。」我覺得詩序中的教化味道太濃了,只一個「婚姻以時」解得合情合理。

各章的前兩句,是全詩的興句,分別以桃樹的枝、花、葉、實比興男女盛年,及時嫁娶。孔疏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華之盛。

桃或少而不華,或華而不少,此詩夭夭灼灼並言之,則是少而有華者。故辨之言桃有華之盛者,由桃少故華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這裡用桃花來比興,顯然不僅僅是一種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開,又是男女青年結婚的極好季節。

《易林》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宋朱熹《詩集傳》曰:

「周禮,仲春令會男女。然則桃之有華,正婚姻之時也。」因為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過此就算不及時了。

《周禮媒氏》曰:「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相奔不禁。

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毛詩正義》曰:

「禮雖不備,相奔不禁。即周禮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相奔者不禁是也。」又曰:

「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禮雖未備,年期既滿,則不待禮會而行之,所以繁育民人也。」結合到本詩中所表現的新婚之喜和對新娘的美好祝福,而傳說婚嫁年齡於此不著,認為不大可能是男三十,女二十。孔疏曰:

「《摽有梅》卒章傳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禮會而行之,謂期盡之法。則『男女以正』謂男未三十女未二十也。

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時行,則女自十五至十九也。女年既盛,則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

毛傳雲:「蕡,實貌。非但有華色,又有婦德。

」又云:「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體至盛也。

」這是對新娘的各個方面的讚美,主要還是突出了女子作為社會單位的夫婦組合的教化和功利的作用。「之子于歸」一句,毛傳曰:「之子,嫁子也。

於,往也。」《說文》曰:「子,人以為稱。

」《爾雅·釋訓》:「之子也,是子也。」子,古代稱男子,亦可稱女子。

《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御之。」鄭箋雲:

「之子,是子也。御,迎也。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

車皆百乘,象有百官之盛。」

「宜其家室」等句,鄭箋雲:「宜者,謂男女年時俱當。」《說文》:

「宜,所安也。」《小雅·常棣》:「宜爾室家,樂爾妻孥。

」《齊詩》:「古者謂子孫曰孥。此詩言和室家之道,自近者始。

」鄭箋雲:「族人和則得保樂其家中大小。」所謂的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婦。

《左傳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謂夫婦也。」朱熹《詩集傳》:

「宜者,和順之意。室,謂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嘆其女子之賢,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王先謙《集疏》:「《孟子》:『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

』上指其夫,故專言家,下論夫婦之道,故兼言室家。」其實,除開具體的細節上的區別,這句話的意思還是很好解的,正是對於女子未來的家庭生活的美滿祝福。

4樓:匿名使用者

紅燦燦的桃花比興新娘的美麗容貌,娶到這樣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順美滿呢!果實累累的桃樹比喻新娘將會為男家多生貴子(舊觀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興旺。枝葉茂密的桃樹比興新娘子將使一家如枝葉層出,永遠昌盛。

通篇以紅燦燦的桃花、豐滿鮮美的桃實、青蔥茂盛的桃葉來比對新婚夫婦美好的青春,祝福他們的愛情象桃花般絢麗,桃樹般長青。此詩運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結構相同,只更換少數字句,這樣反覆詠贊,音韻繚繞;優美的樂句與新娘的美貌、愛情的歡樂交融在一起,十分貼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慶氣氛。

一首簡單樸實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時對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樹的枝葉茂盛、果實累累來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滿。歌中沒有濃墨重彩,沒有誇張鋪墊,平平淡淡,就像我們現在熟悉的、誰都能唱的《一封家書》、《同桌的你》、《小芳》一類的歌。魅力恰恰就在這裡。

它符合天地間一個基本的道理:簡單的就是好的。 正如女子化妝,粉黛輕施的淡妝總有無窮的神韻,沒有的地方總覺得有,有的地方總覺得沒有。

濃妝豔抹,厚粉濃膏,不僅豔俗,而且拒人於千里之外,讓人疑心厚重的脂粉底下有多少真實的貨色,或許卸下妝來是半老徐娘一個或滿臉雀斑。 簡單是質樸,是真實,是實在,是親切,是縈繞心間不能忘卻的情思。刻意修飾是媚俗,是虛偽,是浮泛,是淺薄,是令人生厭,是古人常說的惡俗。

簡單質樸既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也是藝術的一種境界,並且是至高的境界。

5樓:美到出門被人堵

句子挺好。公子華的名字來意

「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是什麼意思?表達什麼?

6樓:

意思:桃樹正在含苞待放啊,那桃花多麼鮮豔明麗。

表達意思:這首詩是新娘子出嫁時唱的喜慶歌曲,用桃花來讚歎新娘之美,又含有祝福婚後生活紅火幸福的意思,說新娘會給婆家帶來幸運。

1.出處:《國風·周南·桃夭》

3.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4.釋義:茂盛桃樹嫩枝芽,開著鮮豔粉紅花。

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順。茂盛桃樹嫩枝芽,桃子結得肥又大。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滿。

茂盛桃樹嫩枝芽,葉子濃密有光華。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5.賞析:正如女子化妝,粉黛輕施的淡妝總有無窮的神韻,沒有的地方總覺得有,有的地方總覺得沒有。

濃妝豔抹,厚粉濃膏,不僅豔俗,而且拒人於千里之外,讓人疑心厚重的脂粉底下有多少真實的貨色,或許卸下妝來是半老徐娘一個或滿臉雀斑。簡單是質樸,是真實,是實在,是親切,是縈繞心間不能忘卻的情思。刻意修飾是媚俗,是虛偽,是浮泛,是淺薄,是令人生厭,是古人常說的惡俗。

簡單質樸既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也是藝術的一種境界,並且是至高的境界。

7樓:流浪的說書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國風·周南·桃夭》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甜。這位姑娘要出嫁,早上貴子後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隨風展。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樂又平安。

《國風·周南·桃夭》出自《詩經》,周代無名氏創作,文學體裁為四言詩。現代學者認為這是一首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據《周禮》記載:「仲春,令會男女」。

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開的時候姑娘出嫁,故詩人以桃花起興,為新娘唱了一首讚歌。不過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說法,認為這首詩是先民進行驅鬼祭祀的唱詞,其內容是驅趕鬼神,使之回到歸處,並祈求它賜福人間親人。

小詩分三章,每章四句,但女子出嫁之時以及對之後美好生活的祝願完完全全地表達了出來。第一章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怒放了千萬朵桃花的場景在腦海中浮現,漫天飛舞的桃花,精心打扮的新娘從此處經過;即興奮又害羞的新娘,與萬千桃花相輝映,人面桃花相映紅不過如此;第二章「有蕡其實」果實累累有早生貴子兒孫滿堂的寓意;第三章「其葉蓁蓁」綠葉茂盛祝願新娘家的興旺發達,以此來祝願新娘婚後生活的美滿幸福。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我想無論是看過《詩經》還是沒有看過《詩經》,只要你聽到過、明白其意思,就沒有辦法不被其迷倒。用花來讚賞美人從不在少數,但詩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動。用鮮豔的桃花來比喻少女的美麗,讀過這樣的美句之後,不知道你的眼前有沒有浮現出一個像桃花一樣鮮豔,但是又充滿青春氣息滿臉羞澀的美麗少女。

今天是她的大喜日子,她滿心歡喜的將要與心愛的人步入幸福的生活。《桃夭》用這短短的幾句詩全都體現了出來,讓人無不心生嚮往。

關於:詩經的名句賞析

8樓:學院派魚多多

詩經的名句賞析選摘如下:

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語出《詩經•周南 •桃夭》。

釋義: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賞析:此以桃花的鮮豔茂盛比喻新嫁娘美麗成熟的風韻,語言質樸,但不乏流麗之態。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語出《詩經• 衛風 •碩人》。

釋義: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賞析:這兩句詩從動態的角度描述了衛莊公的夫人莊姜令人消魂的風采.微笑時酒窩中貯滿了愛意,雙目流動時,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語出《詩經• 王風 •黍離》。

釋義: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賞析:東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鎬京,見到宗廟破敗,黍稷離離的荒涼景象,不由得感慨萬千,詩人說,瞭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懷憂鬱,不瞭解他的人會以為他在尋找什麼,老天在上,到底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後一句尤為發人深省,其中既有對周幽王無道的譴責,也有對犬戎入侵的不滿。

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語出《詩經 小雅 采薇》。

釋義: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賞析:這幾句詩反映了守邊戰士在返回故鄉的途中所表現的淒涼之感,詩中的「楊柳」和「雨雪」已經完全人格化了,它們和作者一道擔負著人生的重壓,成了人生聚散離合的直接參與者,此中語言的清新圓潤,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晉以後詩歌的風調。

5、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語出《詩經 鄭風 風雨》。

釋義: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裡,還有什麼不高興呢?

賞析: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雞亂叫,這個時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當意中人到來時,不由得欣喜若狂.詩句風格直率,無忸怩之態,十分快人心意。

6、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語出《詩經 秦風 蒹葭》。

釋義:蘆荻青青,白露成霜,在這寂寞的秋日,親愛的人兒卻在水的那一邊。

賞析:詩人以秋景作為發端,可謂道盡了人生的憂患.因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節,天人相對,不能不激起滿懷的悲緒,這是中國古代文人普遍的悲涼感,而這幾句詩可謂其濫觴。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就整體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國風 周南 桃夭中是逃之夭夭還是桃之夭夭

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 f n 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 zh n 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詩經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興也。桃,木名 華紅,實可食。夭夭,少好之貌。灼灼,華之盛也。木少則華盛。之子,是子也。此指嫁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句話什麼意思

1 這句話的意思是 桃花怒放,色彩明亮鮮豔如火。這位姑娘要出嫁了,會使夫家和順美滿。夭夭 花朵怒放,茂盛美麗,生機勃勃的樣子。灼灼 花朵色彩鮮豔如火,明亮鮮豔的樣子。華 同 花 之子 這位姑娘。于歸 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歸宿,故稱 歸 於 去,往。宜 和順 親善。室家 家庭。此指夫家,下...

投我為桃,投之以李示什麼成語,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現在用成語怎麼表示

周南 卷耳 又言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是好也。詩經大雅抑 解釋成白話則是 他送我的是紅桃,我報他的是瓊琚,瓊琚哪能算報答,是求彼此永相好。這就是 投之以桃,報之瓊瑤 的成語原產地。膾炙人口的 邶風 靜女 則活脫脫寫出了一對無暇情人相約城隅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