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的歷史

2021-03-05 13:23:37 字數 5076 閱讀 7484

1樓:苦味精味苦

「教育」的概念

中國古代教育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教育一詞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說文解字》釋「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誨培育的意思。是人類文化傳播的首要手段,為中國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關於教育的定義,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學者從各種角度對教育是什麼都做過嘗試性回答。我國的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的器具。

」19世紀中葉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斯賓塞就認為:「教育是美好生活的準備。」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文中指出: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種種釋義,各有千秋,都從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門。讓我們更深層次的理解的教育。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研究報告說:

「教育是保證人人享有他們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儘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象發麵的自由。」

教育價值的起點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教育發展的起點,可追溯至遠古的原始社會。可以說,隨著早期人類的產生,教育活動就在中華大地上萌芽了。「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漁」。

「宓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隨著原始農業的產生,教民農作的教育也相應產生,原始狀態的教育存在於原始社會中還沒有從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由於生產力極端低下,沒有剩餘產品,因而也沒有私有財產,沒有階級,體腦勞動也沒有分離,教育以口耳相傳和模仿為主要手段,既沒有從生產活動中分化出來,也沒有從政治、宗教、藝術活動中分離出來,教育融合於社會生活之中,因而教育對每個人來說,機會都是均等的,教育在原始狀態下是普及的。應該說,教育價值的起點也源於此。

教育的階級性、等級性的出現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可以積累足夠的剩餘產品,也就可以供養部分人脫離生產,從事智慧性或管理類工作,於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出現了。一些人可以不勞而食,靠佔有他人勞動成果為生,於是階級剝削和壓迫出現了,並形成了早期的國家。治理國家需要專門的知識、能力和才幹,也就需要專門的訓練,統治階級對文化教育的重視、比較發達成熟的漢字系統,最終使教育脫離生產勞動而成為專門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一變化的標誌就是學校教育的產生。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領主貴族政治,並壟斷文化教育,即「學在官府」,教育物件是貴族子弟,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教學內容,也都是統治階級成員應該掌握的知識技能。教育的社會作用主要是承擔著社會上層建築的職能。「禮不下庶人」,教育的階級性、等級性是鮮明的。

此乃教育價值的轉折。

私學興起,教育價值的多維度發展

春秋戰國周天子權威盡失,列國紛爭,舊的傳統秩序完全被打亂,原來的官學教育體制也崩潰了。此時學術逐漸擴散到民間,學校教育從官府移向民間,形成了一個掌握文化知識和技能的特殊群體——士階層。當時各國統治者為求生存和擴張,極力網羅和重用賢士。

而學術和教育活動又是被統治者發現並重用的基礎,於是私學興起,養士盛行。孔子是創辦私學最為傑出的代表,他實行有教無類,創立了儒家學說,奠定了教育理論體系,對中國古代教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尤其是《學記》,更是儒家教育理論的力作。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學術特色。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動盪、大變革的時代,也是教育劇變的時代。學校教育從官府移向民間,私學興起,養士盛行。

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階級或階層的立場上,各抒己見,相互辯駁,相互爭鳴,而又相互吸收、補充,促進了教育思想的發展和教育經驗的豐富,使得這一時期的教育思想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構成了中國教育思想史上最為豐富多彩的一頁。教育價值呈現多維度發展,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礎。

地方教育系統的初步建立

中國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古國,專門的、有組織的教育活動至少已延續了4000多年。在整個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說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尤其是將教育視為治國安邦之本,更是中國的一貫傳統。秦代推崇法家學說,以暴力和苛政統一思想,焚書禁學,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結果迅速激化社會矛盾,導致王朝覆滅。

漢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無為而治,雖有效地恢復了經濟和民間學術文化,但不利於建立強有力的統治。到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學校,行選士,確立起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意識形態,也成為此後延續兩千餘年的文教政策。

漢武帝所採取的文教政策,在本質上與秦始皇是一致的,都是要統一思想,鞏固階級統治,但是手段和措施是大不相同的。漢武帝以疏導、勸誘為主,一方面積極地進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將「學而優則仕」制度化,為通過各種途徑學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機會,用官祿引誘讀書人潛心研習儒家經典,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還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這表明漢代統治者吸取了秦代殘酷壓制、以法代教的教訓,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

「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確立,不僅促進了漢代教育的大發展;對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更是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九品中正」選士制度的產生

魏晉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國歷史上處於**和長期戰亂的時期。由於社會動盪等原因,官學時興時廢,教育總的來說是不景氣的。由於當時社會上佛、道、玄學盛行文學、史學、自然科學發達,儒學不振,退居次要地位。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社會動盪,士**徙遷移,致使漢代「鄉舉裡選」為主的察舉制度難以實行。這一時期豪強地主壟斷政權,形成了勢力強大的門閥世族集團。這個集團的內部要分配政治權力,這就必須對選士制度進行改革。

「九品中正」選士制度在這一背景下產生。「九品中正」選士制度,簡而言之,是一種由「中正」官評定士人品級,朝廷按品授官的選士制度。但是自魏末晉初,世家大族的勢力日益膨脹,中正官職幾乎全部被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中正總攬了大權,致使九品中正制偏離了選拔人才的方向,逐漸蛻變成門閥世族的政治工具。

原本由德才和家世諸因素共同決定品第的九品中正制,演變成以家世為品評士人惟一標準的貴族化制度,以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這樣就堵塞了寒門士子的仕進之路,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挫傷,而那些門閥世族子弟也不屑學習。這就嚴重地影響了當時的學校教育。

這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極作用。

科舉制度的創立

到了南北朝時期,世族勢力日趨下降,寒門勢力逐漸上升。寒門士子強烈要求參政,九品中正制受到猛烈抨擊,察舉制度又受到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其考試選士的方法日益受到士人的歡迎。統治者為了控制選士的權力,擴大統治基礎,也不斷地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科舉制度開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滅陳,結束了魏晉南北朝**割據的局面,中國再次統一。隋朝統一中國以後,為了加強**集權、鞏固統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著手的就是官制和與官制密切相關的選士制度的改革。要加強**集權、必須把選用人才的大權集中在****手裡;要鞏固統治,必須最大限度地網羅和籠絡知識分子,為他們提供參政的機會;全國統一,封建官僚機器日益完備,必須選拔大量的適應封建大一統政治需要的人才來充任各級吏員。

這樣,被地方**操縱的察舉制和被士族所操縱的「九品中正制」顯然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於是隋文帝正式廢除「九品中正制」,依察舉之制選拔人才。至公元606年隋煬帝始置進士科,標誌著科舉制的創立。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逐漸成為定製,宋、元、明、清,歷代相襲,在中國歷史上推行2023年之久,對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科舉制是選士制度的巨大進步,它糾正了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機會不均。無客觀標準以及選士大權旁落等弊病。科舉制與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不同,它不拘門第,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考,給每位讀書人提供均等的競爭機會。

而且通過嚴格的考試,實行優勝劣汰。儘管考試的內容、方法等也有一些弊端,但是,這畢竟有一個客觀的標準。科舉制的創立和實施,加強了**集權、鞏固統一,向中小地主開啟了入仕的門路,有效地籠絡了廣大的中小地主,大大地減少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加強了統治基礎;為封建國家選拔出許多優秀的人才,提高了吏治水平,為封建國家增添了生機和活力;調動了全社會研習儒家經典的積極性,推動了儒家思想的傳播和普及,促進了思想的統一。

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中小地主的學習積極性和地方官吏、社會賢達興學設教的熱情。各類學校蓬勃發展起來。科舉制猶如一根具有神奇力量的指揮棒,使教育完全成了科舉的附庸。

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是為了科舉。考生為應付策試,則編輯舊策背誦,遇到類似試題,便依樣套用,造成學子「不學史傳,唯讀舊策」的學風,所選其人,亦非其才。因此教育的內容方法與科舉考試的內容方法完全一致,這樣就使教育成了科舉的預備活動,附庸於科舉。

科舉制的創立和實施,對中國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響是十分重大的。

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從建立到繁榮的重要歷史時期,也是我國封建教育制度逐步建立、發展和完備的時期。封建統治者經歷了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這樣一個歷史否定之否定的艱難曲折過程,終於探索到了適合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基礎的文教政策——「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由於儒家思想適合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國情,因而為漢以後歷代統治者所尊奉,即使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受到佛、道的強烈衝擊,在隋唐時期三教並用,最終都沒能動搖它的統治地位。

在「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指導下,封建教育制度在這個時期也從建立走向完備。建立了宮學、私學並舉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也有一些新的發展,如教育價值論、道德教育論、人才觀、師道觀及家庭教育等方面都不乏新見。

選士制度也經過了漢代察舉制到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探索,至隋唐創立了科舉制度。選士制度的演變過程,是一個選士權逐步集中、考試因素不斷加強、選士標準日趨客觀、入仕機會走向均等的過程。

實學教育思潮的形成,現代教育的曙光

明清(鴉片戰爭前)500餘年的歷史,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這個時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以農民為主體的反封建主義的鬥爭達到了新的水平,加上帝國主義的入侵,使政治、經濟形勢日趨複雜。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封建階級統治,推崇程朱理學,採用八股取士,實行思想文化教育,從學校的設定,到教育教學內容、教師學生的管理,都充斥著濃郁的封建色彩。

這個時期,教育思想也相當的活躍。

程朱理學在教育中居於主導地位,但在實踐中日益僵化、空疏、空談,遭到進步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猛烈批判。以王陽明為首的「心學」學派,為救弊補偏,提出「心即理」,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教育,體現了儒家的實習實行精神,具有經世致用的傾向和人本主義色彩。明中葉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萌芽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形成了頗具影響的實學教育思潮,以王夫之、顏元為代表倡導實學教育的思想家、教育家,對理學教育和八股取士發起了更加猛烈地進攻。

他們主張「實學」、「實用」,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並積極地付諸實踐,使這一時期的教育依稀透出近代教育的曙光。可以說,這種新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實踐,是我國由傳統教育向近代教育過度的橋樑,對中國舊民主主義的政治變革和教育的革新,起著重要的啟蒙和推動作用。

中國教育是否正確,中國教育是否正確

中國教育特點 1學習功課繁重 2成績代表一切 3教師的素質 4學生的自主性被扼殺,只關心文理,從不關心 體育美術5忽視了學生各方面全面培養 6很少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中國教育就像是100個學生中選出20個學習能力強的剩下的80個基本是陪這20個學生的 白白葬送這80個學生 年輕人你年紀輕輕想這個幹...

應該怎樣提高中國教育,怎樣改變中國教育?

中國應試教育本身就有很強的功利性!所以中國的科技也是這樣,基礎科技跟不上去,國民也是如此,教育的根決定的人民的價值取向。說的很好,並且很多教育者在平時上課中也很希望教育好自己學生,但您知道為什麼實現不了嗎?因為人數多,一個班那麼多人,您想培養好每個人簡直天方夜談,蘇聯蘇聯模式下不也出那麼多科學家,思...

中國教育現存問題有哪些中國教育現今存在哪些根本問題?

1.中國教育的特徵 一,中國教育是知識教育 二,中國教育是篩選教育 三,中國教育主要由 經營,尤其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2.存在問題 1 學校沒有辦學自主權,缺乏辦學積極性,沒有辦學生命力2 學校領導官僚化,學校管理行政化,教育評價指標化,學習評價數量化3 學校領導腐敗,向學生亂收費 最近,浙江省嘉...